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的质量输液操作及输液内加入其他药物及等原因引起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输液反应.静脉输液反应是患者在输液治疗中的突发症状,可以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输液早期多见.及早发现,果断采取有效地治疗是降低因静脉输液反应,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关键.[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死亡变化趋势,了解死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93例围生儿死亡资料及其中22例尸检结果,对围生儿死亡百分比、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进行比较。结果:3年间,围生儿死亡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平均死亡率9.58‰,平均尸检率23.66%。死亡原因排序为:畸形、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等。其中死胎死产中以脐带因素(31.25%)为主;新生儿死亡以呼吸窘迫综合征(22.2%)为主;畸形引产以神经系统等致死性畸形(72.2%)为主。结论:加强围生宣传、规范有效的产前检查,鼓励和争取尸检,提高围生儿诊断水平,完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院1988年元月—1992年元月围产儿死亡原因的临床及病理分析,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原因及特点。本组围产儿死亡率18.9‰、尸检58例,尸检率77.3%。围产儿死亡原因中死胎、死产原因均以宫内缺氧为首;胎儿畸形为第二位;新生儿死亡仍以宫内缺氧延续所致重度新生儿窒息为主,其次为宫内感染,肺部疾患和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分析提示,死亡原因的正确分析,有赖于细致、系统的死胎、死婴尸检,并密切结合产科临床及不可缺少的胎盘检查。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涉及医疗纠纷的243例围产儿尸检资料.整理尸体解剖记录、尸检结果和相关病历资料.总结其常见死亡原因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结果发现在同期所有医疗纠纷尸检中围产儿尸检占40.9%.常见死亡原因依次为窒息性疾病、感染、出血性疾病、畸形及产科因素.纠纷发生的原因以临床不能确诊死亡原因或家属无法接受临床死因诊断最常见。男外,涉及医疗纠纷的围产儿尸检中仅有少数为医疗事故.随着医疗质量的提高及医学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尸检量正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对1979~1988年在我院分娩16079例中242例围产儿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新生儿死亡116例,死胎99例,死产27例。尸检10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以宫内缺氧为主,其次为肺部疾患,先天性畸形等.孕周<37周,体重<2500克,臀位牵引的胎儿死亡率最高.围产儿死亡在产科并发症中主要为脐带因素,其次是胎盘因素,妊高症等.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今后必须加强产前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6.
5380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都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特点,研究区域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003~2012年5 380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法医学特点.结果 死者年龄多见于21~40岁;案发时间以13:00~17:00多见;损伤部位以头面部和多部位联合损伤最常见;死亡原因以交通事故意外致颅脑损伤多见,其中存在中毒、窒息及2次碾压等他杀方式伪装交通意外现象.结论 在法医学鉴定中应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详细分析损伤特点,明确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以及疾病、车祸及死亡之间的关系,他杀方式伪装交通意外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尸检病理结果分析,探讨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主要死因.方法:从1994~2004年10年间,存在医疗纠纷的尸检病例中,选择其中23例死亡孕产妇尸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尸检病例中,因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15例(65.4%),羊水栓塞死亡1例(4.3%),其它原因死亡7例(30.3%).失血性休克主要由产道严重撕裂伤出血、子宫破裂出血、宫外孕破裂出血、低位前置胎盘残留和胎盘滞留出血等产科出血引起.误诊是产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因素,15例失血性休克病例中,临床诊断符合率60.0%(9/15),误诊率40.0%(6/15).结论: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有效降低误诊率和防治产科出血,可减少孕产妇死亡,有利于减少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医疗纠纷的特点,为防范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27例婴幼儿医疗纠纷尸检案例。结果婴幼儿医疗纠纷多见于男婴;低年龄组死因以各型肺炎多见,高年龄组意外损伤死亡增多;纠纷主要原因是死因不明。结论充分认识婴幼儿医疗纠纷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常见纠纷原因,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讨论医疗纠纷的原因、防范对策及法医病理学尸检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从2000-2006年尸检资料中选出涉及医疗纠纷的110例尸检资料,以表格逐一登记,分类整理,最后进行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多与猝死、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死亡、临床诊断不清、误诊误治及部分医务人员行为过失等有关。结论医疗纠纷的发生影响因素较多,尸检对医疗纠纷的正确处理和防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了武汉法医学会1981~1988年6月间所进行的165例民事纠纷尸检案例材料,从死亡方式构成、性别、年龄、职业、纠纷起因等方面作了综合分析,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从中发现在民事纠纷引起的尸检案例中以女性自杀为主,占自杀案例的84.7%(P<0.01),自杀的主要方式是吞服农药;其次为意外或疾病引起死亡,则以男性为显著,以脑血管潜在性疾病为主,占54%。  相似文献   

11.
