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机治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多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治疗以健脾调肝为基本治则。结合个人体会文章对其病机、治则进一步分析,以期对本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上的优势。[方法]从心肝论治,调畅情志;从脾虚湿蕴论治,健脾化湿;从久病及肾论治,温阳固摄;从肺失宣肃论治,调畅气机4方面予以探讨。[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从五脏辨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疾病得到了缓解或痊愈。[结论]从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具有多种症候群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而五音疗法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以五音配五脏原则,运用五音音调和音律的改变来调节脏腑的气机,从而达到疗疾的目的,对精神情绪性疾病治疗效果可观。通过对五音疗法调控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理论进行梳理,为五音疗法在临床中调控肠易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侯惠芳  李文魁 《吉林医学》2011,(35):7499-7500
目的:观察调肝理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电图变化。方法:对42例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口服调肝理肠汤,观察肠电图体表变化。结果:经调肝理肠汤治疗后肠电图频率波、幅值基本正常。结论:肠电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脾胃肝的变化,可为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客观指标,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治疗均以疏肝健脾为主,方选痛泻要方、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70例,显效112例,有效13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与治法,明确本病以肝郁脾虚为本,并在此基础上易损及心、肾。缕析肝郁脾虚证验方抑肝扶脾汤的组方配伍、炮制原则,阐释其治疗要义,并举肝郁脾虚、肝脾及心、肝脾及肾三则案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肝脾不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且肝脾损伤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其中肝郁脾虚者肝气较旺,脾气亦亏虚,往往病情更加缠绵。抑肝扶脾汤针对肝郁脾虚而设,治疗突出抑肝与扶脾并重,适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由验案可见,肝脾及心治兼宁心安神,肝脾及肾治兼温补脾肾,其目的均为平衡肝脾。[结论]抑肝扶脾汤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有效验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胃肠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多见于成年人,然近年来儿童发病亦不少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其中常见的一型。导师刘小渭认为IBS-D病程较长,病变常常不局限于单一脏腑,其中,脾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及整个病程的主病之脏,贯穿疾病始终,然其发病亦与肝、心、肺、肾等脏腑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肝郁常为诱因,肝郁脾虚为发病关键环节,常常演变为脾肾阳虚。在治疗上,常立足于整体,以脾为本,五脏相关,重脾而又配合调理肝、肾、肺、心,重视心理因素以及饮食调理,随机达变,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8.
黄妙珊 《求医问药》2014,(21):28-2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腹痛和排便异常为表现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便秘"、"腹痛"、"泄泻"和"郁证"的范畴。此病的病位在肠,其病因与患者存在肝脾不和、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因素有关。本文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探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特点入手 ,结合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应按 4个证型从肝脾两脏加以论治 ,痛泻要方并非是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惟一方剂。  相似文献   

10.
白兆芝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白兆芝教授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其在病因、病机、分型、治疗、调护各方面的见解。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虽可涉及外感、内伤等方面,但终可导致脾虚不能运化,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失常,气机郁结不畅,升降失司而发病。肠易激综合征病位主要在小肠,与肝脾密切相关,也可波及胃、肾、大肠等脏腑。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热郁、食积、气滞、湿阻,其中以湿邪最为重要。病理性质多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基本病机为小肠气机阻滞,气血运行失畅。治疗以调和肝脾为主,辅以心理疏导,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与辨病、辨症相结合,在临床上对反复发作的肠易激综合征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基于辨证论治,运用经典方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刘铁军教授认为五脏功能失调为本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临床重视情志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倡导"和五脏,调情志"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王长洪教授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关乎肝、脾、肾三脏;治疗以疏肝、健脾、温肾为法。初期治以疏肝健脾,后期治以健脾温肾,病久者肝、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实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疏肝实脾之法组成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用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65%。结论疏肝实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脾调肝法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综合疗效。方法 :应用中医辨证、中药内服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189例 ,其中肝气郁滞型 4 9例 ,脾虚气滞型 53例 ,肝郁脾虚并重型 87例。结果 :痊愈 111例 ,好转 59例 ,总有效率达 89.9%。结论 :中医健脾调肝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病理机制复杂,临床采用单一治疗模式多难以奏效,部分患者病情迁延成为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并无准确定义和诊断标准,亦无统一的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做一概述,以期为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使更多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1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03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中共获取43种证候类型,经证候规范后为24个证候类型,主要以肝脾不和、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表现居多。其病理因素以气滞及气虚为主,病位在肠,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最易涉及到肝、脾两脏。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进行该疾病常见证候的分析研究,可为进一步确定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重叠发病的几率的非常高。现代医学对两者重叠发病的机制认识依然模糊,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机理,从而找出两者病机的共同点,探讨两者重叠的基本病机,为中医药治疗临床表现复杂的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探寻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理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运用固肠止泻丸(黄连、干姜、乌梅、元胡、木香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5例,两个月为1疗程。结果65例中完全缓解57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92%。结论调理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易激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本人所在科室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76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肠易激惹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种以平滑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多因素疾病。结论:肠易激惹综合征病因是多因素的,治疗主要采取针对症状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以精神、心理、饮食治疗为基础,以肝脾论治为主,配合抗抑郁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抑郁。结果:43例患者的抑郁和肠功能紊乱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抑郁,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注重整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