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列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结果、抗体阳性率、lgE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例数31例、阳性率38.75%,对照组阳性例数11例、阳性率13.75%,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总lgE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建议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首先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对于感染阳性者则给予其抗肺炎支原体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延安市不良孕产史与ATAb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ATAb.结果 不良孕产组ATAb的阳性率为31.26%(166/531),正常对照组ATAb阳性率为11.70%(11/9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不良孕产史(流产、早产、畸形、死胎)之间的ATAb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的不良孕产与正常孕产之间的AT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提示不良孕产史与ATAb阳性密切相关,说明TOX感染是引起不良孕产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溶胶盐疗法(Halotherapy,盐疗)对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脉冲震荡(Impulse OsciUometry,IOS)肺功能仪对43例哮喘患儿盐疗前后肺功能进行测定,并对其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随访.结果:哮喘组中常规治疗组治疗前、盐疗组盐疗前与对照组比较:R5、R20、Fres均高于对照组,X5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哮喘组中常规治疗组与盐疗组盐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哮喘组中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R5、R20差异有显著性(P<0.01),Fres、X5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疗组盐疗前后比较:R5、R20、Fres、X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中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与盐疗组盐疗后比较:R5、R20、X5差异有显著性(P<0.01)Fres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各项指标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盐疗组中R20、Fres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疗后要求家长纪录哮喘日记,并分别于盐疗结束后1、3、6个月时随访夜喘减少率(夜间症状≤2次/月)盐疗组分别为:95.3%(41/43)、88.4%(38/43)和79.1%(34/43).常规治疗组分别为45%(9/20),50%(10/20)和65%(13/20).结论:哮喘患儿经盐疗治疗后其呼吸功能检测有些指标明显好转,并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无症状儿童及105例反复腹痛患儿分为两个组,各自再分为(~4、~7、~10、~14)四个年龄段作13C-UBT.结果无症状儿童组Hp感染阳性率为11.1%,反复腹痛患儿组Hp感染阳性率为25.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症状儿童组四个年龄段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7%、9%、12%、14%,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阳性率递增,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腹痛患儿组四个年龄段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2%、27%、26%、28%,其与年龄无关.结论13C-UBT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准确性高无创伤性的Hp诊断方法,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孕期妇女感染弓形虫(TOX)与早产及婴儿感染TOX的关系.方法 对597名早孕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TOX感染血清学检测,并进行分组,分别对其所产564名婴儿是否早产,是否感染TOX进行分析.结果 297名TOX(+)孕妇早产率为9.09%,300名TOX(-)孕妇的早产率为1.67%,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OX(+)孕妇所产婴儿先天TOX感染率为9.33%,TOX(-)孕妇所产婴儿先天TOX感染率为1.01%,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OX(+)婴儿和TOX(-)婴儿早产率分别为28.57%、4.48%,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孕期TOX感染与胎儿早产及婴儿感染TOX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6例(哮喘组)、肺炎患儿86例(肺炎组)和正常儿童26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总IgE。结果 (1)哮喘组患儿MP-IgM阳性率为51.9%,明显高于肺炎组的33.7%(〈0.01);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5%(〈0.01)。在各年龄段支气管哮喘患儿中,MP-IgM阳性率尤学龄儿童最高。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0.01)。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7.
曾嫦  黄宇泽  林祥伟 《河北医学》2012,18(11):1653-1655
目的:了解孕产妇感染弓形体(TOX)的情况.方法:采用检测血清中TOX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对338例孕产妇(其中220例为胎儿流产孕妇,118例为畸胎产妇),60例对照组(门诊健检孕妇)的血清进行了TOX-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220例流产孕妇血清TOX-IgM抗体阳性33例,阳性率15.0%;IgG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5.5%(总阳性45例,阳性率20.5%).畸胎产妇118例TOX- IgM阳性15例,阳性率12.7%;IgG阳性7例,阳性率5.9%(总阳性22例,阳性率10.6%).60例对照组TOX-IgM阳性1例,阳性率1.7%.3组TOX-IgM阳性率比较分别为:孕妇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48.758 P<0.001).产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31 P<0.05).结论:TOX感染与部分孕妇流产、死胎、畸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异型淋巴细胞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分别检测细菌性感染组(42例)、病毒性感染组(45例)、健康对照组(40例)患儿的全血CRP、WBC和异型淋巴细胞.结果:细菌感染组的WBC、CRP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和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P<0.01).病毒感染组的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和CRP的阳性率(P<0.01).结论:感染性疾病儿童检测CRP、WBC及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治疗策略.方法 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 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 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b检查.  相似文献   

10.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3例及无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6例,检测外周血MP-lgM、血清总IgE水平,并对比支原体抗体阳性哮喘患儿与支原体抗体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儿的MP-IgM阳性率为51.2%,对照组血MP-IgM阳性率为2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P<0.05);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5)。结论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156例病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临床表现及体征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纠正心衰时间3.62±1.1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5.63±1.24天(P<0.01);湿性啰音持续时间:治疗组4.61±1.1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5.38±1.28天(P<0.01);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血象恢复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胸片病灶吸收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磊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28-130
