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马红  许辉  顾文涛  李遇梅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1):1079-1082
目的 观察5α-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α-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合并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2017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女性尖锐湿疣合并宫颈高危HPV感染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其中光动力组微波术清除疣体后采用ALA-PDT治疗,干扰素组微波术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联合组采用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低危型HPV感染治疗效果,即疣体消失,无新疣体出现:联合组(95.0%)高于光动力组(80.0%)及干扰素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治疗效果: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联合组(95.0%)高于光动力组(70.0%)及干扰素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及随访过程。结论 微波术清除疣体后,使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胶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合并宫颈高危HPV感染,疗效好以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经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学诊断为ASCUS的90例患者行人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 90例ASCUS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发生率为31.11%(28/90),HPV阳性率为43.33%(39/90)。高危HPV阳性组CIN以上检出率为51.28%(20/39),HPV阴性组中CIN以上检出率为15.69%(8/51)。高危HPV阳性患者中以高危HPV16、HPV52、HPV58、HPV18、HPV33最多见。结论应加强对ASCUS患者的重视,尤其是合并高危HPV感染的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阳性者低危型感染型别分布特征。方法 以深圳地区2014—2016年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HPV检测阳性且HPV基因分型检测为低危型的HPV感染型别分布,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低危型HP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10 624例HPV阳性者纳入型别分析,感染低危型HPV者共1 077例,占10.1%。不同低危型别感染按比例高到低分别为HPV 43(3.3%)、HPV 6(2.6%)、HPV 42(2.3%)、HPV 11(2.0%)、HPV 44(0.4%)和HPV 81(0.1%)。除民族外,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筛查形式、筛查年份及高危型HPV 16/18感染状态者低危型HPV感染比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25岁及以下者为参照,其他高年龄组发生低危型HPV感染的风险降低;以已婚者为参照,未婚/离异/丧偶者发生低危型HPV感染的风险更高(OR和95%CI:1.91,1.47~ 2.47);与无高危型HPV 16/18者相比,感染高危型HPV 16/18者发生低危型HPV感染的风险降低(OR和95%CI:0.25,0.20~0.31)。结论 2014—2016年深圳地区女性HPV阳性者低危型别感染以HPV 43最为常见,年龄、婚姻状况、高危型HPV 16/18感染可能是低危型HPV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筛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高危型HPV感染的人群并进行有效的防治、随访。方法:收集门诊接诊的患者3953例,行宫颈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其中892例同时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宫颈CINⅠ以上的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根据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宫颈病变及病变程度,针对不同的病变程度进行治疗、随访。结果:宫颈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同时合并高危型HPV感染26例,感染率达100%,CINⅠ98例,其中96例合并高危型HPV感染;ASCUS126例,其中合并高危HPV感染87例,单纯高危型HPV感染10例。术后6个月回访HPV感染4例,ASCUS1例,CINⅠ1例;术后12个月回访,CIN已消退,未见异常,HPV全部转阴。结论:定期的TCT配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都市女性健康体检者宫颈病变情况,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女性,采用HPV和TCT检查,对TCT异常者增补阴道镜病理学检查。分析TCT和HPV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10 39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中HPV感染率8.89%(924/10 395),共检出HPV亚型数1 052个(高危型859个、低危型193个)。高危HPV型以HPV 16型(1.68%)、HPV 58型(1.33%)、HPV 18型(1.28%)常见,低危HPV型以HPV 6型(0.67%)、HPV Cp8304型(0.38%)、HPV 11型(0.59%)常见。单一HPV亚型感染820例(占88.74 %),二重感染85例(9.20 %)、三重感染14例(1.52 %)、四重感染5例(0.43 %);TCT检查,异常765例(7.36%),765例TCT异常患者经阴道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明确异常率67.32%(515/765);HPV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8%(484/515)、48.00%(120/250)、78.95%(604/765)、21.17%(130/614)、78.83%(484/614)、79.47%(120/151);TCT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515/515)、32.68%(250/765)和67.32%(515/765)。单一TCT以宫颈病变的765例体检者中,6例为宫颈癌。联合HPV阳性614例体检者中,13例为宫颈癌,宫颈癌筛查发现率分别为0.78%(6/765)和2.12%(13/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联合TCT+HPV筛查宫颈癌变更敏感。结论 成都市女性健康体检者采用TCT或HPV筛查宫颈病变均可获得可靠的筛查效能,TCT筛查宫颈病变的假阳性率过高和阳性预测值过低。临床应尽可能联合筛查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397例患者中PAX1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的关联性。 方法 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R-HPV DNA检查的女性中,选取TCT结果异常:≥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或HR-HPV阳性的患者397例;根据2020年阴道镜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转诊阴道镜,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者行定点活检病理检查;RT-qPCR检测患者的PAX1甲基化程度。 