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各方矛盾已成为当下社会的焦点,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和市场机制更是倍受争论。本文从社会发展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地位,以及社会矛盾的转移对政府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我国社会结构和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未来的医疗体制改革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目标定位,合理选择医疗卫生的干预重点和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新方案有望今年年底出台。无论新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何,它一定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二是医疗卫生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第一方面是保证对民众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第二方面则是保证民众能够支付医疗卫生服务的费用或有人埋单;两者缺一不可。笔者主要探讨第一方面的改革。1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00年前,我国的医疗机构除了少数社会民办医疗机构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外,基本上被政府主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垄断。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4.
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改革方向,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和在提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医疗"应该就是最基本的常见病治疗、用药,老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医疗费用。"市场经济"其特点则是需求自动调节,价格随行就市。这就希望医疗资源得到统筹配置与共享。  相似文献   

5.
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各方矛盾已成为当下社会的焦点,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和市场机制更是倍受争论。本文从医疗改革实践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细分不同社会层面的医疗改革,阐述了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应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方法,提出了解决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各方矛盾已成为当下社会的焦点,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和市场机制更是倍受争论。本文从医疗改革实践中政府责任的定位,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细分不同社会层面的医疗改革,阐述了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应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方法,提出了解决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以及患者对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态度。因此,护理工作管理者必须从服务医疗体制改革的角度来思考护理改革,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对外界宣布,“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接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正式发布了最新医改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医疗卫生的公共投入宏观效率低下,医疗服务系统的公平性下降,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出现过度商业化、市场化倾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中央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出的最明确最具体的指示。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其中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问题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引发的医改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医改方案即将出台。胡锦涛总书记指明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目标。明确由政府支撑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解决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投入的价值取向问题;确立全民免费医疗愿景;通过立法强制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坚持政府监管非营利性医院。积极鼓励营利性民营医院,扶持社会惠民医院,加强医疗药品器械的生产、营销、使用的监管力度和准入制度;制订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服务法规,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在法律制度约束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1月上台后,将医改问题作为任内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放眼世界,医改都是各国的一大难点。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此进行深入改革必然引起社会各界不同看法。在西方国家,医疗卫生支出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而政府财政在医疗服务方面可持续的投入能力是要靠税收来保证的。因此,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意味着税收负担会随之加重。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当然既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又希望税收负担不加重。于是,各国医改出现两大基本思路:一、靠政府,二、靠市场。  相似文献   

13.
政策的合理性、公正性、正当性和社会性等问题,是判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绩效的伦理学指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既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利益化倾向、政策的协调性与配套措施不力、政府定位不够准确和干预效果不好等。重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目标在于,创新医疗卫生体制与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看病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引起看病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将看病难归结为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市场现状不配套、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管理规范不力等等。实际上看病难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比如医疗市场没有进行细分管理就应该被看作是引起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组文章从市场细分这个市场营销的角度入手,建议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当地人口数量、经济实力、流行病学特点等关键因素入手,同时结合自身医院的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实现病人的有效分流,从而缓解看病贵看病难这一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实质缘于医改政策设计的缺陷和政府在对医疗体制改革成本的分摊中的失衡。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对老百姓和医疗机构的负担都减轻了,却将高额的改革成本转嫁给了医疗机构与患者,影响并离间了医患间的关系。应当尽快明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式,为医改成本的分摊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规范医改行为,使医改沿着“以政府为主导、公有制为主导“的公共性的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试点工作,顺利迈入框架体系建设时期,为促进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康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深入的伦理讨论——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股力量的平衡和医生职业精神的提升。国际社会的一些伦理理论和相关经验可以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回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20余年,我们需要反思:这场改革之初,我们是否清楚,医疗卫生体制究竟应该改变什么、不应该改变什么?在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化之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因素是否引起了决策者的关注?政府是否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前行正未有穷期,面对“不成功”的医改,今后该怎么办才能给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答案。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徐友渔研究员和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  相似文献   

19.
“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寄希望于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体制究竟应当怎么改?社会各界仁者见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北京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一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上下热议官方公开承认20多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基本”失败这一尴尬而又新鲜的事情的时候,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日前在京举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评估与展望”改革形势分析会,来自国务院振兴东北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银行等机构的20余名专家学者在会上公开为医改“正名”,专家们提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功在其外”,虽然存在的问题很严重,但并非“今不如昔”,应该正确地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基本评论。现摘要刊出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