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与碘甘油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河北省隆化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接受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碘甘油涂口腔患处;观察组30例,口服和外用康复新液。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有理想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西咪替丁对复发性口腔溃疡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收诊的87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接受康复新液+西咪替丁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面愈合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溃疡面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改善溃疡面愈合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何依群  王少龙  姜鹤群  易红梅 《重庆医学》2006,35(11):1039-1039
目的为康复新液治疗放疗后口腔黏膜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组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用漱口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口腔黏膜损伤的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迅速修复黏膜损伤,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康复新液,皮疹处涂康复新液)和对照组(外用炉甘石洗剂,口腔黏膜给予西瓜霜喷雾),疗程5d,观察两组治疗后口腔黏膜和手足皮疹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有利于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加快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食管癌放化疗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其就诊时间随机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单纯放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经过同步放化疗治疗后,无论是在治疗的有效率(91.5%、71.0%)还是在术后复发率(43.6%、54.8%)观察组患者的情况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均要优于单纯放化疗组的患者。故同步放化疗治疗值得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口腔溃疡散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RA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腔溃疡散喷洒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口腔溃疡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治疗期间溃疡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口腔溃疡散治疗RAU,可迅速缓解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食管癌放疗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40例放疗同时口服康复新液,对照组40例单纯放疗。结果观察组放疗后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以加速癌灶病损组织的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食管黏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迅速修复食管黏膜,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
沈红梅 《四川医学》2014,(1):100-101
目的 评价康复新液在治疗老年人创伤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因为机械刺激引起的创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维生素C和康复新液治疗.根据溃疡愈合时间长短及平均疼痛指数来评定疗效.结果 康复新组平均治愈时间4.2d.维生素组平均治疗时间6.8d.结论 康复新液能够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少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院血液科156例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又按口腔溃疡的程度分为Ⅰ-IV级,其中试验组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用外敷锡类散或碘甘油治疗,比较治疗后在不同时间内口腔溃疡愈合人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较短的时间内溃疡愈合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迅速修复黏膜损伤,缓解疼痛,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防治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45例同期拟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化疗过程中观察组予康复新液口服和局部涂抹;对照组给予口泰含漱,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VI腔溃疡愈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效果确切,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As a rare disease aortoenteric fistula (AEF) 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emergency operation may be effective in some patients.^1-3 Since the classical triad of abdominal pain, pulsatile mass an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an be seen only in a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AEF is hard to be diagnosed.^4,5 We present a case of primary AEF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异位组织并食管溃疡20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异位组织并食管溃疡的内镜下所见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978—2002年患者的内镜资料及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异位胃黏膜溃疡为单发性,其特征为溃疡中央可见黏膜岛。结论:食管溃疡内科治疗有效,存在癌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良性食管溃疡临床特征以及内镜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06-2016年收治住院的77例良性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构成、年龄及性别分布、常见临床症状、内镜特征、内镜下活检病理结果、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情况以及伴发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特征:良性食管溃疡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08:1),且老年患者(≥60岁)占比较高(48.1%)。反流性食管炎(57.1%)为最常见病因,其次是不明原因食管溃疡(23.4%)。内镜特征:良性食管溃疡多位于食管下段(48/77例),形态多为线性,其次是圆形/类圆形,直径多<2.5 cm,溃疡数目可以为单发或多发。结论 良性食管溃疡以老年男性多见,反流性食管炎为其首要病因,溃疡多为食管下段的直径<2.5 cm的线性溃疡,临床应加以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邹红  林华  田淑芝  赵景涛 《北京医学》2004,26(4):229-231
目的 探讨胃内pH值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及胃-食管反流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采用便携式pH监测仪对18例食管炎、12例食管溃疡、10例Barrett's食管、15例健康人行24h食管和胃pH值同步监测,分别计算胃内各段pH值、胃-食管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以及pH值<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结果 ①食管炎组:上述各项指标在胃内pH值为1~4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胃内pH值为1~2时,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其他pH值段(P<0.05);②食管溃疡组:当胃内pH值为1~2时,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其他pH值段(P<0.05);胃内pH值为1~3时,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Barrett's食管组:胃内pH值为2~3时的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④当胃内pH值为1~2时,食管炎组、食管溃疡组酸反流次数明显高于Barrett's食管组.结论 当胃内pH值在1~2之间时,食管炎、食管溃疡的胃食管酸反流最为明显,食管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食管接触酸的次数及接触酸的时间长短有关;Barrett's食管的胃-食管酸反流与胃酸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We report a case of traumatic perforation of esophagus misdiagnosed as esophageal atresia in a 1.7 kg preterm (28 weeks) twin. Initial resistance to the passage of orogastric tube and failure of passage of contrast material down the esophagus prompted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atresia. Subsequently, the passage of orogastric tube as well as radiological findings at the age of 7 days made us change the diagnosis to traumatic perforation of esophagus. The baby was managed conservatively and discharged in good health at the age of 2 months. Literature is reviewed and the attention of pediatricians is drawn to this problem.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