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CD4+CD25+Treg细胞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0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3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同期13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TGF-β,IL-10,IFN-γ的含量。结果: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8.72±1.54)%和(4.64±0.93)%,喉鳞状细胞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IL-10含量分别为(10.96±1.19)pg/ml和(15.87±2.17)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77±0.72)pg/ml,(1.8±2.5)pg/ml(P<0.05);但IFN-γ的含量为(16.67±8.39)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1.98±9.64)pg/ml(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在喉癌患者外周血中大量增加,下调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8+T细胞分泌的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将随机抽取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对其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变化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并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①Ⅰ,Ⅱ,Ⅲ,Ⅳ期肺癌中CD8+T细胞表达IFN-γ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9.83±11.32)%(、46.28±9.54)%(、35.16±7.51)%、(28.57±5.82)%;IL-2百分比分别为(65.28±12.52)%、(54.27±9.78)%、(46.81±7.86)%(、35.24±6.84)%;IL-4百分比分别为(31.52±4.97)%(、42.28±6.38)%、(53.37±8.61)%、(67.58±10.88)%;与Ⅰ,Ⅱ期肺癌相比,Ⅲ,Ⅳ期小细胞肺癌CD8+T细胞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下降,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与Th1类细胞因子呈负相关,而与Th2类细胞因子呈正相关。结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Th1/Th2类细胞免疫功能失平衡,Th1类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狼疮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16~18周MRL/lpr狼疮小鼠和C57BL/6J正常对照小鼠脾脏CD4+T细胞,PHA-p(20μg/mL)和IL-2(1 000 IU/mL)刺激48 h后分为以下不同药物处理组:①PBS组:空白对照;②ATO组:1μmol/L ATO作用24 h;③ATO+5-氮杂胞苷(5-AzaC)组:1μmol/L 5-AzaC作用72 h后1μmol/L ATO作用24 h。CD4+T细胞经过以上处理后抽提基因组DNA,亚硫酸氢盐修饰,PCR扩增IFN-γ基因启动子,产物凝胶回收,克隆入pMD-19T载体,转化入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呈低甲基化水平。②1μmol/LATO作用24 h后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③1μmol/L ATO作用24 h能使经过5-AzaC干预后的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结论:1μmol/L ATO作用24 h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逆转活化状态下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手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前瞻性收集收治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健康体检成人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全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主要观察指标为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D4+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20.48±6.43)% vs.(27.53±7.38)%,P=0.000];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0.63±0.12 vs.0.80±0.15,P=0.015);IL-6水平显著降低[(20.73±5.39) ng/ml vs.(28.94±7.39) ng/ml,P=0.000];IL-10水平显著升高[(45.39±15.62) ng/ml vs.(23.94±5.39) ng/ml,P=0.000];TNF-α水平显著降低[(8.48±2.14) ng/ml vs.(13.58±3.49) ng/ml,P=0.000]。2组研究对象CD8+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48±7.49)% vs.(34.58±8.12)%,P=0.463]。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CD4+T细胞显著增加[(24.82±3.32)% vs.(20.48±6.43)%,P=0.012];IL-6显著增加[(20.48±6.43) ng/L vs.(20.73±5.39) ng/L,P=0.000];IL-10显著降低[(38.59±9.83) ng/L vs.(45.39±15.62) ng/L,P=0.002];TNF-α显著升高[(11.75±3.29) ng/L vs.(8.48±2.14) ng/L,P=0.000]。 结论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呈免疫抑制状态,全腔镜下手术有助于改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GF-β1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初发未治疗的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 T 细胞的百分比,ELISA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结果】 SLE患者PBMC中CD4+CD25+ T细胞、CD4+CD25+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百分比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7.9 ± 2.2 vs 12.5 ± 5.3和2.1 ± 1.1 vs 4.0 ± 1.8,P < 0.05)。SLE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214 ± 48 vs 419 ± 85,P < 0.05)。SLE患者PBMC中CD4+CD25+ T细胞?CD4+CD25+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以及血清TGF-β1的含量均与病情活动指数(DAI)成负相关(r分别 = -0.68?-0.56?-0.53, P < 0.05),但各型T细胞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与血清TGF-β1的含量之间相关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reg与TGF-β1参与SLE的发病,两者均可作为病情活动的观察指标。且血清TGF-β1的含量与Treg占CD4+ T细胞的百分比在SLE中的下降趋势一致,提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推测是TGF-β1的不足导致Treg的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KD组患儿32例;对照组30例中分为两组:非KD发热组15例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健康组15例为健康体检患儿。