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Qiu GX  Li J  Liu Y  Wu ZH  Zhao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9):2017-2020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关节突骨质中钙调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分为AIS组和先天性脊柱侧凸(CS)组,收集AIS组上端椎和顶椎以及CS组融合范围内上端椎的凸凹侧下关节突。使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在蛋白质和mRNA两个水平观察钙调蛋白的表达。使用Image-Pro Plus 5.1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对面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调蛋白在关节突的骨细胞中表达,蛋白质和mRNA两个水平的表达一致:在凸凹侧关节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顶椎同端椎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免疫组化结果分别是0.001898和0.001454,原位杂交结果分别是0.002034和0.001767),AIS组明显低于CS组(免疫组化结果分别是0.001454和0.005346,原位杂交结果分别是0.001767和0.007621)(P〈0.05)。结论钙调蛋白在AIS患者关节突骨质中的表达异常提示它可能通过直接调控骨质的代谢生长而影响AI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Qiu GX  Qian WW  Wu ZH  Liu Y  Xiao J  Wang YP  Zhang JG  Shen JX  Weng XS  Zhao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28-2333
目的构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小关节突骨组织抑制消减cDNA文库,以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取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凸凹侧下关节突骨组织提取mRNA,经反转录后,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通过两轮杂交和两次抑制PCR构建了两种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测序,将结果与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并进一步收集1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顶椎和上下端椎凸凹侧下关节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将所得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图像输入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对600个克隆测序结果初步分析,并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进行检验,获得2个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微球蛋白基因(B2M)和钙结合蛋白基因(calgranulin A,S100A8)。结论应用消减杂交的方法,经适当地改进,在去除相同遗传背景的条件下,可以建立较特异的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小关节突骨组织cDNA消减文库,该文库可进一步批量筛选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群,并克隆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关表达基因,研究其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生的分子机理与生物学特性间的关系。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青少年脊柱侧凸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间盘中X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椎间盘内X型胶原基因表达的特点.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1例IS患者的顶椎与下端椎椎间盘、1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的顶椎椎间盘以及3例正常人(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的腰椎椎间盘凸、凹两侧的软骨终板和纤维环组织中X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IS顶椎椎间盘凹侧X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高于凸侧(P<0.05),IS下端椎椎间盘凸侧和凹侧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IS顶椎椎间盘中X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高于下端椎(P<0.05),CS顶椎椎间盘凹侧X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高于凸侧(P<0.05).结论IS顶椎椎间盘中X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增加,凹侧的表达高于凸侧,其改变可能是继发性的.  相似文献   

4.
Qiu GX  Guo SJ  Liu Y  Qian WW  Wu Z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4):2391-2394
目的观察脊柱侧凸患者关节突中Ⅰ、Ⅱ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特点.方法收集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和1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的顶椎、上下端椎凸凹侧下关节突,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处理.结果 IS、CS顶椎凹侧关节突中Ⅰ型胶原的表达均高于凸侧,分别为193±64对151±45和199±86对179±78(P<0.05),顶椎高于端椎,IS下端椎凹侧高于凸侧,而CS顶椎凸侧高于IS.CS下端椎凹侧的Ⅱ型胶原表达高于凸侧,IS和CS顶椎高于端椎.IS及CS顶椎凹侧TGF-β1的表达高于凸侧,分别为145±43对112±50和120±61对89±32(P<0.05),IS下端椎凹侧高于凸侧;IS顶椎、上端椎、下端椎三组凹侧中顶椎最高,IS顶椎凸侧高于上端椎,CS顶椎凹侧高于端椎;IS顶椎高于CS. 结论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关节突关节软骨呈现退变征象,Ⅰ、Ⅱ型胶原和TGF-β1在IS、CS凹侧关节突中的表达增高和顶椎的表达增高,异常压应力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He HL  Wu ZH  Zhang JG  Wang YP  Zhou Y  Xu YQ  Yuan JG  Qiu GX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681-1685
