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益气化痰软坚汤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以及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针对性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软坚汤联合高压氧法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腘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益气化痰软坚汤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下肢循环和血管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日立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血管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狭窄、斑块、闭塞的情况,下肢血管各病变检测阳性率,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结果研究组的足背动脉狭窄率以及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斑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血管出现狭窄、斑块、闭塞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珏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63-864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组(逐瘀通脉组)40例和丹参片对照组30例,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采用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逐瘀通脉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优于对照组60%(18/30,P<0.01)。多普勒检查:逐瘀通脉组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并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以减少或消除血栓形成,临床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脊穴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临床症状(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跛行指数,皮肤温度、皮肤疼痛、皮肤色泽评分增加程度及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升高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早期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增加患者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2例,按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前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量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较对照组35.48%显著较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血流量较对照组显著较快(P0.05)。结论加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是提高介入术手术成功率的关键,能有效预防并减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士静 《当代医学》2021,27(34):38-40
目的 探究复方丹参滴丸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足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平卧位+床上保健按摩+氯吡格雷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发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足部动脉氧分压、足部动脉血流值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足部动脉氧分压、足部动脉血流值及足部动脉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足部动脉氧分压、足部动脉血流值及足部动脉血管内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临床症状,可促进足部微循环,增加动脉氧分压,有效预防血管狭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法+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木丹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患肢皮肤温度、患肢皮肤色泽、患肢疼痛)、踝肱指数、跛行距离、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变化,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方案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肢皮肤温度、患肢皮肤色泽、患肢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踝肱指数和跛行距离,改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8.
余渊  陈晓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04-4205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脉管复康片、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股浅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均有明显增加;且治疗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管复康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剂量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患者52例,予西洛他唑50mg,2次/d,治疗12周,观察并检测患者用药前后的主观症状、无痛行走距离和最大行走距离、足背动脉血管直径、峰值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结果的变化.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下肢疼痛明显好转、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有显著增加,主观症状的变化经过西洛他唑治疗12周后明显改善,足背动脉血管直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西洛他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小板cAMP、cGMP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和降低血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的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cAMP、cGM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血管动脉硬化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血小板cAMP、cGMP水平。  相似文献   

11.
赵润芝  王慧超  张倩倩 《中外医疗》2012,31(6):33+35-33,3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42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股动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治疗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增加,血流量在治疗后均增加。结论疏血通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可以扩张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增加其血流量,同时配合合理的护理,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一氧化氮(NO)与足背血流动力学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足患者(A组)、糖尿病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B组)、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cy,NO水平,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D)、峰值流速(Vmax)和血流量(Vol)及频谱宽度(W),对比观察血管内皮相关因子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间关系。[结果]A组血清Hcy水平较B组及健康对照组增高,NO水平则降低(P<0.01);与B组及健康组比较,糖尿病足患者可见足背动脉D变小,Vmax加快,Vol减少,W增宽(P<0.05或P<0.01);A组Hcy与Vmax呈正相关(P<0.05),与Vol呈负相关(P<0.05);A组NO与Vmax呈负相关(P<0.01),与Vol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及足背动脉硬化,且两者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注射用血栓通0.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入;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墨菲斯小壶中缓慢滴入,Qd,连续14d。对照组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Qd,连续14d。结果: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55%,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率25%,有效率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ABI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有所改善,而对照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在治疗前后没有变化,但2种治疗方法对下肢动脉内径和血流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患者症状,调节脂质水平及改善ABI和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脉管病科诊断及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7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7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生脉饮加减治疗,由专业人员检测下肢彩超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9%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2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彩超检测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发生变化,研究组治疗后腘动脉、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值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轻微,未作处理或经医务人员对症处理后短时间内缓解。结论: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确切,有效缓解下肢动脉血流情况,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逐瘀化痰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血管扩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逐瘀化痰方口服,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彩超检测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检测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G、TC、LDL-C及Hcy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TBI指数及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化痰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动脉硬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致重症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下肢动脉缺血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腔内介入手术治疗并成功进行血运重建。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外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治疗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vs. 71.1%),治疗后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痛以及截肢(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vs. 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致重症下肢动脉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5-7+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联合介入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和胫动脉踝肱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胫动脉治疗后的踝肱指数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胫动脉治疗后的踝肱指数分别为(0.95±0.22)、(0.99±0.17),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联合介入治疗后出现过敏反应1例、血小板减少1例、穿刺部位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3例、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其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合计达4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改善临床症状,但存在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支架内急性闭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内服外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妙勇安汤内服外用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取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所有患者踝-肱指数、趾-肱指数、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同时对比两组间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4.47%低于实验组有效率91.4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1)、IL-6、TNF-α水平降低,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Fib降低,治疗后ABI、TBI、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升高,足背动脉(峰值流速)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IL~(-1)、IL-6、TNF-α水平较低,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低,治疗后ABI、TBI、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较高,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较低(P0.05);两组间不良率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四妙勇安汤内服外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确切,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无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及护理重点。方法对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空气波压力辅助治疗的为观察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皮肤温度,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及静息痛、间歇性跛行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操作简便易掌握,能加强动脉灌注,减轻肢体缺血缺氧症状,改善下肢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术后口服拜阿司匹灵(10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联合利伐沙班(5 mg/d)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峰值)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MD、FMD、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MD、FMD、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