KD患儿分别于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前和IVIG治疗后热退2~3天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分析其关系。结果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4.40±1.31)%]与非KD发热组[(6.37±1.99)%]和健康对照组[(7.45±3.18)%]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而IVIG治疗后热退2~3天,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6.88±2.50)%]明显升高,接近于正常水平。同时在KD急性期,血清IFN-γ、IL-4水平均明显升高,在IVIG治疗后热退2~3天无明显下降。且在KD急性期血清IFN-γ、IL-4水平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成负相关性(r=-0.838,P<0.01)。在静注IVIG后热退2~3天,血清IFN-γ、IL-4水平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04和-0.072,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对体内Th1和Th2细胞的调控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eony, 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甲基化敏感基因ITGAL(CD11a)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利用磁珠分选获得外周血CD4+ T细胞,用不同浓度TGP(0,62.5,312.5和1562.5 mg/L)处理SLE患者CD4+ T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处理后CD4+ T细胞的活力。定量PCR检测ITGAL基因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表面CD11a分子表达水平。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ITGA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 TGP处理48 h后,各浓度组CD4+ T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1562.5 mg/L)ITGAL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D4+ T细胞表面CD11a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DNA甲基化水平检测显示高浓度TGP处理组ITGA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TGP可通过升高ITGA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SLE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11a表达水平,初步揭示了TGP抑制SLE自身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赖仁建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699-3701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s,Tr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3±1.05)%vs(5.07±0.59)%,P<0.05];患者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IL-10:(29.48±13.69)pg/mlvs(43.10±14.95)pg/ml,P<0.05;TGF-β1:(170.04±91.58)pg/mlvs(254.75±130.41)pg/ml,P<0.05]。患者外周血Tr细胞的比例与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呈正相关(r1=0.53,r2=0.64,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各亚型及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在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23例梅毒患者和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DC各亚型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IL-12和IFN-γ的水平.结果 23例梅毒患者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亚型(CD11c+)的表达为(1.51±2.04)%,与15例正常对照组(0.38±0.18)%比较显著升高(P<0.01),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系树突状细胞亚型(CD123+)的表达为(0.37±0.21)%,与正常对照组(0.38±0.2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梅毒患者血清中IL-12的水平为(52.70 ±103.04) pg/mL,与正常对照组(0.98± 1.47)pg/mL比较显著升高(P<0.05);梅毒患者血清中IFN-γ的水平为(6.12 ±9.76)pg/mL,与正常对照组(0.25 ±0.18)pg/mL比较显著升高(P<0.01).梅毒患者外周血CD11c+、CD123+百分数与血清中IL-12、IFN-γ的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梅毒螺旋体(TP)进入体内后主要诱导CD11c+型DC表达,引发Th1反应,启动细胞免疫;IL-12及IFN-γ参与了TP进入体内后的免疫过程,可能在TP的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DC各亚型的表达与IL-12、IFN-γ的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初步探讨Vδ1 T细胞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ICU入住的脓毒症患者40例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health control,HC)40例,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外周血Vδ1 T细胞比例及Vδ1 T细胞表面Foxp3表达情况,采用CFSE染色方法检测Vδ1 T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Vδ1 T细胞与CD4+ T细胞共孵育后对CD4+ T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能力的影响?结果:脓毒症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数量(3.35 ± 0.55)%与HC(1.04 ± 0.22)%相比显著升高(P < 0.01)?与HC外周血Vδ1 T细胞表面Foxp3表达水平(10.02 ± 2.31)%相比,脓毒症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表面Foxp3表达水平(16.83 ± 3.63)%显著升高(P < 0.01)?HC外周血Vδ1 T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分泌IFN-γ和TNF-κ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44.26 ± 6.31)%?(34.84 ± 4.83)%和(39.31 ± 4.91)%,脓毒症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分泌IFN-γ和TNF-κ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62.35 ± 5.91)%?(50.37 ± 4.77)%和(54.94 ± 5.71)%?提示,脓毒症外周血Vδ1 T细胞较HC外周血Vδ1 T细胞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功能(P < 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Vδ1 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增强,致使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这种改变可能与脓毒症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