目的:研究妇科门诊及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女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2002及2007年719例泌尿生殖道的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进行检测,并对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7年与2002年比较,支原体感染阳性率、Uu和Mh阳性率以及两者合并感染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Uu感染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X2=6.43,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耐药性相比交沙霉素(X2=9.19,P<0.01)、阿奇霉素(X2=4.38,P<0.05),差异有显著性,Uu合并Mh感染对除交沙霉素之外的其他药物的敏感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则有显著增高(X2=10.54,P<0.01),而耐药性相比交沙霉素(X2=9.19,P<0.01)、阿奇霉素(X2=4.38,P<0.05)、罗红霉素(X2=5.03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重视STD门诊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检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控制其传播、防止耐药性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潍坊地区哮喘患儿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0例被检测患儿中阳性136例(85.00%).最常见的2种吸入性过敏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分别占总阳性例数的77.94%、74.26%,其余依次为狗上皮(12.50%)、青霉菌(11.03%)等;3~岁组与0~岁组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13,P<0.05;χ2=4.149,P<0.05);7~岁组与0~岁组屋尘螨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094,P<0.05;χ2=4.489,P<0.05),但粉尘螨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649,P>0.05).结论 屋尘螨、粉尘螨是潍坊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年长儿较婴幼儿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的阳性率高;吸入性过敏原是儿童支气管哮喘最常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临床哮喘急性发作关系,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儿童2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CP-IgM、CP-IgG、总IgE和nPCR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儿CPIgM、CP-IgG、nPCR的阳性率分别为9.5%、22.5%、6.5%,观察组患儿CP-IgM、CP-IgG、nPCR的阳性率分别为35.4%、52.7%、29.2%,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对照组患儿血清总IgE为427.5±239.7U/ml,观察组患儿血清总IgE为644.7±251.9U/ml,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932,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观察和检测,以有效的来防治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5.
雷蕾  蒋瑾瑾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52-1053,1056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婴幼儿喘息及哮喘患儿(后简称喘息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检测其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与喘息组无明显差别(P=0.818);(2)在0~2岁及3~5岁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及喘息组的Ig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两组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体检组(P<0.05)。在6~14岁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反复呼吸道感染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最高的前三项为:鸡蛋,牛奶及海产品(虾,蟹,鳕鱼),将其在各年龄段及各疾病组之间进行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中0~2岁年龄段牛奶的阳性率最高,在3~5岁时鸡蛋的阳性率位居第一,均与喘息组类似,,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及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6~14岁时三类食物的IgG阳性率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比较各组患儿血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组IgE及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IgG的阳性率(P<0.0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IgE阳性率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1,P=0.078)。结论:食物特异性IgG在反复呼吸道患儿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在年龄,食物种类的分布与喘息组类似。食物不耐受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23(3):256-25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66例ITP患儿和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26例,阳性率39%;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4例,阳性率10%;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36,P<0.05).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X2=12.65,P<0.05).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IT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呼吸道感染、腹泻、湿疹三种疾病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方法:选取患儿(年龄0~14岁),按照临床诊断疾病不同分为呼吸道感染组(225例)、腹泻组(222例)和湿疹组(34例);同时选取儿保科1 63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分析3种疾病患儿维生素A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呼吸道感染组和腹泻组患儿的维生素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湿疹组患儿的维生素A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道感染组和腹泻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湿疹组患儿之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呼吸道感染、腹泻和湿疹三种疾病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呼吸道感染组和腹泻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而湿疹组患儿维生素A水平同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变化及血清总IgE水平,以明确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同期观察40例支原体感染患儿、50例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惠儿(无喘息发作)、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嗜酸细胞计数及总IgE,应用Tukey检验观察两两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嗜酸细胞计数与Ig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岁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一般呼吸道感染组(P<0.05),而低于支气管哮喘组(P<0.01);但>3岁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则与一般呼吸道感染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可能与发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及肺炎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水平及其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和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共62例。其中,急性发作期患儿33例,缓解期患儿29例。同时收集肺炎患儿21例,健康对照组21例;哮喘组、肺炎组及对照组分别测定FeNO,EOS及FEV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组FeNO,EOS水平分别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FEV1%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哮喘缓解组FeNO和EO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EV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FeNO,EOS及FEV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哮喘患儿FeNO水平与EOS呈正相关(r=0.68,P<0.05),FeNO水平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EOS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04,P>0.05)。⑤哮喘患儿中FeNO阳性率为82.26%,EOS阳性率为62.90%,FEV1%阳性率为41.94%(χ2=21.49,P<0.05)。结论哮喘患儿FeNO水平可反映哮喘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且敏感性较EOS高。哮喘患者中FeNO与EOS有相关性。 FeNO和EOS可用来协助鉴别过敏性炎症和普通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LIF在致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LIF蛋白表达量在哮喘组为(40832±12964),均较地塞米松组(16160±2108)和对照组(23110±8018)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IFmRNA的相对表达量哮喘组为(0.51±0.13),均较地塞米松组(0.18±0.05)和对照组(0.24±0.02)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IF在致敏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LIF作为神经免疫调节因子,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