严美芝 《当代医学》2009,15(6):88-88
目的对受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状况。方法运用动力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甲苯胺不加热血清学实验对8689例住院患者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检测。结果8689例患者检测总阳性率132%,其中HBsAg阳性857例,抗-HCV135例,抗-HIV阳性2例,梅毒4例。ALT值大干50单位的956例。结论进行输血前5项检测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12.
周丹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37-38,40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择60例术中输血患者的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观察组),另外3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输血(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自体及异体输血量,检查两组患者术后血常规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异体输血(380±140)mL,5例患者出现皮疹、低热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研究组自体输血(390±180)mL,1例出现心率减低,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3 d后白细胞较术前升高,血小板较术前降低,血红蛋白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7 d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且自体输血对患者血常规的影响较小,促进血常规更快恢复正常,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院等级评审对重症医学科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科接受输血治疗的病人按照医院等级评审前后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比较两组病人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2=4.49~6.13,P〈0 0.5)。结论 医院等级评审后,重症医学科采取规范化、科学化的输血治疗规范及流程,减少了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异体红细胞输注在纠正贫血、改善组织氧合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输血相关免疫调节,因此可能与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相关,但既往研究对此尚有争议。基础研究发现,输血相关免疫调节与输注量相关,陈旧红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去白细胞处理有助于减轻输血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但临床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近年来,随着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不断涌现,大部分针对心脏、骨、肝脏、胰腺、胃肠道、膀胱手术的研究支持输血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可更多着眼于多种术式,延长输血与手术时间间隔的时间范围,将各种感染类型纳入结局,在保证充足样本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定义感染诊断。此方面高质量临床证据,对改善临床血液成分合理使用、改善患者术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或回收患者的血液在术中或术后输回患者体内的方法,是减少因血型不合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因异体输血产生过敏反应和避免输血相关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一些稀有血型患者输血具有重要意义。自体输血主要分为贮存式、回收式和稀释式3种方式。现对这3种方式的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培胜 《医学综述》2009,15(21):3242-3244
血小板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其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如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等。血小板输注存在同种免疫和无效输注的风险,所以先天性或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同时应注意感染、过敏、发热、输血相关性肺损伤、输血后紫癜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评估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例资料。结果:101例全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8例(47.5%),其中死亡4例;呼吸循环衰竭4例,2例死亡;心律失常27例;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2例,1例死亡,肺不张伴感染7例;血胸4例;急性肺水肿4例,1例死亡。结论:病人的年龄、心肺疾病史、围手术期的输液管理、感染是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护、机械辅助呼吸、呼吸功能锻炼能减少此类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陈辉莲 《医学综述》2009,15(16):2539-2540
目的探讨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北海市97例输血反应的病例资料。结果共28 922例次接受输血治疗,发生输血反应97例,输血反应率为0.34%,其中全血为2.00%,红细胞悬液为0.41%,洗涤红细胞为0.51%,血浆为0.19%,血小板为1.14%,冷沉淀为0;输血反应类型:变态反应24例,发热反应65例,呼吸困难3例,其他5例。结论红细胞、血小板的输血反应以发热反应为主,血浆的输血反应以变态反应为主;输血次数越多,输血反应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曾行相关治疗、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手术次数及死亡原因。结果:死亡患者术前肝、肾、凝血功能较差,术前多数曾行相应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MODS、感染及出血。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间应严密关注影响患者预后的每一个危险环节,术前应精密设计,术中要精细操作,术后需精心管理,做到预防为主,积极个体化治疗,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We describe an unusual case of unexpected dyspnoea following transfusion of fresh frozen plasma (FFP) in a previously-well 72-year-old woman. Our patient was scheduled for an ultrasonographically-guided liver biopsy for work-up for autoimmune hepatitis. She was given FFP to correct a prolonged prothrombin time. Shortly after the transfusion was initiated, she started coughing and became progressively dyspnoeic. Clinically, she was tachypnoeic with diffuse bilateral crepitations, and rapidly went into respiratory failure. She was intubated and placed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er condition improved and she was extubated by the second day, with no long-term pulmonary sequelae. A diagnosis of 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 was made, based on the rapidity of onset and association with transfusion. This was confirmed by the findings of anti-human leukocyte antigen antibodies in both the patient and recipient blood. Our case highlights this important but under-recognised condition. The incidenc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RALI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