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测定驱蚊新药羟哌酯的药效;方法按照GB/T 17322.10-1998方法对其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药效测试;结果实验室药效测试20%羟哌酯0.240 mg/cm2剂量,对白纹伊蚊有效保护时间为11h,现场应用对蚊虫有效保护时间为9h;结论羟哌酯驱避剂性质稳定,驱蚊效果好,使用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蚊虫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使用驱避剂则为防止蚊虫叮咬及阻断疾病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植物源驱避剂具有安全环保、温和、刺激性小、且气味清新等化学合成驱避剂不可企及的许多优点,因此具有驱蚊效果的植物便成为了一大研究焦点。本文对植物源驱避剂的植物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长效驱避剂的筛选及剂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埃及伊蚊为试验对象,对新合成的4种化合物驱蚊效果进行了测定,其中有3种超过了DETA。当DETA加入保护剂或和其它化合物复配后,可延长防蚊时间。试验表明增大驱避剂的浓度和延长防蚊时间不成等比例关系。复配制剂和保护剂的研究是延长驱蚊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避蚊胺(N,N-二乙基间甲基甲酰胺)为主要有效成份的纸型蚊虫驱避剂的驱蚊虫效果和毒性。方法对以湿纸巾作为载体的驱蚊配方进行实验室和现场驱蚊虫药效观察以及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实验室5 h涂药面开始有蚊虫停落和叮咬;现场试验显示纸型蚊虫驱避剂驱蚊虫时间不低于6 h。毒性试验证明大鼠经口(LD50>5 g.kg-1)、经皮(LD50>2.15 g.kg-1)属微毒;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眼呈轻度至中度刺激性;对豚鼠皮肤也未出现过敏症状。结论纸型蚊虫驱避剂驱蚊效果良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虫媒病对世界的威胁,已关系到人类的生病率和死亡率高低。有统计报告世界上每30s就有一个人死于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的并发症,仅仅是疟疾每年的死亡人数就达300万。避免节肢动物叮咬最好的方法是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驱避剂是个人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近些年来对驱避剂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驱避剂的研究及最新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影响驱避剂效果的一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常用驱避剂的种类以及驱避效果,对影响驱避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较细的分析,并对驱避剂的应用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医学昆虫驱避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医学昆虫驱避剂是指对病媒昆虫或骚扰性害虫有驱避作用的化学制剂(以下简称驱避剂)。驱避剂在预防医学中,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有很重要意义。尤其在地广人稀、害虫分布广泛而又不便开展大规模杀虫措施的地方,对野外作业人员或旅游者,使用驱避剂是良好的防护手段。良好的驱避剂应具备的条件:较高的驱避效能和较长的保护时间;广谱性;毒性低、无刺激、无变态反应、无难闻气味、涂皮肤  相似文献   

8.
几种试制驱避剂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Ⅰ型、Ⅱ型两种驱避剂,经过实验室及现场试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三种剂型的驱避剂在不同温湿度的条件下,对白纹伊蚊效果良好,保护17小时以上,经过野外考核三种驱避剂有效保护时间不受蚊虫叮咬均不超过2小时。剂型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八种驱避剂现场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国内生产的六种驱避剂和二种驱蚊纸巾。现场实验结果显示,驱蚊蠓露100%的有效保护率可达20分种。综合其效果比较:驱蚊蠓露>驱蚊露Ⅰ>驱蚊露Ⅱ>蚊怕水>蚊虫驱杀灵>东方神露。驱蚊灵纸巾稍高于格拉斯驱蚊巾。  相似文献   