目的 研究X型胶原基因在椎间盘内的分布及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14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及中间椎椎间盘共 2 8个 ,13例已知病因的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及中间椎椎间盘共 2 6个为对照。 3例突然死亡的正常青少年椎间盘共 6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X型胶原基因mRNA在椎间盘内不同部位的分布。终板软骨内X型胶原原位杂交图像输入图像分析系统 ,比较X型胶原mRNA含量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 X型胶原主要分布于肥大的软骨细胞周围 ,mRNA分布于终板软骨内肥大的软骨细胞。在少量侧凸患者髓核内也可见其少量阳性表达 ,但与病因无关。特发性侧凸组顶椎及中间椎 ,已知病因组顶椎及中间椎X型胶原mRN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特发性侧凸组与已知病因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X型胶原主要分布于终板软骨内肥大软骨细胞 ,髓核内部分类软骨细胞也具有分泌作用。侧凸患者X型胶原表达量显著增高主要由于长期应力引起了软骨的早期钙化。X型胶原在侧凸患者髓核内的表达可能是髓核内类软骨细胞异常应力下分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22例骨骼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Milwaukee支具或Boston支具矫正,其中男6例,女16例;年龄10~15岁,平均13.2岁.胸腰双主弯7例,单胸弯9例,单胸腰弯或腰弯6例.Risser征0度10例,Ⅰ度5例,Ⅱ度4例,Ⅲ度3例.原发弯Cobb角20°~52°,平均32.9°,20°~35°者10例,大于35°者12例.每3~6个月定期复查,摄片,测量初次就诊及末次随诊时Cobb角、顶椎旋转度及Risser征.结果 全部病例随诊3~5年,32.3%的病例出现脊柱侧凸进展,不同类型脊柱侧凸中胸腰双主弯进展率最低,Risser征越小,初步支具矫正率越大,测凸进展越高.结论 不同类型脊柱侧凸中胸腰双主弯的支具治疗失败率最低,原发弯Cobb角越大,测凸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赵志  刘泉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39-194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侧凸,至今病因不明,是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结构性侧凸的75%~80%。AIS的发病原因,目前仍在深入研究之中,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因素与AIS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从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资料中证实,AIS病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因素;躯干生长不平衡及内分泌异常等。目前AIS总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适时手术矫正、防止侧凸继续进展。本文就AIS发病原因及其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骨骼发育问题,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体态,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受损。中医对 AIS 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文章的目的是介绍中医对 AIS 的认识,综述近几年中医治疗 AIS 的方法及研究进展,以提高医患双方对中医在 AIS 患者治疗中独特作用的认识,为今后推广 AIS 中医或中西医疗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Qiu GX  Li QY  Liu Y  Wu ZH  Zhang JG  Wang YP  Weng XS  Shen JX  Qian WW  Wang 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78-1483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畸形最严重顶椎凸、凹侧下关节突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特点.方法22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作为对照.取两组患者的顶椎和端椎凸、凹侧的下关节突,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关节突的病理改变和TGF-β1、bFGF在关节突中分布的特点.将所得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图像输入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TGF-β1、bFGF在AIS和CS中有基本相似的表达特点,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均显示顶椎凹侧的表达高于凸侧(165.4±59.2 vs128.1±50.6,168.3±46.8 vs126.5±47.0;96.4±28.4 vs76.6±29.9,101.8±39.4 vs73.7±31.6;114.4±59.4 vs77.1±52.2,109.8±51.0 vs69.5±40.1;137.2±50.2vs93.4±72.2,138.4±75.8vs80.0±67.6;P<0.05);上、下端椎的凸凹侧之间及凸、凹侧的上下端椎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S顶椎关节突软骨呈现退变及发育不全等征象,凹侧较凸侧明显.AIS中TGF-β1、bFGF在顶椎凹侧表达的增高可能为脊柱畸形后异常的生物力学引起了关节突细胞间基质重建而进行代偿的结果,异常压应力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罗志强  张海鸿  李宏伟  康学文 《重庆医学》2017,(35):4952-4954,4957
目的 探讨胸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远端融合椎(LIV)新的选择标准.方法 纳入融合胸腰弯且经过1.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52例,患者均符合新的AIS选择标准,即术前站立正位X线片骶正中线(CSVL)在侧凸远端接触到的第1椎体为触及椎(TV),且该TV应符合以下要求:Nash-Moe旋转度小于或等于Ⅱ度;凹侧Bending像上CSVL位于TV两侧椎弓根之间;不存在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CSVL距离TV 3~4 mm的患者也列入研究范围.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师实施手术,均采用后路全椎弓根钉内固定矫形融合.术前、术后即刻、终末随访均测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X线片、卧位左右Bending像,并测量主弯Cobb角、冠状面躯干偏移(TS)、LIV倾斜度(LIVT)、LIV尾侧椎间盘角度(LIVA),观察TV、稳定椎等位置,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8个月以上,平均(23±3)个月.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分别为(49.32±11.37)°、(9.08±6.78)°、(10.65±6.68)°,LIVT分为(21.76±4.68)°、(5.17±4.09)°、(5.16±3.08)°,LIVA分别为(7.19±5.16)°、(3.16±2.78)°、(4.17±3.28)°,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躯干失代偿患者27例,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并发躯干失代偿,未较术前增加.将TV作为LIV与采用稳定椎做LIV相比,前者可以节省(1.42±0.45)个融合节段.结论 采用新标准进行胸腰段AIS手术治疗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节省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11.
