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利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估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提高作用,同时会改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及其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乳腺癌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明显降低,术后第12天、出院前1天,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属于护理领域的中范围理论[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治疗和预后充满质疑等均会使患者产生疾病不确定感[2]。当患者把疾病不确定感评价为一种危险因素时,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困扰,而且会造成患者行为的退化和治疗的中断,使其生活质量降低[3]。为此,本研究旨在调查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帮助T2DM患者采取有效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静  尚卜凤 《大家健康》2017,(12):238-239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在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参与研究,并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32例),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评分为(85.29±4.10)分,高于对照组的(61.20±5.37)分,而且观察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睡眠治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2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护理前后利用相应评价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8.12±5.03),对照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4.69±4.91),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完全依从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66.00%,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富乐  孙威 《中国医药导报》2016,(4):172-174,181
目的观察及研究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诊治的86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胃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个性化的胃癌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2、4、8周的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护理后1、2、4、8周观察组3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胃癌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更为适用于胃癌患者全方面生存状态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6例),观察组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85%vs 68.18%,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8.86±5.39)vs(96.57±4.71,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临床中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个性化信息支持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11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55,常规基础护理)和支持组(n=55,个性化信息支持),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支持组患者护理后疾病不确定感、治疗依从性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个性化信息支持可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于潢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8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结束时,两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均较前降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均较前提高,观察组MUIS评分比对照组低,QLQ-C30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护理方案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与观察组(微信延续性护理,40例)。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复杂性、不明确性、不一致性、疾病预后的不可测性)。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采取方式的评分。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面对评分较高,回避及屈服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微信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治疗性沟通系统为框架的干预方法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大肠癌术前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及沟通,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沟通的同时与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性沟通。分别在入院当天下午和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评估与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及不明确性维度、信息缺乏维度、复杂性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不可预测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治疗性沟通系统为框架的干预方法对降低大肠癌术前患者的总体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有效。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19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实验组存接受护:七日常健康教育辅导的基础上给予集体化和个体化的护理十预,对照组仅接受病房护士日常的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3.
万紫旭  宁艳娇  徐国辉 《重庆医学》2018,(20):2759-2760,2764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15例,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个案管理的护理模式,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入院时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2个月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促使患者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巧蓉  曹华华  胡瑾  邓慧 《当代医学》2014,(25):106-107
目的 探讨喉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疾病不确定感与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入住江西省肿瘤医院喉癌手术患者,按照择期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40),采用自制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喉癌手术患者术前后2d进行干预,对照组喉癌手术患者术前后2d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然后在术后第3天采用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2组患者进行测量,调查分析2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均值为69.95)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大于总分的50%),而实验组患者经采用自制护理干预措施后疾病不确定感(均值为59.35)处于我国常模水平,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证实自制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喉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程度,从而为喉癌手术患者选择最佳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概括癌症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及护理对策。从疾病不确定感的定义到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化疗知识及不良反应、癌因性疲乏心理社会因素等),针对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方面的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提高患者心理调适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癌症患者康复进程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由于几个方面:不明确疾病的诊断;复杂的治疗与护理;缺乏与疾病诊断和严重程度有关的信息;不可预测的疾病过程和预后等,是造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汪春玲  鲁谨 《农垦医学》2011,33(5):472-474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对12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76例(63.3%)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文化程度影响疾病不确定感.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有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对116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66~121分,平均(80.96±9.46)分,其中23例属低水平疾病不确定感,90例属中水平疾病不确定感,3例属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按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不明确性(33.87±4.85)分,复杂性(18.21±3.03)分,信息缺乏(17.47±2.93)分,不可预测性(11.41±2.46)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户口所在地、医疗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t 3.938,95%CI(2.549,7.708)]是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116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75.9%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20.7%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低水平,3.4%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高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主要受病程影响,病程越长,疾病不确定感越高。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支持,给予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对其患病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73例年龄在50岁~69岁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调查发现,疾病不确定感分数越高,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就越高,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心理之间成正比(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焦虑程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对其不确定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方案,就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