结果 病理分级为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和宫颈癌(CIN3+)(55例)与正常/宫颈炎(72例)、CIN1(36例)、CIN2(72例)患者比较,PAX1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8.64(4.01, 20.83)和20.22(19.24, 20.84)、20.33(19.65, 21.00)、20.43(15.31, 21.08),CIN3+患者PAX1甲基化程度高于正常/CIN1/CIN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3、2.65、3.06;P值分别为0.002、0.008、0.002);HPV16阳性患者(89例)与12型高危型HPV(12HR-HPV)阳性的患者(174例)比较,PAX1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9.72(10.00, 20.91)和21.00(18.97, 21.02),前者PAX1甲基化程度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6,P=0.006);TCT诊断为ASCUS的患者, 病理分级CIN2+(23例)与正常/CIN1(19例)比较,PAX1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0.47(19.33, 21.18)和18.03(11.2, 20.82),前者PAX1甲基化程度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 P=0.014)。 结论 PAX1甲基化程度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感染的HPV型别有关联,PAX1甲基化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CIN3+及ASCUS中的宫颈高级别病变,帮助ASCUS的分流、减少阴道镜的转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深圳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PV感染和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深圳市对2 694名成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宫颈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HPV的感染率为17.8%(480例),单纯高危型和单纯低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6.0%和1.8%。高危性HPV感染者432例,以52型、16型、53型、51型、58型为主,感染率分别为3.6%、1.9%、1.5%、1.4%、1.2%;低危型感染者48例,主要致病亚型为HPV81(0.8%)、HPV6(0.3%)和HPV11(0.3%)。单因素分析后,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 首次性生活年龄、丈夫婚外性行为、生产次数、流产史、性伴侣数、生殖系统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性生活年龄(≤20)、丈夫婚外性行为、生产次数(>1)、流产史、性伴侣数(>1)、生殖系统感染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深圳妇女HPV感染率较高,最常见感染型别为 HPV 52,其次是 HPV 16、HPV 53、HPV 51和HPV 58。感染高峰年龄为30~<40岁和45~<6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及妊娠次数、流产、丈夫婚外性行为和生殖系统感染是影响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RNA 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apalsia,CIN)治疗后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3例CIN患者,治疗前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hin prep cytologic test,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道镜活检及HTERC检测。于治疗后6个月及1年随访时再次行上述检查。结果 1 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治疗后半年复查发现细胞学异常程度、高危型HPV阳性率及HTERC基因检测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HTERC阳性患者较HTERC阴性患者治疗后相比,宫颈病变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几种检测方法比较,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阳性预测值相对较强,HR-HPV检查对于宫颈病变预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相对较高,HTERC检测对于宫颈病变预测特异度最高。结论 在患者有HR-HPV持续感染、特别是宫颈出现CIN改变时,可行HTERC基因检测辅助预测病变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韩影  陈萍  谢江  杨建立 《吉林医学》2012,33(7):1399-140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病例中的进一步诊断意义。方法:对199例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并分别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例对比,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99例中HPV高危型阳性者24例,其中12例宫颈上皮内瘤囊变(CIN)Ⅱ/Ⅲ级。HPV高危型阴性者仅3例CINⅡ/Ⅲ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病例中HPV高危型感染例数与CIN级别成正比,即HPV高危型检测在ASCUS病例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以深圳地区2017年1—9月参与子宫颈癌HPV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结果阳性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HPV感染亚型分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7年1—9月,深圳地区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0.3%(10 328/100 222),其中5 258例HPV感染者纳入型别分布分析,中位年龄为36岁(P25~P75:31~44),汉族占99.6%(5 238例),已婚者占96.8%(5 090例),单一型别感染者占78.7%(4 13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占94.3%(4 960例)。在4 960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52、HPV16、HPV58、HPV51和HPV18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26.1%、17.4%、14.7%、8.9%和8.4%。在298例低危型HPV感染者中,HPV6、HPV43、HPV11、HPV42和HPV44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30.5%、20.8%、20.1%、20.1%和11.7%。