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鼻咽肿瘤体积与T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首程放疗前NPC病人 2 0例的鼻咽MRI扫描资料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鼻咽肿瘤体积计算 ,比较鼻咽肿瘤体积与 1992福州分期、1987香港何氏分期和1997UICC分期T分期的关系。结果 在T1、T2、T3和T4各期中 ,鼻咽肿瘤平均体积 (c )分别为 :1992福州分期 :9.999± 3 .85 4,16.14± 4.176,43 .5 61± 2 2 .846和 45 .2 67± 2 2 .5 13 (F =3 .5 8,P =0 .0 3 7) ;香港何氏分期 :9.999± 3 .85 4,2 8.0 76± 19.3 87和 44 .15 5± 2 2 .915 (F =3 .63 ,P =0 .0 487) ;UICC分期 :9.999± 3 .85 4,2 8.0 76± 19.3 87,45 .0 18± 2 1.63 5和 43 .2 91± 2 6.178(F =2 .2 9,P =0 .118)。结论  1992福州分期和香港何氏分期的鼻咽癌T分期标准 ,能基本反映鼻咽肿瘤的体积大小 ,1997UICC分期的鼻咽癌T分期标准未能反映T分期与鼻咽肿瘤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建议对1992福州分期标准作以下补充 :蝶窦受累归入T3 ,喉咽受累归入T4。随着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普及 ,今后更为准确、更能预测肿瘤预后的肿瘤T分期 ,应考虑加入体积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4例长期存在中耳积液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采用χ2检验和优势比方法,分析患者的鼻咽原发灶T分期、性别、鼻咽原发灶侵及鼻咽侧壁或咽旁间隙等因素与放疗后产生中耳积液的关系。结果:患者性别、鼻咽原发灶T分期对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无影响(P>0.05);而鼻咽肿瘤侵及鼻咽侧壁、咽旁间隙与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关系密切(P﹤0.05、P<0.01)。结论:放疗前有肿瘤侵犯鼻咽侧壁而导致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鼻咽侧壁的4.33倍,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而出现放疗后中耳积液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咽旁间隙的3倍,而放疗后中耳积液的发生与性别、鼻咽原发灶T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3.
放疗疗程和放疗间断时相对 T1-T2鼻咽癌局部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1 T2 鼻咽癌常规分割放疗中疗程和放疗间断时相对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88例T1 T2 鼻咽癌患者于 1989年 1月 - 1990年 12月住院首次放疗 ,鼻咽原发灶全部采用6 0 Co外照射 ,采用常规分割 :1.7~ 2Gy 次 ,总量 65 .3 4~ 82 .75Gy 3 3~ 4 7次 4 7~ 86d ,应用kaplan Meier计算局控率、用Log rank行差异性检验。结果 疗程 <5 6d、≥ 5 6d的 5年鼻咽局控率分别为 92 .3 9%、72 .80 % ,有显著差异 (P =0 .0 14 6) ,而放疗中断发生在放疗疗程的时相对局控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T1 T2 鼻咽癌常规分割放疗中疗程延长将降低局控率 ,且不论放疗间断发生在放疗的时相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放疗疗程的延长。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放疗后渗出性中耳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渗出性中耳炎长期存在的相关原因。方法 对40例中耳炎患者采用^60Co 深部X线常规外照射。中耳、内耳在照射野的边界。鼻咽原发灶剂量68-72Gy,颈部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剂量50-60Gy,淋巴结照射剂量66-70Gy。采用x^2检验及成组资料的比较分析方法分析40例中耳炎患者的年龄、性别、鼻咽原发灶大小、放疗前是否有中耳炎、鼻咽原发灶侵及部位等因素与放疗后产生中耳炎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性别、鼻咽原发灶大小等因素对放疗后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生无影响(P>0.05)。而鼻咽癌放疗前有中耳炎、鼻咽肿瘤侵及侧壁与放疗后中耳炎长期存在关系密切(P<0.01,P<0.05)。根据成组资料的比较分析发现鼻咽癌放疗前有中耳炎、有肿瘤侵犯鼻咽侧壁等两因素预测放疗后是否长期存在渗出性中耳炎的优势比分别为5.9和3.4。结论 放疗前有中耳炎而导致放疗后中耳炎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中耳炎的5.9倍,有肿瘤侵犯鼻咽侧壁而导致放疗中耳炎长期存在的风险是放疗前无肿瘤侵犯鼻咽侧壁的3.4倍,而放疗后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鼻咽原发灶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中耳炎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中耳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1 32例 (2 6 4耳 )常规分割放疗鼻咽癌病例 ,放疗前无并发中耳炎 ,观察放疗后中耳炎发生情况。结果  1 32例 (2 6 4耳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中耳炎的发生率为 4 2 8% (1 1 3/ 2 6 4 ) ,其中 5 7耳在放疗后 6个月内发生中耳炎 ,占放疗后中耳炎的 5 0 4 % (5 7/ 1 1 3)。中耳受照剂量为 5 2 90~ 6 0 0、~ 70 0、~ 78 89Gy的患者中耳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4 6 2 % ,5 3 6 % ,6 2 4 %。年龄≤ 4 5岁组和 >4 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 5 3 9%和 6 2 9% (P =0 0 2 7)。鼻咽侧壁侵犯的患者中耳炎发生率较高 (P =0 0 2 3;OR =2 36 1 )。放疗中及放疗后有进行鼻咽清洗处理的患者中耳炎发生率较低 (P =0 0 0 3;OR =0 1 85 )。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中耳炎的发生率较高 ,咽旁侵犯、中耳受照剂量、有否进行鼻咽清洗和患者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鼻咽靶区全部剂量都从两颞侧给予的照射方式应设法予以改进 ,加强放疗中及放疗后鼻咽清洗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鼻咽癌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健康人和鼻咽癌患者的血清NO3-和NO2-之和以反映体内一氧化氮水平。