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德国医生Rehn〔1〕在45名染料工人中发现3例膀胱肿瘤患者以来,国内外对膀胱癌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正是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发现了诸如β-萘胺等与职业暴露有关的致癌物。长期以来,膀胱癌一直是作为职业性肿瘤而研究的。1971年,Cole〔2〕提出咖啡与膀胱癌的联系后,非职业性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3〕。1 性 别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膀胱癌的发病率男女之比在4∶1~10∶1之间,在排除吸烟、高危职业等的影响后仍可发现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女膀胱癌的危险因素的分布不一样,吸…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占第一位[1],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美国,其发病率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男女之比为2.7∶1。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的危险因素。早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有效根除肿瘤,但术后复发率高达60%~90%[2]。因此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对减少膀胱癌复发、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吡柔比星(以下简称THP)为新一代半合成  相似文献   

3.
<正>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膀胱肿瘤的主要治疗术式,受年龄、基础疾病、肿瘤位点、术前导尿管留置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有较高的尿路感染风险[1],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其常见致病菌[2]。部分存在尿路感染患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致病菌可能进入血液,从而发生菌血症,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3]。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肿瘤切除)的452例初发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41例,女性111例,年龄(62.6±15.8)岁。所有患者均为初发膀胱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所有患者随访2年,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等)、肿瘤学特征(肿瘤数目、分期、分级)、术后治疗方案和术后复发频度。按2年内复发的频度分为无复发组(NR)、低复发组(LR,2年内复发1次)和高复发组(HR,2年内复发2次及以上),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对2年内有复发的低级别肿瘤患者按照复发后肿瘤分级是否改变分组,又分为无进展组(2年内肿瘤分级未增高)和进展组(2年内肿瘤分级增高),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452例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204例(45.1%),其中127例为低复发组,77例为高复发组。而其余248例为无复发组。3组患者在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肿瘤数目、接受规范膀胱灌注化疗和接受干扰素治疗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年龄、性别、术后全身化疗、放疗和BCG治疗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低级别肿瘤共110例,其中无进展组79例,进展组31例。两组患者在吸烟和肿瘤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和术后是否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吸烟史、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多发和未接受规范膀胱灌注化疗是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初发肿瘤分期较高和术后继续吸烟的患者在复发时肿瘤分级增高的危险性增加。术后戒烟对减少术后复发有益。  相似文献   

5.
吸烟与男性膀胱癌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膀胱癌的关系。方法:对96例膀胱癌住院病例和96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人群的吸烟状况。结果:吸烟能显著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OR=2.71),随着吸烟量、吸烟年限以及吸烟深度的增加,男性患膀胱癌的危险性加大。结论:吸烟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肿瘤,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浅表性膀胱癌约占75%-85%,虽然预后较好,但仍有70%的复发率.浅表性膀胱癌又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理类型为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是目前治疗NMIBC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是细胞分化好、直径<2cm的Ta期和T1期的浅表型膀胱肿瘤.但据文献[1]报道,术后的复发率为50%-70%,因此,控制术后的复发率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使用药物行膀胱灌注是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2]临床上应用的膀胱灌注药物主要有化疗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因子等.  相似文献   

