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转入我院新生儿科的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合理喂养、腹部抚触、体位护理以及药物干预等。比较两组早产儿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以及摄奶量。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体质量开始增加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摄奶量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积极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合理喂养、腹部抚触、体位护理以及适当的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两种方法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78例随机分为3组,3组均予以小剂量红霉素滴注及静脉营养等常规处理.治疗组1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2予抚触,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常规胃管注奶,2小时1次.结果:两组治疗组在残奶量、奶量、呕吐消失天数上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1与治疗组2在残奶量、奶量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呕吐消失天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呕吐消失时间优于治疗组2.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两种方法,均可减少胃潴留,使患儿奶量增加,缩短呕吐时间,其中,应用非营养性吸吮效果优于抚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产儿应用Fucile法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喂养进程、吸吮功能及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洛阳市中心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113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币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7例,均给予常规喂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增加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15 min Fucile法口腔按摩。2周后,对比两组患儿喂养进程、吸吮功能、生长发育水平。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喂养进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吮奶速率、吮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ucile法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有效促使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吸吮功能,缩短喂养进程,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3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5),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为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喂养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及总胆红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每天呕吐次数>3次、胃潴留>30%奶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强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江萍 《四川医学》2007,28(11):1292-1293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喂养不耐受的需经鼻胃管喂养早产儿45例,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非营养性吸吮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乳经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潴留奶量、呕吐消失天数、每日奶量。结果治疗组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潴留奶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呕吐消失天数、奶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加,其效果优于单纯鼻胃管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高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早产儿,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肠外营养以及鼻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及非营养性吸吮,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结局。结果观察组口腔感染、腹泻以及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以及经口喂养起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3个月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上给予早产儿口腔按摩与非营养性吸吮,利于促进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吸吮能力,促进患儿口腔功能发育成熟,从而使其尽快建立正常的吸吮能力。  相似文献   

7.
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及观察患儿呕吐次数、腹胀情况,每次回抽有无残留,每天增加奶量,记录经口喂养的时间,体重开始增长的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在呕吐腹胀改善的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体重开始增长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且无副作用,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技术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贵州航天医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技术,比较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开始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家长满意度,对比干预前后2组早产儿的成长发育指标。结果 观察组经口喂养开始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的体质量、身高和头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感染、腹泻、呕吐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喂养效果、喂养方法、操作技术和安全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技术,能够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成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状况发生,家长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王仁媛  轩妍  刘清华  符晓虹 《海南医学》2016,(20):3436-3438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NNS)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质量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4例早产儿,采用非概率性方便抽样法,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NNS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按摩联合NSS干预,比较两组喂养进程的变化,统计干预前后两组体质量的变化,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对应胎龄、完全经口喂养对应胎龄均短于对照组[(32.83±1.31)周、(35.01±0.68)周vs (33.48±1.08)周、(35.98±1.23)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过渡时间、管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0.11±2.03) d、(22.76±3.54) d、(33.01±5.82) d vs (13.32±2.21) d、(28.31±4.12) d、(36.03±4.4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出院时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完全喂养时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恢复至正常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2001.12±195.44) g、(10.28±1.23) d vs (1845.15±200.16) g、(13.36±1.7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早产儿的胃潴留、腹胀、感染、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胃潴留发生率(2.70%vs 1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整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营养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干预无法经口喂养早产儿,可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减少管饲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体质量的提升,改善喂养质量,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安转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532-1533
目的:观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疗法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患儿入院后常规置于暖箱保暖、心电监护、防治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静脉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将早产儿配方奶置于奶瓶中经其吸吮橡胶奶头喂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量喂养:生后24 h内视患儿病情酌情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或滴管喂养、留置胃管饲早产儿配方奶等办法,同时坚持给患儿进行抚触疗法。比较2组患儿腹胀和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腹胀和胃潴留消失时间缩短、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明显缩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微量喂养联合抚触疗法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利于早产儿尽早达到全肠道内营养及生长发育需求。适宜的喂养方法对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英  陈涛 《华夏医学》2009,22(6):1058-1060
目的:评估非营养性吸吮(NNS)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的4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洗胃、通便、防治感染、对症支持及口服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和小剂量红霉索5mg·kg-1·d-1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观察两组患儿开奶时间、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时间、胃残留量、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1·d-1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呕吐或腹胀消失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1·d-1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胃残留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好,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学坤  罗晓燕 《吉林医学》2011,32(28):5937-5938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1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的冶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奶量增加、残余奶量、增至出生体重的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渐进式加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磨汤联合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酌情给予补液、胃肠外营养、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口服或胃管内注入四磨汤联合抚触治疗,观察呕吐、腹胀消失时间,残奶量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呕吐、腹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残奶量明显减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磨汤联合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郭洁婷  杨春凤 《广西医学》2014,(12):1833-1835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效果。方法将116例VLBWI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采用经口胃管饲早产配方奶方式喂养,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NNS)训练,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口腔按摩(吞咽功能训练及口腔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患儿腹胀、呕吐、胃潴留液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口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增加奶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按摩能有效降低VLBWI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及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00例早产儿,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未实施发展性照顾,观察组实施发展性照顾。结果观察组的每日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P0.05),其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早产儿的身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喂养状况评分、口腔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喂养不耐受情况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5 d、10 d后,两组的胃泌素水平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观察组的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发展性照顾,可有效增加奶量摄入,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改善其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腹部按摩及温盐水清洁灌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医院收治的8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2组患儿均给予口服或鼻饲早产儿配方奶及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腹部按摩及温盐水清洁灌肠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改善情况,即每天进乳量、残奶量、体质量增加量,腹胀、呕吐消失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上述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腹部按摩及温盐水清洁灌肠可有效促进肠道成熟,明显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例,非营养性吸吮和益生菌组30例.两组均给予保温,体位疗法,部分静脉营养及改善喂养等常规治疗.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每次3 mg/kg,每8h口服1次,非营养性吸吮加益生菌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贝飞达口服,每次1/2粒,2次/d,且应用非营养性吸吮,疗程5d.结果:两组患儿在病程和呕吐时间、胃残留、平均增加体重、日增加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好、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与常规口饲法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喂养效果.方法将10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口饲喂养方法,每组60例,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喂养,记录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胃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结果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喂养不耐受明显低于常规口饲法(P<0.01),平均住院日与胃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常规口饲法(P<0.05).结论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比常规口饲法喂养不耐受少,可锻炼其吸吮能力,减少住院天数,且安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持续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疗效。方法:将168例喂养困难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持续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结果:治疗组在开奶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喂养耐受时间、停用静脉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持续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疗效显著,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背景音乐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10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背景音乐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每日体质量增长及干预前、干预2周每日摄入奶量、热卡。结果观察组干预2周后每日摄入奶量、热卡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背景音乐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可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成熟,加速体质量增长,改善胃肠动力,提高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