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5 d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15 d,观察组患者的PaCO2(44.9±1.8)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52.1±2.3)mm Hg, PaO2(85.7±3.5)mm Hg高于对照组的(72.2±3.2)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病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6例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43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对比两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组氧分压(PaO2)为(77.13±3.97)mm Hg(1 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71.38±4.71)mm Hg,血氧饱和度(SaO2)为(89.12±5.78)%;研究组PaO2为(90.05±3.45)mm Hg,PaCO2为(60.01±3.39)mm Hg,SaO2为(97.75±5.45)%。研究组SaO2、PaO2水平均高于对比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39±2.39)d,短于对比组的(12.02±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比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3,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入院时,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O2、pH值均优于入院时,且实验组PaCO2(48.65±1.25)mm Hg(1mm Hg=0.133 kPa)、PaO2(85.55±1.09)mm Hg、pH值(7.45±0.11)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60.91±1.34)mm Hg、(68.84±1.21)mm Hg、(7.2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FEV1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与FEV1/FVC均高于入院时,且实验组FEV1(2.70±0.51)L与FEV1/FVC(49.94±2.78)%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2.01±0.43)L、(47.0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 min行走试验(6MWT)]、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VC(3.07±0.74)L、FEV1(2.19±0.93)L、6MWT(428.05±55.10)m、PaO2(83.96±21.03)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2.73±0.51)L、(1.59±0.91)L、(396.01±40.11)m、(69.71±20.76)mm Hg,PaCO2(49.13±11.07)mm Hg低于对照组的(69.93±21.14)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普通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普通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分压(PaO2)(90.04±3.43)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aO2)(97.74±5.47)%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7.14±3.96) mm Hg、(89.13±5.79)%,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03±3.42) mm Hg明显低于普通组的(71.39±4.74) 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住院费用少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分别为(64.78±3.88)mm Hg(1 mm Hg=0.133 kPa)、(38.40±2.97)mm Hg、(34.67±1.03)%,对照组分别为(65.43±3.98)mm Hg、(39.23±3.02)mm Hg、(34.87±1.08)%。两组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aCO2、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PaCO2及Fi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4.56±0.60)d、住院时间(6.56±1.12)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0.87)、(8.31±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有利于稳定患儿血气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促使患儿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廓畸形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73例胸廓畸形矫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术后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住院时间以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18.92%,住院时间(10.08±2.54)d短于对照组的(11.59±3.4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廓畸形患者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使其肺功能得到改善,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出院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3例,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7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验组干预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67.39%(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6 h后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干预1周后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鼻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 h后,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本组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pO2(95.97±2.64)%、PaO2(86.30±14.76)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2±2.20)%、(68.75±12.30)mm Hg,PaCO2(38.20±3.1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3±3.8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2.82±0.24)d、住院时间(15.56±1.3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0±0.48)、(23.65±1.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再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更好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为(54.31±6.28)mm Hg(1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为(68.61±7.42)mm Hg;研究组PaCO2水平为(44.19±5.09)mm Hg、PaO2水平为(79.91±9.81)mm Hg;研究组PaCO2水平低于对比组,PaO2水平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比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1,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2(73.4±4.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5.1)mm Hg,PaCO2(42.5±2.6)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4.4)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EF(3.91±0.12)L/s、FEV1(2.71±0.23)L均高于对照组的(2.81±0.11)L/s、(2.05±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采取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疗中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依据已实施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患者行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研究组患者行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68.74±12.46)min、机械通气时间(2.57±1.10)d、住院时间(5.44±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38±18.76)min、(4.65±1.21)d、(7.11±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aCO2水平较术前降低,研究组患者PaO2和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9%(5/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肺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患者,是多发肋骨骨折治疗的一种更安全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固本咳喘方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尘肺病合并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固本咳喘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乏力、纳少、腹胀、气短、胸闷、喘息、咳痰、咳嗽症状评分分别为(0.162±0.332)、(0.153±0.136)、(0.013±0.020)、(0.269±0.321)、(0.315±0.495)、(1.026±0.268)、(0.278±0.573)、(0.334±0.4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865±0.486)、(0.695±0.441)、(0.069±0.153)、(0.967±0.426)、(0.893±0.446)、(1.336±0.528)、(0.969±0.458)、(0.702±0.5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V、FEV1、FVC水平分别为(42.36±0.56)、(2.06±0.36)、(3.16±0.41)L,均高于对照组的(35.72±0.42)、(1.55±0.45)、(2.44±0.38)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O2、PaCO2、PaO2水平分别为(77.64±7.86)%、(42.36±4.13)mm