检测了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4 0例 (原发于鼻咽顶壁区 18例 ,鼻咽侧壁区 2 2例。T119例 ,T2 11例 ,T3 7例 ,T43例 ;N0 2 7例 ,N19例 ,N2 4例 ;M0 34例 ,M16例 )放疗前后及 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前者为 111.16± 39.4 1μmol L ,后者仅为 6 8.6 4± 17.36 μmol L (P <0 .0 0 1) ,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后 2周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为 87.81± 30 .5 4μmol L ,比放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0 1) ,淋巴结转移组为 10 5 .31± 2 5 .18μmol L ,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 12 1.74± 2 9.4 5 μmol L(P <0 .0 5 ) ,3年内死亡组为97.72± 2 9.4 5 μmol L ,显著低于存活组的 10 5 .31± 2 5 .18μmol L(P <0 .0 5 )。 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它可能在分子水平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熊春 《华夏医学》2001,14(4):518-519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鼻咽癌治疗主要依赖放疗 ,而晚期鼻咽癌治疗主要采取放化疗联合或放化疗序贯疗法 ,但疗效不尽人意。我科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11月对 2 2例临床分期为 ~ a期鼻咽癌患者试用放化疗同步治疗 ,局部控制率高 ,近期疗效好 ,毒副反应轻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42± 10 .5 )岁。KPS评分 :70± 15 ;组织学分型 :低分化鳞癌 16例 ,未分化鳞癌 6例 ;临床分期 (按 92’福州分期 ) T3- 4 ,N2 - 3,M0 , 期 15例 , a 期 7例 ,均为鼻咽及颈淋巴结同时受侵 ,颅神经…  相似文献   

8.
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伟达  麦茂  赵斌  余其昌 《广东医学》2001,22(5):422-42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 86例经病理证实、初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 ,随机分为化疗加放疗组及单纯放疗组各 43例。化疗方案 :DDP 2 0mg/m2 静滴 ,第 1~ 5天 ,5 -FU 5 0 0mg/m2静注 ,第 1~ 5天 ,治疗 2个疗程 ,放射治疗采用60 Coγ线及深部X线治疗机 ,鼻咽部剂量 :6 8~ 74Gy/ [(34~ 37次 )·(7~ 9周 ) ] ,颈淋巴结剂量 :6 0~ 6 5Gy/ [(30~ 33次 )·(6~ 7周 ) ] ,颈部预防量 :45~ 5 0Gy。结果 化疗加放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 86 % ,88%及 91% ,颈淋巴消散率分别为 79% ,81%及 84% ;单纯放疗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 74% ,77%及 79% ,颈淋巴消散率分别为 6 7% ,70 %及 72 %。化疗加放疗组鼻咽肿瘤和颈淋巴消退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DDP + 5 -FU新辅助化疗 2个疗程能明显提高中晚期 (Ⅲ ,Ⅳa期 )鼻咽癌的局控率 ,对降低远处转移和提高生存率可能也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射野放射治疗无口咽侵犯的T1~2N0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T1~2N0M01992年福州分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面颈联合野组(A组)和面颈分野组(B组).A组先设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均照射36Gy后改双耳前野24Gy,鼻前野8~10Gy和颈前切线野14Gy;B组设置双耳前野60Gy,鼻前野8~10Gy,颈前切线野50Gy.结果 放疗结束时,鼻咽原发灶消退率A组和B组分别为96.4%和92.9%,两组无显著差异.A,B两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均为75%.面颈分野组1例发生放射性颈脊髓损伤,但是研究组在治疗中较对照组减少了放射性咽喉炎及粘膜反应.对照组3例发生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其中1例为3级损伤.对照组26例发生放射性唾液腺受损口干发生率为92.9%,其中10例为2级损伤,远远高于治疗组的89.3%,5例为2级损伤,但由于病例少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对此需进一步观察.结论 无口咽侵犯的T1~2N0鼻咽癌病人选用面颈联合野或面颈分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损伤情况面颈分野体现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射野放射治疗无口咽侵犯的T1~2N0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T1~2N0M01992年福州分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面颈联合野组(A组)和面颈分野组(B组).A组先设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均照射36Gy后改双耳前野24Gy,鼻前野8~10Gy和颈前切线野14Gy;B组设置双耳前野60Gy,鼻前野8~10Gy,颈前切线野50Gy.结果 放疗结束时,鼻咽原发灶消退率A组和B组分别为96.4%和92.9%,两组无显著差异.A,B两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均为75%.面颈分野组1例发生放射性颈脊髓损伤,但是研究组在治疗中较对照组减少了放射性咽喉炎及粘膜反应.对照组3例发生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其中1例为3级损伤.对照组26例发生放射性唾液腺受损口干发生率为92.9%,其中10例为2级损伤,远远高于治疗组的89.3%,5例为2级损伤,但由于病例少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对此需进一步观察.结论 无口咽侵犯的T1~2N0鼻咽癌病人选用面颈联合野或面颈分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损伤情况面颈分野体现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