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品管圈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血透室于2016年1月-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室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黄和  陈尊文 《吉林医学》2014,(5):1092-1093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设计并实施护理标识,随机抽取实施护理标识前后各3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实施护理标识后,体检者体检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23,P<0.001),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在体检中心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体检中心体检人员满意度的提升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6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成年人100例开展满意度调查问卷,选择2016年7~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满意度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体检人员对我体检重点的满意度.结果:健康宣教项目、体检中心环境项目、体检项目顺序问题、候检时间、服务仪容仪表、医学护理专业技术,对照阶段不满意率均高于研究阶段;研究阶段平均满意率88.50%;对照阶段低于研究阶段,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满意率因素健康宣教、体检项目先后顺序以及候检时间,经品管圈管理后上述3项影响因素改善程度最大.结论:品管圈对提升体检中心参检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明确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在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20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异常情况发生率,比较实施品管圈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护理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可减少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鲁婕 《包头医学》2016,40(4):251-252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患者共138例,其中2014年1月至12月68例,设为对照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2015年1月至12月70例,设为观察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后);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的4.3%和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和13.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的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具有明显作用,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96名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至11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8名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实施程序化护理的48名体检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体检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体检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环境、体检项目知识宣教、体检秩序维持及个人隐私保护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不仅可有效调节体检者心理状态,还有利于减少体检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体检者对体检中心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濮阳市中医院收治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由血液科全体16名护士成立品管圈,从2013年3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内瘘维护进行管理,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内瘘的使用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内瘘使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中使用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内瘘使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吞咽困难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其对降低误吸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在吞咽困难人群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发生误吸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过程和发生原因,查找引发误吸的危险因素,设立活动目标,制定整改措施,通过比较活动展开前和开展后6个月内吞咽困难患者误吸事件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组误吸事件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72%和0.00%,明显低于实施前组的10.53%和7.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55%(56/58),明显高于实施前组的87.72%(4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误吸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采血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于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对比分析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体检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体检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并记录护理人员感染及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与实施细节护理前相比,实施后的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体检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细节护理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率、满意率显著提高,而护理人员感染率及针刺伤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体检中心采血室体检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体检者的依从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健康查体的88例体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统计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88例体检者调查统计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应用强化护理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体检者的舒适感,使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对体检中心体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身体健康检查的人员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投诉事件、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HAMD评分、HAMA评分、体检时间、等待时间。结果:研究组维持秩序、流程指导、健康教育、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8.7%)高于对照组(91.3%)(P0.05);研究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体检时间、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体检中心体检者进行护理过程中,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更加有效,可改善护理质量,同时可以减少不良事件,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实施风险管理,包括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实施护理风险鉴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与实施前相比,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投诉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医院护理服务运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护理人员中挑选出40名,运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这4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实施管理,观察并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知信行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知信行评分比实施管理前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50%)比实施管理前(17.50%)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5.00%)比实施管理前(22.5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护理服务运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实施管理,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优化流程的实施成效.方法 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学理论,对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现况分析,全面重设及优化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收集实施流程重组前后1年的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表扬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获患者表扬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护理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降低(P<0.05).结论 实施输液室流程重组,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优质护理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皮肤病患者专科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皮肤病患者专科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皮肤病患者专科治疗依从性由活动前的73.48%提高到8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8.64%提高到9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皮肤病患者专科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及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急诊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给予相应的整改、管理措施,并观察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管理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43%,管理后为0.4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管理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7.14%,管理前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管理能明显的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口服药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该科老年患者口服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改进工作流程,并将流程标准化,确保操作同质化。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实施前组主要是2013年医院负责治疗的122例老年患心血管疾病的人,而实施后组则是第二年医院收治的128例患者,且前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口服用药管理模式,实施后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用药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口服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患者口服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6%(2/128),明显低于实施前组的7.34%(9/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3%(126/128),医生满意度为100.00%(10/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1%(92/122)、70.00%(7/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用药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使护士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增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体检中心实施程序化和谐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从本院体检中心选取18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其中90例体检者接受体检中心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另外90例体检者接受程序化和谐护理,纳入到观察组,比较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以及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5.56%(86/90)、71.11%(64/9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体检等待时间、体检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使体检者获得更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以来收治的126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差错(7.14%)、切口感染发生率(3.17%)均低于实施前(18.25%、9.52%),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实施前(83.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84,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莹莹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2-105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25.58%),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9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81.4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6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调节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