脊柱侧凸柔韧性评估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其对确定融合节段、选择手术入路、预测术后矫形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矫形理念的革新和内固定矫形器械不断发展,作为以往脊柱侧凸柔韧性评估“金标准”—仰卧位侧屈位法逐渐暴露出重复性差、术后预测准确性低等的缺点。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提出新的脊柱柔韧性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的的影响因素、不同脊柱柔韧性评估方法及评价作一综述,以便更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并指导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柔韧性评估。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累及脊柱三个平面的脊柱畸形,发病机制未明。后路脊柱融合术(PSF)是目前治疗AIS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但其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畸形相关并发症如adding-on现象、近端交界性后凸、远端交界处后凸、冠状位失衡和双肩不平衡是AIS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生率、自然史、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对于制定AIS的手术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PSF治疗AIS出现畸形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脊柱后路矫形术后不同远端固定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49例AIS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和最近1次随访(至少术后24个月)的影像学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轴向偏距(SVA)、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以及近胸弯、主胸弯、胸腰弯/腰弯Cobb角,并计算PI-LL。根据下固定椎将患者分为T12~L2组和L3~L5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影像学参数。结果 T12~L2组31例AIS患者,L3~L5组18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Risser征、融合椎体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患者的SVA、PI、PT、SS、TK、LL和PI-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L3~L5组的LL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T12~L2组LL较术前显著减小(P=0.027)。术后T12~L2组和L3~L5组PI-LL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L3~L5组PI-LL变化值大于T12~L2组(P<0.05)。结论 当脊柱远端固定至L3~L5时,LL会增加,引起PI与LL不匹配。术前应根据PI预测出合适的LL,避免术中过度弯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1例AIS,在手术矫形过程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采用“漏斗技术”,记录置入操作和术后并发症;对术中确信度不高的胸椎椎弓根置钉行三维C臂...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13-116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主动脉与邻近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将患者X线片和CT图像进行分析,测量Cobb角、主动脉-椎体角α、椎体旋转角度β及主动脉离原点最小距离OB值,明确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主动脉与邻近椎体相对位置关系。结果不同性别组间主动脉-椎体角α、椎体旋转角度β、O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主动脉-椎体角α、OB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年龄与椎体旋转角度β存在轻度相关性;Cobb角与主动脉-椎体角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与OB值之间存在轻度负相关,与椎体旋转角度β中度正相关。结论在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性别与胸主动脉位置无明显相关;椎体旋转角β和OB值可以作为临床Cobb角测量的有效补充;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胸主动脉与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在术前为临床医师提供手术风险评估及手术入路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5-(OH)2D3及TLR4配体(脂多糖,LPS)对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尿毒症患者血清干预的单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索1,25-(OH)2D3在T2DM和DN炎症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T2DM组和DN尿毒症组)外周血血清,孵育THP-1单核细胞,然后于含或不含10-7mol/L的1,25-(OH)2D3培养液中培养48 h后,再用终浓度为1μg/ml的LPS干预24 h,收集单核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RT-PCR检测VDR mRNA表达,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THP-1单核细胞内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6和IL-10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LPS的刺激下T2DM组和DN尿毒症组THP-1单核细胞内VDR mRNA水平下调[对照组(0.99±0.25);T2DM组(0.65±0.24);DN尿毒症组(0.62±0.27),P<0.05];DN尿毒症组THP-1单核细胞内VDR蛋白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和T2DM组显著下调[对照组(0.48±0.05);T2DM组(0.50±0.06);DN尿毒症组(0.20±0.01),P<0.01],且LPS增强以上患者血清孵育的THP-1单核细胞炎症细胞因子IL-6的分泌[对照组(15.13±1.61);T2DM组(24.06±2.92);DN尿毒症组(70.77±5.48),P<0.05];而1,25-(OH)2D3可部分阻断上述作用。结论 LPS能下调T2DM和DN尿毒症患者单核细胞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引起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调。1,25-(OH)2D3可部分逆转LPS的作用,对T2DM和DN尿毒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