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筛查形式和医保类型的HPV阳性者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地区女性子宫颈HPV感染以单一型为主,HPV52是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HPV型别分布及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特征,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对妇科门诊5 869名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5 869例样本中,HPV总感染率为23.6%,HPV高危型检出率占19.6%,低危型为6.7%,HPV感染率较高型别依次为HPV16、52、11、58、6、18、53、33;1385例HPV阳性中,存在HPV亚型单一感染(72.1%)、双重感染(21.3%)及三重以上感染(6.6%).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91.7%)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χ2=207.426, P<0.001)和健康体检者(χ2=252.211, P<0.001),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亚型为HPV16、18、31、33、58、45.不同年龄女性HPV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86, P<0.01),≤25岁HPV感染率最高(32.5%),其次是>50岁(28.4%).结论 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低危型为次,同时存在HPV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以及多重感染,HPV感染型别分布具有人群特点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最高,除HPV16、18外,其他HPV高危亚型也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25岁和>50岁是HPV感染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阴性(pap smear negative,Pap-)、人乳头瘤病毒阳性(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positive,HPV+)女性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纳入1 128例Pap-/HPV+女性,阴道镜下可疑部位活检。分析Pap-/HPV+状态下H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宫颈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Pap-/HPV+女性HPV的流行特征,HPV-16所占比例较高(χ2=16.81,P=0.000),患者年龄偏大(χ2=20.72,P=0.000),单一病毒感染比例较高(χ2=8.93,P=0.01)。506例患者接受阴道镜下活检,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例254例(50.19%),其中7例宫颈浸润癌。HSIL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轻患者HSIL比例更高,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4,P=0.000)。各HPV亚型发生HSIL的比例不同,HPV-16型发生HSIL的比例最高(64.7%)。与对照组比较,Pap-/HPV+女性感染HPV-16、18、31、33、52、58型显著增加HSIL病变的危险。结论 Pap-/HPV+女性HPV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具有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而阴道微生态与宫颈HR-HPV感染相关。本文拟通过文献分析对宫颈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联做一全面的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 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利用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女性宫颈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关联研究,收集病例-对照研究的原始文献,并根据文献中的原始资料评价HR-HPV感染与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感染率及乳酸杆菌异常率的关联,采用STATA14.0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 Meta分析,利用Egger's test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总计纳入文献 20篇,共20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女性中宫颈HR-HPV感染与BV、 VVC和乳酸杆菌异常关联,综合OR值分别为2.23(95%CI:0.99 ~ 2.13)、1.55(95%CI:1.12 ~ 2.12)和3.55(95%CI:2.21 ~ 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发表偏倚。HR-HPV感染与TV的关联尚待讨论,综合OR值为1.45(95%CI:0.99 ~ 2.13),但无统计学意义,且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宫颈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存在密切关联,尤其是BV、VVC和乳酸杆菌异常是宫颈HR-HP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致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及早期宫颈癌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HR-HPV的消退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因HSIL及早期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性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病毒消退时间、消退相关影响因素及病毒消退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毒消退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人群276例,HSIL 85例(30.8%),早期宫颈癌191例(69.2%),平均年龄(49.43±9.80)岁,术前94.9%的患者HR-HPV阳性,术后2年内HSIL及早期宫颈癌HR-HPV消退率分别为78.4%及94.1%, HSIL患者术后消退时间比宫颈癌患者延长,消退比例明显低于宫颈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年龄、多种亚型混合感染均与病毒消退无关。阴道残端病毒消退曲线的特征:术后短期内病毒消退较为快速,一定时间后消退明显减慢, HSIL及早期宫颈癌患者对应时间点分别为术后15个月及13个月,且不同亚型其消退时间不同。少部分患者存在同一亚型HR-HPV的持续感染。与消退时间相关的因素为患者的血型(P=0.025) 、肿瘤家族史(P=0.007)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级(P=0.003)。