10.
<正> 作者在广西现场对四种驱区避剂驱避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与南方蠛蠓Lasiohelea notialis)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药物来源驱蚊露1号、驱蚊露2号和防蚊叮均系本所研制。蚊怕水购自北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由薄荷、浮萍、石菖蒲、迷迭香4种中药植物配伍而成的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驱避活性评价。[方法]通过气质联用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按照《空间驱避产品药效试验及评价(Y型管法)》,评价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虫的驱避活性。[结果]鉴定出主要挥发性成分58种,占精油总成分的98.28%,萜类18种(44.99%)、烯烃类9种(20.27%)、酯类5种(14.07%)、芳香烃类8种(12.00%)、烷烃类7种(3.48%)、醇类9种(2.78%)、酮类2种(0.69%)。复方驱蚊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率(percent repellency,PR)平均达90%。[结论]复方驱蚊精油的化学成分较多,对白纹伊蚊起到驱避作用的可能有薄荷醇、薄荷酮、α-蒎烯等多种化学成分,平均驱避效果达到A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与蚊媒种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1999年福州市近郊登革热的流行特征与媒介蚊虫的关系,以控制登革热的再次流行。方法:访视现症病人,开展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测定。检测病人血清中的IgM与IgG,从病人血清及白纹伊蚊体内分离病毒。设5个监测点,调查孳生场所,全年观察幼虫的季节消长规律。结果:经流行病学研究与病原学检测确认,本次流行的病原为Ⅱ型登革病毒,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罹患率为3.56%,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商人为主,分别占 45.84%和21.05%,呈一定的家庭聚集性,病例集中在8~9月,分别占47.68%和38.15%。在各种材料容器的水体中,广泛发现白纹伊蚊孳生。1月见少量幼虫;2月仍有残存幼虫;3月开始繁殖;4月上旬出现成蚊,密度逐渐上升,6月初与9月下旬分别出现主次高峰,11~12月下旬仍可发现幼虫;成蚊9月上旬密度最高;病家周围环境以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最多,流行特征与蚊媒种群密度的关系,呈互为制约作用。结论:本次流行有着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和家庭聚集等特征,发病与疫区白纹伊蚊孳生地多,密度高,人群普遍易感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链壶菌对三属蚊幼虫的比较灭蚊实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并比较大链壶菌对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幼虫的实验感染和杀灭情况。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用生物测定的方法分别观察、比较三属蚊幼虫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同时比较蚊幼虫被大链壶菌感染后6、24、48、72h各时段的死亡率。结果:平均死亡率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华按蚊幼虫两组无明显差别。三属蚊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两两有差别。平均死亡率致倦库蚊幼虫以感染后6、24、48h较高,白纹伊蚊幼虫以感染后48h较高。未观察到中华按蚊幼虫被大链壶菌感染的征象。结论: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对大链壶菌易感染,中华按蚊幼虫不易感染。  相似文献   

14.
苏云金杆菌H-14(Bacillus thuringiensis H-14,简称Bt H-14)杀灭蚊幼具有很高的效果。用18×10~3/ml Bt H-14(含芽孢数)处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效果可达100%。不同龄期和不同蚊种幼虫对Bt H-14敏感度不同。导致幼虫的死亡原因为晶体毒素使中肠细胞的细胞器发生病理改变,影响能量代谢和酶活性而死亡。少数晚期4龄幼虫吞食Bt H-14后可继续化蛹,但后代的繁殖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白纹伊蚊经卵传递基孔肯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基孔肯雅病毒经口感染雌性白纹伊蚊,对其子1代,分65批(3358只)用组织培养和小白鼠方法分离基孔肯雅病毒,幼虫、雌性和雄性成虫的批阳性率依次为27.5%(8/29)、25.00%(6/24)和16.19%(2/12)。同时从子2、3代幼虫和成虫中亦查出病毒。此结果表明该蚊具有将基孔肯雅病毒经卵传递给后代的能力,云南白纹伊蚊在基扎肯雅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长根  罗世书  谢艳华 《医学争鸣》2009,30(22):2667-2669
目的:建立注射用水蛭冻干粉针剂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指南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HPLC法,筛选有效和稳定的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供试品溶液配制等检测条件,对10批水蛭冻干粉针剂的指纹进行检测.结果:①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条件为KromasilKR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水-甲醇-四氢呋喃(100∶0.1∶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9nm;次黄嘌呤对照品为参比物,分析各色谱峰与次黄嘌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②10批次水蛭冻干粉针剂HPLC分析发现主要由5个主峰构成其指纹特征.③10批次样品中次黄嘌呤色谱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各色谱峰与次黄嘌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均符合指纹图谱的检测要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2.结论:建立的检测水蛭冻干粉针剂指纹图谱HPLC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水蛭冻干粉针剂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省野外采集的伊蚊属、新黑蚊亚属的窄翅伊蚊四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蚊进行形态学观察并与我国以前记录和世界其他地区同亚属蚊虫进行对比。对我国窄翅伊蚊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补充并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关蚊种进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酯共聚物载体对驱蚊剂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DETA)慢释放行为的控制,探讨了单体配比、共聚物分子量以及DETA含量对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可提高DETA的释放速率;降低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会减少DETA的释放量;剂型中DETA含量与释放量存在线性正比关系,但DETA的含量增加并不导致释放有效时间的线性增加。本文还就共聚物膜的透湿性和碱溶性作了研究,亲水性单体AA的增加同样导致透湿性和碱溶性的增加。制备的聚合物驱蚊剂经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长效驱蚊特性。  相似文献   

19.
白纹伊蚊垂直传播登革病毒后E基因区部分序列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登革病毒经垂直传播后亲代和子一代蚊体内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了解登革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的变异性。方法:用登革2型病毒(DEN-2)NGC株感染白纹伊蚊贵州兴义株,提取亲代及子一代蚊体内病毒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蚊体内DEN-2病毒核酸,对阳性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结果:用DEN-2 NGC株感染白纹伊蚊贵州兴义株后,子一代蚊体内扩增的DEN-2 E基因区序列与亲代蚊体内扩增的序列比较,出现3个位点的突变,分别位于第174,215,336位点;亲代蚊体内扩增的DEN-2 E基因区部分序列与DEN-2 NGC株E基因区序列相同。结论:DEN-2在垂直传播后出现病毒E基因区的点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