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玲  马维龙  刘玉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06-106,109
目的研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1例分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组(实验组)37例及切除肋间臂神经组(对照组)24例,术后测试患者患侧上臂内后侧及腋部的皮肤感觉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感觉障碍发生率约16.2%,对照组约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无明显差别。结论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时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显著减少术后患者患侧上臂内后侧及腋部皮肤感觉障碍,且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局部复发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陈建新 《右江医学》2009,37(1):29-30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116例资料。其中35例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并对本组患者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中切除肋间臂神经81例,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62例(76.5%);保留肋间臂神经35例中发生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4例(11.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保留者随访12~36个月,均未发现局部转移、复发。结论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乳腺癌手术患者41例,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游离并保留腋下脂肪组织中肋间臂神经,术后测患侧上臂内后侧感觉功能变化.结果:术后上臂内后侧感觉异常发生率9.76%(4/41),两周后症状消失,经1~6个月随访均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6例(实验组)和传统乳癌改良根治术34例(对照组)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和肿瘤腋窝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30%(8/86)、85.29%(29/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P<0.001).随访6~24个月,两组均无腋窝肿瘤复发.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保存了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保留ICBN的乳癌改良根治术38例患者(试验组)和传统乳癌改良根治术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35例(92%)腋窝、上臂内侧区皮肤感觉正常,3例(8%)感觉异常;对照组2例(5%)感觉正常,余36例(95%)感觉异常。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保存了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晓红  张珍  王桂玲  但惠芳 《四川医学》2004,25(11):1213-1214
目的 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腋淋巴结清扫术,消除乳腺癌患术后患侧上臂的不适症状。方法 83例乳腺癌患者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测试患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结果 83例患者术后患侧上壁内后侧感觉功能正常。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能减少术后患者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曹秋波  曾超 《重庆医学》2011,40(20):2014-2015
目的探讨乳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6例Ⅰ、Ⅱ、Ⅲa期乳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组(67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7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常规切除ICBN,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等情况。结果保留组及对照组术后1、3、6个月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7.9%、74.9%(P<0.01);11.9%、60.7%(P<0.01);7.4%、5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个月至5年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对Ⅰ、Ⅱ、Ⅲa期乳癌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不增加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适应症。方法随访分析45例乳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25例、未保留肋间臂神经20例术后对上臂内侧、腋部感觉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操作体会。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保留肋间臂神经25例中21例(84%)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感觉正常,4例(16%)感觉异常;未保留肋间臂神经20例均有感觉异常。手术时间:保留组较不保留组增加10-15min,平均12min。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局部转移、复发。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感觉异常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无明显增加手术时间,也未发现肿瘤局部转移、复发。对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但无明显粘连患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乳癌根治术是治疗乳癌的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乳癌早期得到根治患者的治愈率虽然超过其他恶性肿瘤,但因手术造成患者体形的改变及术侧上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上的痛苦闷1。因此.我们对乳癌根治术患者以心理护理为重点,对促进其心理康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一般资料自1996年至1998年共对236例女性乳癌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乳癌根治术。平均年龄589岁。2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乳癌根治术患者临床上分为术前、术后、康复期三期,患者各期心理特点各异,分析如下。ZI术前。c理特点乳癌根治术患者需切除病侧整个乳房,患者…  相似文献   

10.
唐文  谢明均 《四川医学》2007,28(9):1020-1021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中保留相关功能神经—胸前神经(AN)和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Ⅱ期、Ⅲa期乳腺癌拟行ALND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行保留和不保留AN与ICBN的ALND术,术后观察测试胸大肌萎缩和上臂内后侧感觉功能,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胸肌明显萎缩:A组0例,B组39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腋窝及上臂内后侧感觉障碍:A组3例(6.1%),B组43例(9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AN和ICBN的ALND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胸肌萎缩和患肢腋窝及上臂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行常规改良根治术进行游离并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并回顾性选取前期2005~2006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改良根治术未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后通过测试胸大小肌厚度和功能情况和患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6月内胸肌厚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6月后两组比较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功能对比在术后早期差异性就较明显;研究组上臂后内侧感觉障碍及疼痛较对照组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内两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同时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改善了患者术后局部感觉运动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未保留胸前和肋间臂患者相比近期肿瘤根治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本科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前者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后者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后3例有上臂感觉方面变化,而切除组术后16例发生感觉异常.两组比较,患侧上臂感觉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全部病例随访3~24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明显减少乳癌患者术后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6例Ⅰ、Ⅱ、Ⅲ。期乳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组(67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79例)行腋窝清扫时常规切除ICBN,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等情况。结果保留组及对照组术后1、3、6个月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7.9%、74.9%(P〈0.01);11.9%、60.7%(P〈0.01);7.4%、5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无明显差异,术后8个月~5年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对Ⅰ、Ⅱ、Ⅲ。期乳癌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不影响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赵玉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9):3019-3020,3022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乳腺癌患者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游离并保留腋下脂肪组织中的肋间臂神经,术后测试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结果 术后上臂内后侧感觉异常发生率为3.5%(2/56),3周后症状消失,经3-12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上臂内后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希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08-31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期、II期乳腺癌患者60例,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改进入路,游离并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测试胸大小肌萎缩情况和患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结果:60例患者术后胸肌均无明显萎缩现象,上臂后内侧感觉异常发生率为5%(3/60),3个月后感觉异常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3a。60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腋窝淋巴结清扫新入路既有利于清扫淋巴结,又容易显露神经,而且保留了胸前和肋间臂神经,既保存了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乳癌根治术与胸前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乳腺癌患者,外科医生应该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手术损伤少,术后功能恢复快;二是尽可能保持患者胸部体形美观;三是采用既能满足上述要求又能达到根治目的的术式。为此,我院对乳癌患者采用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改良乳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及乳房单纯切除...  相似文献   

17.
易仁合 《广州医药》2000,31(6):41-41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持续硬膜外阻滞下行乳腺癌根治术。试验组手术结束后6h行患侧臂丛神经阻滞,用药为0.25%布比卡因20ml。对照组未行臂丛神经阻滞。结果:试验组2例患者术后上臂臂围增粗1.5cm,其余患者未出现患肢水肿。对照组术后72h内上臂臂围增粗1cm8例,大于2cm者7例,3例可触及硬结,明显压痛。术后24h内  相似文献   

18.
谢鹏 《新疆医学》2010,40(8):86-88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仍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Ⅰ、Ⅱ期乳癌改良根治术仍是国内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常出现上臂及腋窝皮肤感觉障碍,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本组对2005年~2009年Ⅰ、Ⅱ期14例乳腺癌行保留肋间臂神经乳癌改良根治术,休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下降,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患者28例,其中19例在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9例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对28例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研究。结果随访2年,局部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19例中,16例(84.2%)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例(15.8%)感觉异常;切除肋间臂神经的9例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6例乳腺癌患者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游离并保留腋下脂肪组织中的ICBN,术后测试患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变化。结果术后上臂内后侧感觉异常发生率为5.26%(4/76),2周后症状消失,经1~6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