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方法来评价患者自控-靶控输注(PC-TCI)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拟行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15例(ASAⅠ~Ⅱ级),于手术麻醉期间应用PC-TCI系统输注舒芬太尼,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其血浆舒芬太尼浓度;选择执行误差(PE)的中位数(MDPE)、PE绝对中位数(MDAPE)、分散度和摆动度作为评价其准确性的指标。结果 MDPE、MDAPE、分散度、摆动度的中位数(95%可信区间)分别为-9.5% (-12.1%~-7.3%)、10.5% (7.5%~12.2%)、-2.5%/h (-6.8%/h~4.9%/h)、17.5% (10.3%~25.6%) 。实测血药浓度与预测血药浓度呈线性相关(R2=0.945 3)。结论 患者自控-靶控输注系统的偏离度较小,精密度较高,而分散度较小,能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人5~8岁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的准确性.方法:18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5~8岁,应用Standpump软件内嵌连庆泉等人报道的相应年龄组国人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建立靶控输注(TcI)系统,恒定血浆靶控浓度为3μg·ml-1.变速输注持续1 h,间断采集桡动脉血持续1.5 h.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异丙酚血浆药物浓度.计算系统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不含靶控开始5 min内实测血药浓度的执行误差中位数(MDPEl)、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分散度(Divergence)和摆动度(wobble).结果:靶控开始5 min内系统产生明显超射,后渐接近靶浓度,至60 min时已无区别,停止TCI后,实测浓度比靶浓度低.TCI期间的系统执行偏离度(MDPE)为27.33%,去除靶控开始5 min内的试验数据,其执行误差的中位数(MPPEl)为13.83%,精确度(MDAPE)为27.33%,分散度(divergence)为-0.91%·h-1,摆动度(wobble)为23.66%.停止输注后系统的偏离度为-16.05%,精确度为16.60%,分散度为0.18%·h-1,摆动度为8.53%.结论:该国人小儿异丙酚药代学参数(5~8岁)的准确性较好,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敏  王浩  缪长虹  薛张纲 《上海医学》2013,36(2):109-113
目的应用Base Primea静脉麻醉输注工作站,将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观察瑞芬太尼TCI系统的执行情况。方法选择36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根据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入瑞芬太尼2ng/mL组、瑞芬太尼4ng/mL组和瑞芬太尼6ng/mL组,每组12例。3组患者均在瑞芬太尼/丙泊酚TCI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下完成手术,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为均3μg/mL,按照不同的分组给予相应剂量瑞芬太尼TCI至手术结束。分别于TCI开始(T0)及TCI后5min(T1)、10min(T2)、20min(T3)、30min(T4)、60min(T5)、90min(T6)、120min(T7)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抽取桡动脉血,采用液质联用分析法(LC-MS/MS)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以执行误差(PE)、偏离度(MDPE)、精确度(MDAPE)及摆动度(wobble)的第10、90百分位数(P10、P90)和中位值(M)评价瑞芬太尼TCI系统执行的效果。结果 3组在T1至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但仍在临床正常范围内;在T1至T5时间点的HR与同组T0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T1至T5时间点的BIS、AAI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3组间同时间点的HR、MAP、BIS、AA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2ng/mL组在T1、T2和T3时间点,瑞芬太尼4ng/mL组在T3、T5和T7时间点,以及瑞芬太尼6ng/mL组在T2、T5时间点的瑞芬太尼实测血药浓度均显著低于同组设定的靶浓度(P值分别<0.05、0.01)。瑞芬太尼TCI系统的PE、MDPE、MDAPE、wobble分别为-4.87%、-5.15%、21.29%、14.34%。结论 TCI时瑞芬太尼的实测浓度与设定的靶浓度存在PE,但PE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故瑞芬太尼TCI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的肝脏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飞鹏  赵高峰  吴群林  徐波  季刚  张兴安 《广东医学》2005,26(12):1681-168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5例早孕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Ⅰ组,n=15)、复合瑞芬太尼2 ng/ml(Ⅱ组,n=15)或4 ng/ml(Ⅲ组,n=15)。Ⅰ组患者单纯靶控输注异丙酚,Ⅱ及Ⅲ组患者分别先以瑞芬太尼靶浓度2,4 ng/ml输注3 min后开始输注异丙酚。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2.0μg/ml,稳定1 min后每次递增0.5μg/ml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异丙酚靶浓度值维持麻醉完善,手术结束后停药。所有患者行脑电边缘频率(SEF)监测,记录BP,HR,SpO2,SEF及意识消失及睁眼时间。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SEF值差异无显著性。与Ⅱ,Ⅲ组相比,Ⅰ组异丙酚用药量多,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延长(P<0.05)。Ⅰ,Ⅱ,Ⅲ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术中肢体扭动发生率、术中面罩吸氧后SpO2≤90%的发生率分别80%、13.3%、6.7%,46.7%、13.3%、0%,0%、53.3%、46.7%。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完善,但瑞芬太尼以2 ng/ml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靶控静脉麻醉效果及与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比较。方法:本次共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芬太尼组,n=30)、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组,n=30)靶控静脉麻醉及静吸复合麻醉(静吸组,n=3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静吸组疼痛评分高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插管反应率为3.3%,明显低于芬太尼组36.7%和静吸组36.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吸组不良反应率为50%,显著高于芬太尼组16.7%和瑞芬太尼组2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具较高安全性,镇痛效果好,具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两种输注方法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40例胸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IR组)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TR组).IR组麻醉前30 min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和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TR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其余用药同IR组.