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济宁在校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此的态度意愿,探讨制约器官捐献的认知因素。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济宁医学院与山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5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基本上所有学生(99.6%)听说过器官捐献,但在具体政策和捐献程序上,了解的人不到十分之一,关于器官捐献的常见知识的了解率基本上可迭50%;愿意捐献自己身体器官的也达到一半以上(53.3%),影响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因素主要是家属的感情、个人信仰和传统观念等。在获得捐献知识教育意愿方面,大学生人群显现出强烈的愿望。结论:大学捐献知识课程亟待建立和加强,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器官捐献现状和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知识和态度的研究进行综述,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但对器官捐献的态度是积极的,知识、态度、信念和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器官捐献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意愿,为医学生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知识宣教及科普活动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的1323名在校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76.19%的医学生赞成遗体器官(组织)的捐献,不同年级、专业的医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态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仅有1.13%的医学生家庭中有已捐献遗体的成员,有1.51%的医学生家庭中有已登记遗体捐献的成员;愿意到遗体器官(组织)接受站进行登记注册的医学生仅有23.73%,有意愿但犹豫不决的医学生占51.10%。结论大学生对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认知水平和行为较低,需要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大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在校大学生对器官移植的态度及捐献意愿,探讨阻碍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可能原因。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四川省内8所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从媒体宣传中获得器官移植相关知识的人数占39.16%;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的人数占41.63%,非医学专业学生愿意捐献的人数占22.35%,医学专业学生的捐献意愿更高;影响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的因素主要是家属意见(52.05%)和对相关机构的不信任(53.79%)。结论大学生器官捐献意愿度低;捐献意识有待提高;非医学院校有必要开展器官移植相关课程;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设立合理补偿机制,完善现有体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医学生毕业后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山东省某三甲医院611名实习或规培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其对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认知、态度以及毕业后从事该工作的意愿。结果 611名医学生中,458人态度积极,381人认知水平较低,246人希望毕业后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年龄、人格、认知水平和态度对医学生毕业后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医学生对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总体认知水平较低,但态度积极,毕业后从事该工作的意愿较强。相关部门应分析影响因素,制定针对器官捐献协调员潜在人群的选拔、招聘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和捐献意愿.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匿名方式对杭州市3所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知平均得分为3.40分,捐献意愿偏低.影响捐献的因素主要是担心影响身体健康、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及家人的反对等.通过新闻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学生最多.结论:应采取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学生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水平和捐献意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对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认知状况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保定市5所高校学生进行关于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认知状况及态度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器官移植及身后器官捐献知识的了解甚少,医学生掌握得较好,但仍不容乐观,回答完全正确的比例仅为28.81%;未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影响捐献器官的主要因素是对器官捐献知识及社会意义的了解程度。因此,建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刘博君  李宁 《北京医学》2017,(12):1194-1200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器官捐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北京市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别调查7所医院医护人员的基本资料,及其对器官捐献认知、态度及意愿,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男性149人(20%),女性596人(80%),受访者平均年龄为(34.6±8.8)岁,75.8%的受访者已婚,98.4%的受访者具有专科以上学历,65.9%的受访者收入在5 000元以上,76.1%的受访者来自三级医疗机构,77.7%的受访者来自内科,54.6%的受访者为医师.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脑死亡了解程度、对遗体器官捐献态度、是否担心同意捐献后医生为获得器官不尽力医治成为影响捐献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加强器官捐献的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器官捐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吴清霞  王伟 《海南医学》2014,(7):999-1001
本文对器官捐献的定义、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对器官捐献知识和态度进行了综述,我们认为医务人员普遍对器官捐献的知识了解匮乏,但大多数对器官捐献持赞成态度,并结合我国医务人员对器官捐献知识和态度的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新生对尸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大一20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00份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64份。其中对尸体器官捐献持赞成态度的为60.64%,表示反对的为20.57%,回答“不知道”的为18.79%。医学院校新生对尸体器官捐献态度与家庭、相关利他行为、尸体器官接受意愿及尸体器官捐献相关教育等因素有关。结论大多数医学院校新生赞同尸体器官捐献。在器官捐献问题上增进与家人的交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提高其尸体器官捐献意愿。此外,医学院校加强对尸体器官移植与尸体器官捐献、利他主义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对提高尸体器官捐献意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遗体捐献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在校学生共412人进行问卷式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对遗体捐献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不足,49.03%表示愿意捐献遗体。影响遗体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传统观念的影响。结论在遗体捐献工作中要把重心放在宣传教育上,让更多的公民了解遗体捐献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对身后捐献角膜的态度.方法:对重庆市三所大学的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设置了1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3~4个选择答案,了解对身后捐献角膜和遗体的意识和态度、对有关捐献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实际参与性.结果:311份问卷调查,有效答卷288份.愿意身后捐献角膜者占53.82%,支持捐献占77.08%,但大多数不愿意现在办理捐献手续、也不知道怎样办理捐献手续;近三分之二的人不知道重庆市已经成立了眼库;77%赞成尽快立法或制定地方性条例.