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治疗及效果,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收治的5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经CT检查诊断为肾肿瘤,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后肾腺瘤。行手术治疗,随访4个月~5年均无瘤生存。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术或肾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长期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我们报道2例MA并结合文献总结MA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方法。结果MA通常没有典型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但有其独特的病理学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其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查。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但仍有必要进行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0至2015年收治的2例后肾腺瘤,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61岁和41岁(平均年龄51岁)。2例术前B超及CT均诊断为肾脏占位。分别行肾部分切除术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后肾腺瘤。病理学特点:肿瘤由均匀一致的小细胞构成,排列成密集腺泡状结构,灶区呈乳头状及肾小球样结构。肿瘤细胞无异型性,细胞质少,核圆形/椭圆形,未见核仁,核分裂未见。肿瘤间质多少不一,伴透明变性及小灶区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CK 和Vimentin阳性,EMA、CK7、CD34、CD56、Syn及CgA阴性。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原发性上皮性良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检查不易与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鉴别,确诊需进行病理检查,因此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素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 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例中有2 例行肿瘤切除术,1 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2 周3例病人血压以及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域,醛固酮及血钾水平均恢复正常。3 例随访8 个月至10 年,均无瘤生存。结论肾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表现可获得明确诊断,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
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2年经病理证实的1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探讨对后肾腺瘤的诊治体会,提高对这一少见类型肾良性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小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92例肾脏偶发小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1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后肾腺瘤14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后肾腺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例,术前诊断肾癌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癌、后肾腺瘤超声表现为低回声为主58.1%(93/16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为主44.4%(8/18)。CT扫描肾癌增强扫描CT值略高于后肾腺瘤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占83.3%。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生存率与保留肾单位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且保留肾单位手术后仅1例再发肾癌。结论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肾脏偶发小肿瘤的性质,肿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可能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偶发小肿瘤应该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7.
叶锋  谢刚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83-84,F0003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后肾腺瘤由紧密而规则排列的圆形小管状、乳头状腺体构成,含有圆形细胞巢的实性区域相间构成,偶可见肾小球样结构。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CK阳性及EMA阴性为特点。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胚胎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16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生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患者女性10例,男性6例,年龄14~83岁,平均年龄33.7岁。手术以肾部分切除为主,大体上肿瘤均位于肾实质的皮质区,3例突入肾窦,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排列成小腺泡状、乳头状及肾小球样结构,可见砂砾体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率100%,CD57表达阳性率94%,WT1表达阳性率63%,广谱CK(AE/AE3)表达阳性率75%,CK7、AMACR表达率分别为19%、13%,CD10、NSE、CD56均阴性。16例患者随访1~125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后肾腺瘤术前影像学诊断良性肿瘤特征不显著,诊断需依据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57阳性是后肾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用指标,以肾部分切除为主的外科治疗可达到治愈,临床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肾切除术。本研究回顾分析2005 年3 月至2010 年11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治的6 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手术方式,并对患者进行随访。6 例患者无特殊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其中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在影像学上有相对特异性表现,手术前考虑肾嗜酸细胞腺瘤可能,行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诊断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行肾脏部分切除术,余4 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5 年,6 例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目前认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良性肾脏肿瘤,依据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诊断部分典型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治疗上行肾脏部分切除术或者是肿瘤剜除术,尽量减少根治性肾切除术。明确诊断需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宜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肾脏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静  冯家成  任旸  任大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65-2167
目的:探讨肾脏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后肾腺瘤由紧密而规则排列的圆形小管和含有圆形细胞巢的实性区域相间构成,偶可见肾小球样结构,瘤细胞胞浆少,细胞核小,深染,圆形到椭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大小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像。间质疏松水肿样,无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角蛋白(Pan-ck),波形蛋白(Vimentin)呈阳性表达,CD57呈弥漫性强阳性,WT1呈弥漫性胞浆弱阳性,CD56,CK7,EMA,癌胚抗原(CEA)及Ki-67呈阴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疑阳性。结论:肾脏后肾腺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胚胎性上皮源性肿瘤,因其良性的生物学特征应与肾母细胞瘤,乳头状肾细胞癌及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