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经历数千年的弘扬与继承,中医经络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瑰宝,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推崇。经络学是中国古代医家结合藏象学说和解剖知识,通过长期医学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经络循行路线及其所反映的规律也是一种立体性很强的知识结构。面对中医腧穴学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平面图片或者实体模型,无法达到直观、形象和互动的学习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开发设计,借助计算机建立人体经络三维数字模型,在人体模型上按标尺绘制各个穴位,再配上穴位信息,从而可以形象、立体地展示出人体经络的所在位置,实现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2.
穴位磁疗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磁疗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用磁场代替针灸,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痛点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天然磁石治病古代早有记载,但传统中医仅将其作为药物内服或外敷,直到近代,人们才利用磁石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磁学特性,将磁场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防治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中医特色的新磁性针具从物理磁场疗法中脱颖而出,有关穴位磁疗的报道也很多,其适应症已多达数十种.笔者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结合近年实验及临床研究成果认为,穴位磁疗作用有赖于针刺及贴敷、磁生物物理特性、腧穴功能特异性等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手太阴肺经的解剖物质基础及其在人体上的三维定位。方法:采集1位正常成人女性循手太阴肺经取穴施针得气后的左上肢连续薄层CT图像集,对图像针尖部位周围结缔组织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医学技术构建出活体手太阴肺经诸穴位及经络所在部位的三维立体影像,再与传统中医经络走行线进行对比。结果:所观察的8个手太阴肺经穴位针尖到达处结缔组织结构,与骨膜相关者5个,与血管、神经鞘相关的有3个。实现了手太阴肺经诸穴位及经络在正常活体上的三维空间重建及可视化。重建所得数字化部分手太阴肺经经络走行线与经典针灸图中对应经络连线十分吻合。结论:没有发现手太阴肺经及所属穴位有特异性实体组织结构,中医的经络解剖学基础可能是筋膜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4.
中医的经络学说是脏象学说的一部分,所以,本文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脏象学说等为理论基础,采用中医学方法 -系统方法 对中医的经络进行研究,提出和说明了经络、穴位、循经感传现象的新定义、新概念,并提出人体上的每一点都是穴位.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现代先进技术的有效融合,使中医电测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通过测量人体经络穴位阻抗信息,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为"治未病"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阐述了整个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重点突出了采用恒流源的经络穴位测量方法和数据的无线USB传输技术.该系统研制成功已在社区医院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存在差异,症状体征缺乏量化指标,而经络以及相关现象的临床运用以及研究,缺乏相关的评价体系。随着人体经络及其现象以及相关研究迅速发展,逐步改良的电测量技术、计算机、传感器技术与经络理论有效结合,有助于经络理论的研究从质化到量化。通过对人体经脉和穴位的特异性信息收集,尤其是电学特征信息的采集,获得更为准确和直观经脉和穴位的量化指标可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中医诊疗数字化信息集成平台提出有效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督脉及三阳经脉皆汇于头部.这些经络与人体毛发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脱发患者如能经常按摩这些经络上的穴位,可起到生发乌发的作用.可经常按摩的穴位有:  相似文献   

8.
通过搜集灸疗治病的方法,建立了疾病与穴位的数据库。首先,建立疾病穴位网,并对疾病穴位网的数据进行度中心性分析,发现在治疗疾病中经常用到的三个穴位,分别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结合中医理论,说明复杂网络中的度可以作为判断人体经络网中穴位重要性的一个量。然后,通过投影构造穴位合作网,研究此网络节点度分布、介数,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说明从整体上看,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通过处于介数中心的穴位,将人体各个部位的穴位连接在一起,共同维持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经络的理论研究 ,发现经络理论本身存在着许多原始的认识上的错误 ,如将针灸穴位经络 (狭义经络 )与人体内在一切联系结构 (广义经络 )混同在一起 ,并将针灸穴位经络认为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以及“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学说等。论述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形成概念混同的历史原因 ,提出气血流注学说的不切实际 ,指出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各自的内涵 ,重新认识中医的经络理论 ,明确今后临床科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作为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因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优势,备受推崇。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来源于"天人相应""治未病""春夏养阳"等理论,借助三伏之时人体阳气最盛、气血充盈,阳气升发,气血浮于体表,腠理疏松开泄,经络通利,配合穴位贴敷,达到增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人体免疫机能,扶正祛邪。贴敷药物一般选用温热药物,包括发泡药等,临床中诸多医家根据实践对白芥子涂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创新,收效甚佳。影响贴敷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体质、合适的贴敷时间和贴敷治疗次数、联合其他疗法,以及贴敷时按照穴位开合规律来择时贴敷。  相似文献   

11.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对体表循经按压产生的经络反应,腧穴反应,切脉诊反应,切脉诊络、切脉诊络,辨证归纳,辨位归经几个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涉及医学、信息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是数字技术与医学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前沿交叉学科。介绍了我国“数字人”研究的发展历程,阐述数字人研究与应用目的、作用及意义。描述数字医学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刺疗法走向世界的历史与影响因素及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刺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项源头创新。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针刺研究逐步走向世界。其中的重要事件包括我国针刺麻醉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世界针联的成立和发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针刺疗法昕证会等。我国针刺研究能够走向世界的原因.包括针刺疗法疗效确切.原理研究初步阐明它的科学基础;而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广大医务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则是重要的保证。为进一步扩大针刺研究世界性影响,今后应注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投入.加强研究梯队的建没;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总之.针刺研究是我国真正对西方科学技术产生一定影响的少数领域之一。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推动针剌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扩大针刺研究的世界性影响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灸法与经络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早期医学文献和现代研究整理分析,对比中国与其他古代传统文化与医学尤其是古希腊医学之间的异同,认为古代中国人是通过在四肢手足部施灸发现并认识经络的。这一重大发现同时受到中国特有的“气”的理论及实践和占卜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核心是采用“0/1”符号对现实世界进行信息编码,传统中医学则采用“阴阳”理论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现代生命科学是用“A—T、G—C”碱基对编码生命体。通过对这三者的共同之处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数字技术正是解开现代生命科学与传统中医学之间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从络病论治慢性难愈性创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正气虚损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病的根本,络脉瘀滞是主要病理环节,邪毒损络为主要病理改变,补虚、通络、解毒为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主要治则。络病理论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揭示"千科理相通,万法理可鉴";系统原理验证了"千科理相通,万法理可鉴";现代科学认知方法要求"千科理相通,万法理可鉴"。这一命题适用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各个领域自身研究以及和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上,是辨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西医院校人才培养的趋势、中医学与哲学的关系、中医学在国外、中西医结合造福人类、中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等方面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中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和课程设置提出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医德的基本原则——"医乃仁术",指出:面对市场经济和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人们呼唤"医乃仁术"传统的复归,中国传统医德仍然具有现代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医疗服务工作和高等中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中国传统医德教育在中医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现实意义,提出加强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Adaptation is an eternal theme of biological evolution.The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conception of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human homeostatic evolution based on medical perspective.Discussions mainly involve TCM conforming to natural laws and natural evolution of life,spontaneous harmonization of yin and yang and operating system of human self-healing,modem human immunology and human endogenous immune function in TCM,self-homeostasis of human micro-ecological state and balance mechanism on regulating base in TCM,as well as adaptation—eternal theme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safeguarding adaptability—value of TCM.In perspective of medicine,theory and practice of TCM are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human homeostatic evolution,and what TCM tries to maintain is human intrinsic adaptive capability to disease and nature.Therefore,it is the core value of TCM,which is to be further studied, explored,realized and known to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