Hg(1 mm Hg=0.133 kPa)、(80.91±8.36)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63.84±6.33)%、(55.68±5.83)mm Hg、(64.65±6.57)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固本咳喘方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重症哮喘患者采取呼吸内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00例重症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治疗联合机械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血气指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率(83.0±10.6)次/min、PaCO2(40.4±6.4)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97.4±9.9)次/min、(62.3±5.8)mm Hg,PaO2(93.3±8.6)mm Hg高于对照组的(71.3±9.4)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重症哮喘患者,为其提供呼吸内科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在妇科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卧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7例妇科全麻术后卧床患者,根据雾化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雾化药物相同,观察组患者应用氧气雾化方式,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内排痰量以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雾化治疗后日排痰量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第2、3、4、5、6、7天以及排痰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aO2(96.14±2.72)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5.60±3.42)%均高于对照组的(88.32±2.60)mm Hg、(90.22±3.48)%,PaCO2(36.14±3.57)mm Hg低于对照组的(40.25±4.33)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治疗是妇科全麻术后卧床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氧气雾化方式对比超声雾化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排痰量,术后血气分析效果优于超声雾化方式,更加适用于该类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及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氧合指数(OI)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和宿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1例,随机分为仰卧位组26例和俯卧位组25例,分别对两组1 h、6 h时呼吸机参数、氧合指标、肺力学参数以及撤机时间、撤机后1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俯卧位组1 h PaO2为(66.37±8.54)mm Hg,6 hPaO2为(68.42±10.43)mm Hg,分别较仰卧位组1 h PaO2的(61.22±9.43)mm Hg和6 h PaO2的(62.60±11.36)mm Hg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组1 h OI(OI=PaO2/FiO2)为(167.88±26.97)mm Hg,6 h OI为(170.84±19.82)mm Hg,分别高于仰卧位组的1 h OI(151.66±21.04)mm Hg和6 h OI(156.94±23.51)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组与俯卧位组撤机时间以及撤机后1 h PaCO2、PaO2变化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与传统仰卧位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76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康复护理组开展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疗效;慢阻肺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肺杂音消失时间、呼吸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前后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康复指标、6 min步行距离指标;6min步行距离。结果针对性康复护理组疗效、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康复指标、6min步行距离指标、慢阻肺呼吸衰竭症状缓解时间、肺杂音消失时间、呼吸症状消失时间、6 min步行距离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运动耐受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三酰甘油以及尿蛋白含量分别为(131.8±8.8)mm Hg、(79.7±5.8)mm Hg、(10.9±2.5)mmol/L、(13.4±3.7)mmol/L、(1.8±1.1)g/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9±10.3)mm Hg、(90.8±9.1)mm Hg、(14.7±1.7)mmol/L、(18.7±5.3)mmol/L、(2.4±0.8)g/d。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1.22±4.53)、(48.57±5.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1±5.94)、(56.29±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治愈组及死亡组血气的分析,探讨pH、PaCO2、PaO2三项指标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死亡组68例与同期治愈组60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组pH值、PaCO2、PaO2值。结果:死亡组三项指标分别为:pH值7.178±0.12,PaCO2(130±50)mm Hg(1 mm Hg=0.133 kPa),PaO2(60±25)mm Hg,对照组三项指标分别为:pH值7.284±0.74、PaCO2(100±25)mm Hg,PaO2(65±20)mm Hg,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pH、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H、PaCO2是影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aCO2并非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在海水淹溺肺水肿中的治疗价值。方法62例海水淹溺肺水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给予HFNC。比较两组患者的7 d气管插管率、动脉氧和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7 d气管插管率29.03%低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PaO2和SpO2分别为(91.07±7.52)mm Hg(1 mm Hg=0.133 kPa)、(99.17±8.64)%,均高于对照组的(80.42±7.60)mm Hg、(92.04±10.11)%,PaCO2(35.42±6.58)mm Hg低于对照组的(39.05±6.1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1.54±8.63)、(77.85±5.52)、(89.08±9.63)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100.91±8.24)、(70.34±5.14)、(80.53±8.71)mm Hg,心率(72.53±6.60)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4.16±7.23)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16.00±3.18)d短于对照组的(22.42±5.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海水淹溺肺水肿的氧疗,HFNC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具有一定优势,可提高动脉氧和、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