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东 《华夏医学》2011,24(5):586-589
心理健康是个连续过程,大部分人心理处于灰色地带,绝对健康和不健康是少部分人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心理健康量表的制订、心理健康的诊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方向与目标的明确,无一不是在弄清心理健康标准基础上所进行的。所以,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就显很重要。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综述,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心理健康没有绝对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却是群体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在不断的交往小工作、学习和进行其他活动。人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与依赖,需要助人或得到他人帮助,需要有显示自己的优越或展现自己专长的机会,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人需要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现就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1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人际交往是肯定自我价值,维持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需要。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时刻起,就开始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从而产…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教学,以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获得最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频发大学生自杀和伤人等重大安全事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 究其原因,多与大学生心理存在诸多健康问题有关. 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抑郁型、自闭型、依赖型以及过激型,其中尤其是有过激型心理问题的学生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的直接伤害最大[1].  相似文献   

5.
解决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竞争机制的广泛引入,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与非健康的中间状态,可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突出表现为挫折承受能力差;生活、学习与就业的压力过大;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交往障碍;情感纠葛、恋爱失败造成的心理变异;社会转型,观念变化,沉湎于网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新思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沟通的过程 ,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生活具有幸福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而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影响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流的因素 ,阻碍了人们正常的心理情感与行为的流通。  作为大学生 ,他们的感情丰富、强烈但又具有不稳定性 ,情绪波动大、易冲动 ,思想行动较偏激。受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 ,增加了适应环境的难度 ,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相对而言 ,…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针对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相当一部人存在着的心理障碍,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心理咨询、加强校园化建设等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行政部门不仅要关注在校大学生的生理健康,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学习方式;上网引发了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交往障碍、信任危机、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关注大学生上网心理健康,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完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同伴交往、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教能感两个因素。方法:随机选取8个班对640名大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同伴交往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同伴交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负相关,并且社会喜好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23.0%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提示在教育过程中改善大学生同伴交往水平和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是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继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1]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生命教育,是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心理危机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心不适反应,可表现为激烈的心理冲突、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是自杀、他杀等.然而,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有助于控制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根据"意见"要求,设计了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应对行为的有效性,预防或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标准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标准与培养高永贵,崔惠平大量事实证明,心理不健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巨大障碍,有的因此导致了不良的甚至是悲剧性的后果。所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相关,现有不少大学生有种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护理专科生是未来卫生健康服务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和素质尤其值得重视。为预防心理疾患和开展心理教育作准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于2003年3月对贵阳市护理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教育形式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人才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健康发展以及学校校园和谐稳定的创建。优秀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大学生保障自我健康心理,全方位的调整自我身心发展的实质因素。要处理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应该高度关注其中大学生本身的自己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预防保护的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只要清晰这点才能够从实质上创建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那么,此篇文章就是针对影响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路鹏  王东丽 《九江医学》2010,(2):105-107,117
高校大学生年龄大约在19—23岁左右,他们正处于青年时期,是成长过程中波动最大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思维、情感、意志逐渐形成发展,走向成熟。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性、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等各种心理矛盾冲突交错,容易构成心理障碍。据资料报道,2001年,北京教工委员会完成的对北京地区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抽样测试显示:有20%-30%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了诸多的心理问题。正是这些心理问题,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绩,得到全面发展。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能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有些大学生不能恰当、客观的评价自己,缺乏自知之明,由于目标定得不切实际,容易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自己,总是陷于自傲、自卑的旋涡中,不能自拔。2.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有些大学生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生活、学习、交往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社会各界对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达成共识.本文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提出了五种心理辅导方式,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终达成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但是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紧张激烈的社会环境 ,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地冲击 ,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是高等教育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1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原因1 1 大学生独特的生理、心理和意志品质特点使心理障碍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大学生年龄一般在 18~ 2 4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青少年由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心理自我鉴定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自我鉴定表”对 44 1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量表指标包括对学习的态度、人际适应能力、对自己的态度、性心理水平、精神健康水平 5个方面。结果 女大学生心理自我鉴定中对自己的态度良好者占 76 .2 % ,心理自我鉴定较差的学生中 ,人际适应能力和精神健康水平所占比例较高 (6 .8%、8.4% )。结论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个别指标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文件对在全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维护其心理健康和身心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校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之一,是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和稳定,确定自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目标的重要时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单是政治思想品德问题,相当多的是有关心理障碍问题。教育部己经多次指出.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人开展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