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吗啡受体和内源性吗啡的发现是近10年来的重大医学成就,在我国对阐明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原理方面亦起着推动作用。兹将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延军  程玉芳  李琳  徐江平 《广东医学》2006,27(12):1793-1795
目的考察自制的抗吗啡单克隆抗体对吗啡效应可能的抑制作用。方法小鼠热板法考察抗吗啡单抗对吗啡镇痛效应的作用,以痛阈延长时间及延长率为观察指标;小鼠纳曲酮催促戒断实验考察单抗对吗啡躯体依赖性的作用,以跳跃次数及体重减轻为指标,并以RI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中的吗啡浓度;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考察单抗对吗啡精神依赖性的作用,以实验动物在伴药盒中的停留时间为指标。结果抗吗啡单抗可以显著性地缩短吗啡致病阈延长时间、降低延长率;减轻吗啡致跳跃反应及体重减轻等催促戒断症状,降低外周血及脑组织中的吗啡浓度;缩短大鼠在伴药盒中的停留时间。结论抗吗啡单抗对吗啡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吗啡麻醉     
1958年Baiyog首先描述用吗啡为主要麻醉药的麻醉方法。 1965年Hewenstein将吗啡应用于重症心脏病手术,十五年来各国都有关于吗啡麻醉的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的报导。我国从七○年代开始将吗啡麻醉应用于临床。吗啡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吗啡的麻醉作用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的吗啡受体对心脏和外周血管直接作用而发生效应的。吗啡对心肌的抑制作用是很轻微的。因此血液动力学方面扰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经腹腔注射吗啡大鼠体内吗啡的分布进行定位观察。结果表明,吗啡分布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胃、小肠、胰岛、颌下腺和舌下腺中,腹腔注射吗啡10分钟后,吗啡即在心脏、肝脏、脾脏、胰岛、小肠粘膜中出现;160分钟后,心脏和胃可观察到吗啡存在。该研究提供了给药后不同时间吗啡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可为吸毒致死后尸检取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急性吗啡染毒大鼠体内吗啡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istribution of morphine in acute morphine-treated rats was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PAP). Samples were examined for morphine distribu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internal organs at 10-160 min 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morph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phine was distributed in the heart, hepatocytes,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bile canalicular cells in liver, spleen, kidney, adrenal glands, stomach parietal cells, small intestinal villus, pancreas islet, sublingual glands and submandibular glands. Morphine was found in the cardiac tissue, liver, spleen, pancreas islet, small intestinal villus at 10 min after injection and in the cardiac tissue, stomach parietal cells at 160 min after injection. The cause of the postmortem the distribution of morphine in internal organs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injection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be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samples for the 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6.
硫酸吗啡为17—甲基—3—羟基—4.5—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6α—醇硫酸盐(2:1)。  相似文献   