结论 因宫颈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后HR-HPV消退率较高,术后较长时间内仍未消退者存在持续感染、病变复发及阴道病变风险,但相关影响因素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和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和HR-HPV E6/E7 mRNA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表达和差异,探讨二者的关联及其在宫颈癌变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339例HR-HPV持续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依病理组织学诊断分为宫颈癌和CINⅠ、CINⅡ、CINⅢ共4组,分别采用PCR荧光法、支链DNA技术定量检测宫颈刷检物中的HPV-DNA和HPV E6/E7 mRNA,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R-HPV DNA和HR-HPV E6/E7 mRNA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上升;(2)不同等级的宫颈病变中,HR-HPV DNA和HR-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除CINⅡ组两指标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组患者HPV E6/E7 mRNA和HR-HPV DNA的总体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HPV E6/E7 mRNA在CINⅢ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13,P=0.311),其余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 DNA在CINⅠ和CINⅡ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76,P=0.169),CINⅢ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1,P=0.322),其余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PV E6/E7 mRNA和HR-HPV DNA间存在相关性(r=0.533,P<0.05),不同级别病变表现为在CINⅠ、CINⅡ呈明显正相关(r=0.412,0.804,均P<0.05),在CINⅢ和宫颈癌无相关性(P>0.05);(5)随着病毒载量的提高,高级别CIN和宫颈癌在宫颈病变整体构成的占比上升。结论 HR-HPV E6/E7 mRNA在CINⅠ阶段即开始表达,随着表达量激增,加速宫颈癌的发生,HR-HPV载量和HR-HPV E6/E7 mRNA存在显著相关性,病毒与宿主基因整合,干扰了HPV载量与病变严重程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HR-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同时接受HR-HPV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符合纳入标准的2 305例患者资料。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 capture II,HC-II)进行HR-HPV检测。结果 1)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HR-HPV感染率为34.84%,年轻女性(20~24岁)感染率最高(50.0%),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逐渐下降,45~49岁女性感染率最低(24.18%),≥55岁者感染率升高(47.02%),感染率呈双高现象。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异常率的年龄分布特点,与HR-HP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特点一致。2)TCT结果为正常或者炎性反应、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igh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of cervical carcinoma,SCC)中,HR-HPV的感染率分别是23.98%、66.47%、87.21%、98.04%、100%。宫颈组织活检病理为正常或炎性反应、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Ⅰ,CIN-Ⅰ)、CIN-Ⅱ、CIN-Ⅲ、SCC患者HR-HPV的感染率分别为67.44%、86.96%、88.24%、94.57%、90.48%。3)在ASCUS患者中,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的发生率31.73%,HRHPV阳性组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的检出率36.93%,HR-HPV阴性组宫颈高级别病变(≥CIN-Ⅱ)的检出率21.43%,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42)。4)在LSIL患者中,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34.40%,HR-HPV阳性组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率37.37%,HR-HPV阴性组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率14.29%,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16)。结论不同年龄,HR-HPV感染率及TCT异常率不同,<24岁和≥55岁为HR-HPV感染及异常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峰年龄。HRHPV感染率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HR-HPV检测不能作为ASCUS和LSIL患者分流管理的唯一手段,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不能排除≥CIN-Ⅱ级病变,仍然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张琳  刘昊  刘玉玲△ 《广东医学》2021,42(11):1279-1284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行锥切术后影响HR-HPV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468例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R-HPV持续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468例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55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5岁、术前HR-HPV 16型、HR-HPV高负荷量(≥500 RLU/CO)及多重感染、病变点数≥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锥切标本厚度≤1 cm与术后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HPV高负荷量(≥500 RLU/CO)、病变点数(≥3)及锥切标本厚度(≤1 cm)是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012、0.070、2.275,P<0.05)。结论SIL患者行锥切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HPV高负荷量(≥500 RLU/CO)、病变点数(≥3)及锥切标本厚度(≤1 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孕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建立孕产妇保健档案并接受HR-HPV 检查的3 967例孕妇,与同期、同年龄的非孕妇按照1∶3配对,分析孕期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孕期HR-HP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孕期HR-HPV的总感染率、多重混合感染、高病毒载量感染分布低于非孕期(P<0.05),型别分布与非孕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HR-HPV感染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HR-HPV感染的孕妇羊水过少发生率增高,急产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HR-HPV感染不增加除羊水过少外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孕期HR-HPV感染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非孕期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