7.
口腔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口腔癌的发病率约在3.6/10万~8.0/10万人之间,已居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0位。现已证实,口腔癌是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现就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吸烟和饮酒与口腔癌的关系吸烟被认为是引起口腔癌发生发展的最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8.
Dai QS  He HC  Cai C  Chen JH  Han ZD  Qin GQ  Liang YX  Zhong W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4):2407-2410
目的 调查吸烟与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期间运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调查432例膀胱癌患者和392例对照者(非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吸烟方式、开始吸烟年龄、戒烟时间、吸烟量、烟雾吸入深度等项目进行调查,评估所有关联因素导致膀胱痛发生的危险性及所对应的95%可信区间。结果 主动、被动吸烟者均会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P<0.05),现吸烟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0. 7%和28. 1%),与非吸烟者相比主动吸烟的膀胱癌危险相关性增加1.89倍。吸烟数量增加与膀胱癌发生的风险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膀胱癌发生的危险性随着烟龄的延长而增加(P<0.05),但与最初开始吸烟的年龄无关(P>0. 05),而将烟雾吸入口或喉会明显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P<0.05)。结论 吸烟是中国人膀胱癌的明显致病因素,且主/被动吸烟、烟龄、吸烟的数量及烟雾吸入位置均与膀胱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不吸烟是预防膀胱癌发生最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罗勇 《实用全科医学》2008,6(4):411-412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以移行细胞癌多见。人类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吸烟和职业性暴露某些致癌因素是已知的主要的膀胱癌危险因素,能造成DNA直接或间接的损伤。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和芳香胺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鼠双微体蛋白2(MDM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FHIT和MDM2蛋白在7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42例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并对两项指标的表达情况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FHIT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58.33%,在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中为4.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的FHIT蛋白阴性表达率为86.84%,无吸烟史的为29.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阴性表达率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吸烟、年龄均有密切关系(均P<0.05),而与性别无关(P>0.05)。MDM2蛋白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3.89%,在正常膀胱尿路上皮中为7.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吸烟均有关(均P<0.05),与年龄、性别均无关(均P>0.0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FHIT与MDM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816,P<0.05)。结论FHIT阴性表达和MDM2蛋白阳性表达可能促进了膀胱癌恶性增殖及转移,联合检测能为判断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潜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与吸烟关系密切。吸烟是慢阻肺治疗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约50%的吸烟者可发展为慢阻肺[2],而慢阻肺患者中约80%~90%有吸烟史[3]。戒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戒烟越早的患者获益越大[4]。尽管有部分慢阻肺患者已经戒烟,另有部分慢阻肺患者仍然吸烟。故对已戒烟的和未戒烟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戒烟原因及戒烟困难原因分析,为系统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高戒烟成功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吸烟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损害已是众所周知 ,它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及消化性溃疡的直接病因[1] 。但其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国内文献报告较少 ,现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作一综述。1 吸烟可能导致肾损害的一个独立因素若井等[2 ] 报告了吸烟等生活习惯与出现蛋白尿的关系 ,认为吸烟与饮酒、剧烈运动一样可致尿蛋白的出现 ,并大于正常值 (>15 0mg/d)。蛋白尿的持续存在 ,一般认为是肾脏疾病的特征 ,从吸烟与蛋白尿的关系研究中提示吸烟可能直接导致肾损害。其机理可能是吸烟后进入血液的烟碱及尼古丁对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3 ] …  相似文献   

13.
在膀胱癌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的危险性最大。1961年以来,许多报告认为每日吸2盒烟以上者患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7倍,但迄今尚未有关于吸烟与初发肿瘤的异型性、浸润深度及复发之间关系的报告。本报告是由一名医生就经他治疗过的100名膀胱癌患者,吸烟对异型性、浸润深度及复发的影响进行的概括。观察时间为6个月~25年(平均4.3年),年龄为15~92岁(平均64岁)。73例吸烟,27例不吸烟。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主要来源于膀胱壁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采用电切术等维持性手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原则上采用全膀胱根治性切除[3]。因此,术前准确判断膀胱癌肿瘤浸润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lk1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21例正常膀胱组织、90例膀胱癌组织中Plk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显示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Plk1的表达,但在膀胱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膀胱癌组织中Plk1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64.44%(58/90),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38.10%(8/21),而且与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Plk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膀胱癌的良、恶性分析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融融 《重庆医学》2012,41(33):3552-3554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2008年全世界新发病386 300例,死亡150200例[1]。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NMIBC占膀胱肿瘤的70%[2-3]。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1]。众所周知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将2016年7月2日收治的1例吸烟至青年AMI急诊PCI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未婚。吸烟史10余年,每天多时可达20-30支,自述已减少吸烟量3个月。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痛风病史。否认家族性冠心病史。患者于2014年起  相似文献   

18.
吸烟及职业暴露因素是目前较为肯定的两大膀胱癌发病危险因素。近年来,吸烟、职业暴露及芳香胺类代谢物与膀胱癌发病的关系也越来越突出。在吸烟及职业暴露因素中芳香胺类代谢物可能通过直接或经生物转化方式引起细胞DNA损伤,形成DNA加合物;而DNA加合物可能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当今时代个人遗传易患性与癌症的关系也越发突出,尤其是对于与膀胱癌遗传易患性有关的代谢酶及基因研究,如细胞色素P450 1A2、谷胱甘肽转硫酶、N-乙酰化转移酶、磺基转移酶等成为现如今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中膀胱癌cyclinD1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制作机制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芯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膀胱癌cyclinD1的表达,统计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组织芯片中,成功检测了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cyclinD1蛋白表达,其中27例(46.6%)cyclinD1表达阳性。膀胱癌G3级cyclinD1阳性表达率高于G1、2级的阳性表达率(68.8%vs.38.1%,P=0.036),浸润性膀胱癌cyclinD1表达阳性率高于表浅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73.7%vs.33.3%,P=0.004),膀胱癌肿瘤大小和数目与cyclinD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结论]cyclinD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相关,可作为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膀胱癌术后行膀胱内灌注的方法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保留膀胱的手术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镜检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早期发现和预防复发的较好手段[1]。我科于2002年至2007年对3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其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