7.
吗啡(morphine)的分子结构由四部分组成:①保留四个双键的氢化菲核(环A、B、C),②与菲核环B相稠合的N-甲基哌啶环;③连接环A与环C的氧桥;④环A上的一个酚羟基与环C上的醇羟基.酚羟基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则镇痛作用减弱(如可待因);叔胺氮被烯丙基取代,则不仪镇痛作用减弱,而且成为吗啡的拮抗药,如烯丙吗啡和纳洛酮.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中期发现了脑内的吗啡特殊受体,由此而迅速导致了内啡肽的发现,也就是自然存在的鸦片类物质,不仅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发现了这种吗啡样化合物,而且也在野生动物及家畜中发现该物质。尽管存在几种介导止痛的鸦片类受体,几年来科学家们仍被鸦片类受体中的u型所迷惑,u型只有借助于吗啡才能更好地活化。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4):310-313
目的:检测孕晚期吗啡暴露对子代鼠吗啡成瘾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孕晚期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M组孕鼠在孕12~18 d每天9∶00和17∶00两次皮下注射吗啡,首剂量为2 mg/kg,逐日递增1 mg/kg,至6 mg/kg维持。N组孕鼠以同样的方式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取上述2组体质量接近的子代鼠50只正常喂养至8周龄。每组子代鼠先采用恒量法(吗啡剂量3 mg/kg)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7 d进行条件位置偏爱(CPP)训练,训练结束24 h后对CPP效应进行检测;之后继续采用递增法(吗啡首剂量4 mg/kg,逐日递增1 mg/kg)以同样方式注射吗啡连续训练7 d至10mg/kg,训练结束24 h后对子代鼠再次进行CPP效应的检测。结果:1预测试时,两组的CPP基数值[分别为(99.2±22.96)s和(86.1±20.2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 d的吗啡恒量训练后,M组子代鼠CPP测试值(284.6±58.93)s相对于基线值(99.2±22.96)s明显增高(P<0.01),而N组子代鼠CPP测试值(116.6±36.95)s与基线值(86.1±20.27)s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继续经过7 d的吗啡递增量训练后,M组和N组子代鼠CPP测试值[分别为(432.3±74.21)s,(221.0±58.26)s]与CPP基线值[分别为(99.2±22.96)s,(86.1±20.27)s]相比均出现差异(P<0.01,P<0.01),M组子代鼠CPP测试值(432.3±74.21)s与N组(221.0±58.26)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组子代鼠CPP分值(331.4±69.47)s明显高于N组子代鼠CPP分值(124.8±58.68)s(P<0.05)。结论:孕晚期吗啡暴露可增加子代鼠对吗啡的成瘾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吗啡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吗啡是早在本世纪前作为介子药用的主要成分,开始是从植物分离出来的,是一自古至今延用的强效镇痛药。近些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提倡对晚期癌的疼痛使用口服吗啡来镇痛。从世界总的角度来看,在日本虽应用的不多,可近几年来却在急剧增加。再加上最近对吗啡受体的构造在基础研究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所以结合当前研究的结果来阐述吗啡的药理。吗啡的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成人注射吗啡8~15mg,可使痛阈提高60%~70%。有报道注射10mg吗啡对中等度的术后疼痛有效率90%。可是对去传入神经痛  相似文献   

11.
方永江 《新疆医学》2011,41(9):69-70
吗啡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效果。但它能导致组胺释放,引起皮肤瘙痒,亦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便秘等副作用。异丙嗪属组胺H1受体阻滞药,有突出的抗组胺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皮肤瘙痒和镇静、止吐功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手术后应用吗啡与吗啡复合氯受酮行PCEA的效果以及氯胺酮对吗啡镇痛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1~2级择期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吗啡(M)和吗啡复合氯胺酮(KM)两组,每组20例,术后连接GRASEBY9300型PCA泵,镇痛药液中M组含吗啡20mg,KM组含吗啡10mg+氯胺酮100mg。分别于术后4、8、12、24h进行随访,记录病人首次按压  相似文献   

14.
吗啡作为外源性镇痛物质 ,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引起神经细胞膜上的某些离子通道开放 ,导致某些离子的跨膜转运 ,最终起镇痛作用。现将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综述如下。1 吗啡作用于神经元钾离子通道1.1 吗啡对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吗啡可提高尾核神经元钾离子通道电流 ,且可被纳洛酮翻转。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取新生wistar大鼠尾核神经元于培养皿中进行急性实验 ,在培养皿中加入终浓度为 8μmol L的吗啡 ,稳态钾离子通道电流从给药前 (2 .6± 0 .4)nA增高到 (3.3± 0 .5 )nA(增高 30 %,n =12 ) ,再加入终浓度为 9μmol L的纳洛酮 ,…  相似文献   

15.
脑内阿片受体的发现对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体内可能受针刺激活的“抗痛机制”,是否与阿片受体及其递质系统有关?Mayer和上海市人体针刺镇痛实验协作组分别在人体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阻断了针刺镇痛效应,说明针刺镇痛部分是通过阿片受体而实现。然而动物实验的结果却存在分歧,Pomeranz报告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吗啡依赖形成的机理及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内吗啡检测的可行性,对染吗啡大鼠及吗啡依赖人体组织内的吗啡进行了原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硫酸吗啡片是青海制药厂研制的四类新药,为麻醉镇痛药。本文从硫酸吗啡片的生产工艺、质量、稳定性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常用镇痛药吗啡,促使其临床的合理应用,避免认识误区所导致的用药安全问题。本研究从吗啡的功用、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应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几方面进行阐述,以使吗啡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促使其发挥出最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吗啡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但吗啡可致欣快感而依赖成瘾,目前关于吗啡成瘾的机制已成为药物成瘾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脑内神经递质、内源性阿片肽及氨基酸变化,以及可能的阿片受体后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据给里根总统作手术的斯密施医生讲:在这次手术中,没有采用常规的肌注5—10毫克吗啡的方法来控制由于腹部手术所引起的疼痛。而是在临近手术结束时在他脊椎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