结论:大学生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志愿捐献者,但实际参与者较少,眼库需要加强宣传,让大学生们了解捐献知识,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国内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4座城市900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国内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率为16.57%,在性别方面,男性较女性捐献率高(P=0.032);同时,捐献意愿与年龄和学历有相关关系(P=0.047;P=0.029)。影响国内公民进行遗体捐献的最主要因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其次不了解国内遗体捐献程序和法规制度。结论:发现公民捐献意愿较以往调查明显升高,可能与当前国内器官捐献工作的全面开展,人们的捐献态度改变有关。影响捐献主要因素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不了解遗体捐献程序和法规制度,以及担心同意器官捐献后医院会因此而消极治疗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公益素养情况,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公益素养差异.方法: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某综合性大学717名本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公益相关知识医学生平均得分6.20±3.24,理科、人文、社会等其他专业学生平均得分6.63±3.08,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知识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公益行为参与率为74.3%,其他专业学生为63.6%,医学生的参与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医学生更多地参与献血、义诊、医院导诊等方面的公益活动,更注重参与公益活动对个人技能的提高.假如有机会,大学生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以及到公益组织实习,有部分学生会考虑将非政府组织(NGO)列入职业卫生规划.结论:医学生的公益素养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表现好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其他领域,公益素养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通过公益理论知识的宣传促使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升公益素养.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tudy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actions of local medical students with regard to organ donation and self-perceived confidence and competence in approaching potential organ donors. DESIGN.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 SETT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ARTICIPANTS. Medical students, years 1-5. MAIN OUTCOME MEASURES. Knowledge on various aspects of organ donation was assessed, and students' self-evaluated competence and confidence about counselling for organ donation was evalu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attitudes and actions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was 94% (655/694). A majority (85%) had a 'positive' attitude, bu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23%) had signed the organ donation card. Inconvenience and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organ donor registration, and concerns about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accounted for such discrepancies. Socio-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f in preservation of an intact body after death, unease discussing death-related issues, and family objections to organ don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negative' attitude. Knowledge and action increased with medical education ye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felt competent and confident in counselling patients on organ donation. CONCLUSIONS. The medical curriculum should increase medical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organ shortage problem. The donor registration system should be made more convenient and public education is recommended to correct misconceptions.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organ shortage is insufficient education on organ donation. Knowledgeable medical students could share the information with friends and families resulting in a positive attitude to organ donation of the general public.

Methods

During six consecutive years (2009 to 2014), we conducted a voluntary, anonymous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study on organ donation among fourth year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main surgery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Essen, Germany.

Results

Questionnaires of 383 students were analyzed. Prior to the specific lecture on organ donation, 64% of the students carried a signed organ donor card with the intention to donate. Further information regarding organ donation was required by 37% of the students. The request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students without a donor card compared to organ donor card carriers (P < 0.0001). After the lectur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requiring further information decreas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to 19% (P < 0.0001).

Conclusions

Already a 45-minute lecture for fourth year medical stud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ir request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organ donation and improves their attitude to organ donation. Continued training on organ donation will help medical students to become disseminators for this important topic in our socie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即捐献骨髓)的认知程度、态度与行为,探讨影响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因素,为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学院、中山大学的461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25±1.074)分,其中医药类学生(3.42±1.053)、父亲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3.63±1.049)得分较高;78.2%的学生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认知得分、是否愿意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态度以及亲人对其捐献行为的态度等都是影响大学生捐献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难以推广的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和社会舆论误导等;46.8%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宣传教育是鼓励造血干细胞捐献行为的最主要措施。结论应提高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加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教育,是推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