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师承甘肃省名老中医赵文鼎,赵老研究<伤寒论>多年,学养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常用合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临证运用五苓散和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急性膀胱炎伴精神症状,柴胡桂枝汤合温胆汤和定志丸合方治疗抑郁症初发,均取得良好效果. 合方应用源于<伤寒论>,经方合方应用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更为复杂的病证.笔者师承甘肃省名老中医赵文鼎,常见其应用合方治疗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典型案例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五苓散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历代医家对其病机、病位、主证、方义争论颇多。通过考察《伤寒杂病论》原文及历代医家对五苓散方证的认识,认为五苓散方证病位在胃、涉及三焦,病机属"水蓄于胃,三焦不利",主证当为"渴欲饮水";五苓散方类属"苓桂剂群",当以茯苓、桂枝二药为君。  相似文献   

3.
对五苓散证的病机病位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膀胱蓄水”仅是五苓散证病机的一个方面,并结合《黄帝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原文分析,指出五苓散病位当在三焦,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医者临床治疗皮肤病,凡符合此病机病位,均可尝试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也是辨证论治的学术源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对"证"的认识是其关键.方药与证一脉相承,是辨证论治的集中表现,正确认识方药与证的关系是方药证研究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不可少的基石.我们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即证是对疾病从整体功能关系失调角度概括的综合性动态病理模型来解读方药与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便不利是五苓散的一个临床表现,五苓散既可治蓄水证的小便不利亦可治尿崩症的小便不利.临床上,通过加减,五苓散能治疗多种证型的小便不利;五苓散在现代的临床应用范围也甚广.  相似文献   

6.
五苓散,<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本人在临床中按其组方要义,以本方为主加黄芪,并重用黄芪来治疗内科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在将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方剂学》将五苓散归类于祛湿剂中利水渗湿剂的子目录中,认为其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将其功用归结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以治疗膀胱蓄水证。《伤寒论》中亦将五苓散证之病机归结为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言其功用为通阳化气、利水解表。文章就五苓散方证之病机、方药组成及煎服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五苓散方证病位并非膀胱,乃定位于脾,认为其功用亦并非解表,并将其煎服法中的白饮作为主药,得出其功用为祛湿邪、通水道、生津液的新解。故此,凡津液亏损、水道不通、湿邪内蕴之诸证,皆可以此方治之,扩大了五苓散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正>胃苓汤出自金元四大家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是由《伤寒论》治太阳病蓄水证的五苓散和宋代《太平患民和剂局方》中的平胃散合方而成,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效,主治脾湿过盛,浮肿泄泻等症。笔者从2009年6月到2012年12月期间,用该方加减共治疗小儿腹泻17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民国时期著名医家陈伯坛注解<伤寒论>方法学上的特点.认为陈伯坛在全文注解<伤寒论>时采用了以经释论、以论释论、以经验证经的方法.注释经文主要引用<内经>等有关理论详为阐发,并列举<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以互文见义,再参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反复阐述,对帮助读者理解<伤寒论>内容,把握仲景本意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五苓散证的认识,多年来伤寒学界和方剂学界一直囿于膀胱蓄水说,以致于人们误以为五苓散是中医的利尿剂。王琦教授指出:研究方剂,把握原著精髓,揭示其本来面目至关重要。试想,五苓散如果不讲化气布津,专治蓄水就成了利尿剂,尚治水逆及水气上泛清阳的五苓散就没有着落。本文根据《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三焦、膀胱者,腠理  相似文献   

11.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2.
对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作为病因概念,首见南宋·陈无择<三因方>.一般对这一概念来源的讨论,多仅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致病的论述,而对于七情病因概念中可能存在的"非<内经>"内容,讨论甚少.通过分析<三因方>中与 "七情"有关的论述,笔者认为,陈无择的七情病因概念,由<素问·举痛论>"九气"、<诸病源候论>"七气"、<礼记>"七情"以及宋明理学心性论等多种元素构成.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中医学概念的建构规律,正确理解和改造现代中医学七情概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五苓散加味治疗“中浆”26例疗效观察李进(河南省南阳市眼科医院,470000)主题词蓄水证/中医药疗法;五苓散/治疗应用五苓散是张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主方。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效果满意,现整...  相似文献   

14.
对《伤寒杂病论》五苓散的方证特征、病机、功效、配伍进行探讨。认为五苓散的方证特征是蓄水与脱水并存;表里证不解的病机均缘于气不化水;五苓散通过化气利水作用调节水液代谢,不仅可治疗蓄水与脱水并存的里证,且可解除水液不能外应皮毛作汗的表证;五苓散中白术的应用在于恢复脾气散精的功能,生津止渴。  相似文献   

15.
泻心汤及其类方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的泻心汤,今见于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祖剂>以之为伊尹方,<张氏医通>认为乃仓公所致"水齐汤",以示该方之渊源久远.该方几经变异,几经发挥,今已成为治疗火热证名药--三黄片.  相似文献   

16.
金陵版《本草纲目》误注陈藏器《本草拾遗》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草纲目>[1](以下简称<纲目>)是以<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2](以下简称<证类>)为蓝本编纂的,所引陈藏器<本草拾遗>(以下简称"藏器"或<拾遗>)资料,来源于<证类>.今用<证类>同金陵版<纲目>进行勘比,发现<纲目>所引"藏器"出处与<证类>不同,表现有两种情况,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7.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太阳经病蓄水证之方剂,笔者以此方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达原饮方为明代吴有可所创,首载于<温疫论>之中,用以治疗邪气藏伏于"附近于胃"的半表半里(吴氏谓之膜原)之证.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将该方药味略为增减,认为是"治中焦热结阳明之证,最为合拍."笔者于十余年前偶然遇一例"半表半里"证而伴有严重失眠者,择达原饮成方加味用之,获得良效.嗣后,遇有严重失眠者,虽无半表半里之象,但见伴有脾胃失和、痰热内扰之证者,辄选用该方,均能取得满意效果,经治者近25例.  相似文献   

19.
论黄疸不必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黄疸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内经>对其症状、病因、病机等已有许多论述,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灵枢·论疾诊尺篇>、<灵枢·经脉篇>等篇中.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论述了黄疸的理法方药,时至今日仍然指导临床.宋、元、明、清历代医家各有发挥,渐成系统并不断完善.从宋开始中医把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至今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目前看来已显得并不实用.有些理论就应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中医学术才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书.本书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本论点,常以脉象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愈后,有很多精辟之处,值得研琢.在"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有"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一条,对"如索不来"之解释,后世医家多认为其脉象如绳索之悬空,轻飘浮移,应手即去,不能复来,如5版<金匮要略讲义>,<医宗金鉴>等.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试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