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选贤  邵文雪 《中医学报》2019,34(7):1363-1366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温病的辨证""温病的辨证体系"的概念不甚明了的状况,本文对温病辨证体系中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三焦辨证体系和湿热三焦辨证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期达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温病的辨证体系内容,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之目的。文章首先明晰"温病""证候群""辨证体系"这三个重要概念的基本含义,然后从整体上概述了温病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实质特点,从每种辨证体系理、法、方、药入手,详细论述了各种温病辨证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认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重在辨病变之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辨证体系重在辨部位、病性、证候,二者应相辅应用,经纬互参;湿热三焦辨证体系既与三焦辨证体系有关,也与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有关。每种辨证体系既相互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关于辨证,历代医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通过概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性辨证等八种传统辨证方法及其优劣势,以阐明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及现状。通过概述微观辨证、证素辨证、方证辨证、藏象辨证、病机辨证、病证结合辨证等七种现代辨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以阐明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现代发展。提出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传统"四诊"收集临床资料的过程中形成现代中医"五诊"理论,以获得更全面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准确选择辨证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崇超 《西部医学》2014,45(4):55-56
<正>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辨证方法。现在中医诊断学的辨证部分,大体可以分为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是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理"法"方"药"步骤的体现。但是很多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并非是完全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的,反而可能是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首先想到的是对应的方,因此也就形成了方剂辨证这样的一个辨证模式。在临床上的方剂  相似文献   

4.
八纲辨证     
祖国医学直接应用于临床的辨证方法很多,如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等。这些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学派分别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各有一定的运用范围和特点。如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多用于内伤病,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多用于外感病。每种辨证方法虽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各种辨证方法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应用于诊断人类疾病的,它们之间就不可能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必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角度对发热进行辨证举例,并对发热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对中医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略论藏象辨证与证素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藏象辨证与证素辨证的关系。从理论认知、辨证原则、病位划分、思维模式和证名规范5个角度分析藏象辨证和证素辨证的异同。两种辨证体系在理论认知和辨证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辨证新体系,以病位和病性作为辨证的核心;两种辨证体系在病位划分、思维模式和证名规范上具有差异,证素辨证遵循“证候-证素-证名”的辨证模式,以时空划分病位,并建立了加权浮动阈值求和计量诊断方法和证候辨证素量表,信息量化和可操作性更强;藏象辨证以五脏系统为病位核心,按病性分类立证,总结了常见的基础证和复合证,对证的层次性、系统性的阐释更加清晰。藏象辨证在继承证素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使得病位划分更加系统,思维模式更加缜密,证名规范更具层次。在辨证研究中,宜将各种辨证方法相融合,以推动现代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角度对发热进行辨证举例,并对发热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对中医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提出温病辨证理论体系主要由病因辨证与病机辨证构成。病机辨证包含基本病机辨证、系统病机辨证和症状病机辨证。基本病机辨证包括斗争性和虚损性,斗争性中要区分热炽与热郁,虚损性中要区分温热类与湿热类的不同。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代表的系统病机辨证方法应与基本病机辨证和症状病机辨证有机融合,温病辨证理论体系才能更为丰富和全面,并更有益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
书讯     
《中医系统辨证学》一书由雷顺群同志编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在中医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将八纲辨证、脏腑辩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诸种辨证方法融汇贯通,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辨证思维与辨证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辨证应用了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方法,在辨证特征方面突出了整体性和模糊性,总结了现代中医临床上存在的系统辨证、单症辨证、指标辨证、主次症相加辨证、症状贡献率辨证和统一体系辨证等不同模式,提出了对建立一套较为客观和实用的现代辨证体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认为明清医家对中医辨证重于治疗用药思想的全面推行和辨证纲领的丰富作出了重要贡献.医家强调诊病治疗时首在辨证、明证,把辨证作为保证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当时对辨证纲领的认识医家有着内容不一的多种模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后来强调辨证方法规范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为中医理法方药之基础、真谛。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方法虽多,但均为施治处方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临床有效率。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外感发热病症,探讨中医辨证思路与方法,为中医药辨证用药提供更具体的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的精华之一是辨证施治。临床疗效高低,取决于辨证之是否准确;辨证之正确与否,又在于能否熟练地掌握各种辨证法;要将各种辨证法灵活自如地用于临床,又必须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医在临床上运用的辨证法很多,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然而疾病分类  相似文献   

14.
提出相-枢辨证的学术理念,相指时相、位相,枢指枢机。时相和位相的辨证强调骨伤科疾病中的局部辨证和整体辨证相结合,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即时辨证和慢性迁延期的基础辨证相结合(时相),以及患部特异辨证和体质基础辨证相结合(位相)。枢机则主要针对骨伤科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抓住主要矛盾、控制核心症状是辨证中枢机把握的关键。认为中医骨伤科学临床辨证中引入相-枢辨证体系,既能提高骨伤科理法方药确立的针对性,也有利于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5.
了解基于不同辨证方法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通过搜索近年针灸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针灸主要从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法、脏腑辨证法等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基于辨证论治能有效的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应以病因辨证为主、经络辨证为辅,在疾病的恢复期及后期佐以脏腑、气血辨证。  相似文献   

16.
中医五行辨证是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 ,识别脏腑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思维方法。其模式有母子相及辨证、乘侮太过不及辨证、胜己兼化辨证等 ,这些均可丰富中医辨证学 ,进而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是中医外感病的三种辨证方法,这三种方法相互独立、互相补充又互有重叠,给学习和运用造成了较大困难,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统一。通过对三种方法的病机及证候进行分析,认为外感病的辨证实质上就是脏腑经络辨证。基于脏腑经络理论,运用证素辨证统一中医外感病辨证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延续和保持各种外感病辨证方法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辨证施针治疗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临床辨证与非辨证治疗面瘫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将6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风寒型16例,风热型19例,经络瘀滞型13例3个辨证施治组;非辨证组18例。两组均取穴攒竹、阳白、太阳、迎香、颧、地仓、颊车、承浆、翳风、合谷。辨证组中风寒型以灸为主,风热型以梅花针叩刺为主,经络瘀滞型以毫针透刺为主。结果辨证分型组治愈率分别为:风寒型93.75%,风热型89.47%,经络瘀滞型92.31%;非辨证组治愈率为55.56%,与辨证分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针治疗面瘫治愈率高于非辨证组。  相似文献   

19.
证素辨证学是朱文锋老师历经三十余年,潜心探研,在系统疏理、精研历代辨证方法与辨证思路的基础上,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整合各种辨证方法,继承辨证精华,探求辨证原创思维,创建的辨证新体系——"证素辨证".  相似文献   

20.
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最高形式和主要手段,是中医诊断学的灵魂。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总结出许多规律,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这些规律之间,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相须为用,到目前为止,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一个中医造诣的深浅,就看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