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脑电双频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达5级时间、术中知晓和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TR组术中循环相对平稳,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达5级时间明显小于IR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较静脉注射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维持有效的麻醉深度,更适合胸科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丽 《当代医学》2011,17(10):130-13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与靶控输注丙泊酚喉罩麻醉在手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BIS、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对照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情况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运用丙泊酚。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迅速,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博  招伟贤  廖敏  林明  贺必梅 《广东医学》2008,29(8):1261-126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静脉全身麻醉乳腺手术中的镇痛效应。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在麻醉前30min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和2/100Hz疏密波,经皮肤电极持续刺激手术侧合谷和内关穴直至手术结束。以抑制50%手术切皮体动反应的瑞芬太尼血浆浓度(ED50)、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及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消耗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使瑞芬太尼切皮时血浆靶浓度ED50减少0.33ng/ml,约降低14.3%。在乳腺手术中可减少丙泊酚用量17%、瑞芬太尼用量26%。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中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加强麻醉镇痛作用,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9.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彬  张兴安  吴群林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广东医学》2006,27(11):1683-168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PR组,n=20)(3~4)μg/L或舒芬太尼(PS组,n=20)(0·4~0·6)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BIS(45%~60%)。术中视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血流动力学、BIS值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P<0·05),PR组心率(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PR组停药后约10min患者HR增快(P<0·01)。两组患者异丙酚诱导后BIS值明显降低(P<0·01),组间BI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呼吸频率、潮气量PR组恢复迅速,PS组恢复较慢。停药至拔管时间PR组、PS组分别为(13·2±3·8)min、(29±7·5)min(P<0·01)。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浓度改变时BIS值无明显影响,复合瑞芬太尼时麻醉恢复彻底,复合舒芬太尼时麻醉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血浆浓度为靶浓度,舒芬太尼组(45例)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40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并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镇痛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血压、心率波动较瑞芬太尼组平稳,舒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低,术后需镇痛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结论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喉罩麻醉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将10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与对照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停药到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精神异常、呼吸不畅、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麻醉喉罩麻醉过程中,实施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年龄≥60岁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①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自主呼吸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亦早于静吸复合麻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 h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认知功能均得以恢复。③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引起老年患者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似,但前者术后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组(Ⅰ组,n=153)、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双泵输注组(Ⅱ组,n=124)。比较两组病例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瑞芬太尼输注泵速(0.34±0.05)μg/(kg.min)和(0.33±0.04)μg/(kg.min)。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情况有差异P<0.05,Ⅰ组较Ⅱ组苏醒质量好。结论丙泊酚混合瑞芬太尼单泵输注与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的麻醉效果一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0例择期手术患者 ,分别采用异丙酚 (P组 ,n =30 )、异丙酚芬太尼 (PF组 ,n =5 2 )靶控输注或者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 (PR组 ,n=2 8)持续输注全静脉麻醉。芬太尼靶浓度 2 μg/L ,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为 0 2 5~ 0 5及 0 12 5~ 0 2 5μg/ (kg·min) ,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 1mg/L ,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异丙酚、芬太尼靶浓度值或瑞芬太尼输注速度维持麻醉深度。观察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改变以及麻醉药用量、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诱导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降低 (P <0 0 5 ) ,PR组心率明显减慢 (P <0 0 5 ) ,PF ,PR组气管插管、切皮后SBP及DBP无明显改变 ,P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5 )。PR ,PF组异丙酚麻醉维持用量分别较P组降低 32 8%和 2 4 0 % (P <0 0 5 )。结论 瑞芬太尼、芬太尼能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时的反应 ,以瑞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二异丙酚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靶控输注(TCI)二异丙酚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按美国麻醉标准协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患者16例,随机分为AHHD组和对照组,每组8例,TCI二异丙酚,分析血药浓度。计算样本的百分比预测误差(%PE)和组间个体内中位数预测误差(MDPE)、中位数绝对误差(MDAPE)。结果:两组患者在TCI初期均产生明显的超射。AHHD组和对照组的PE和绝对值PE分别为-5.46%、13.02%和-29.32%、40.84%。AHHD组和对照组中位数MDPE、MDAPE分别为-1.78%、19.40%和28.66%、42.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Marsh参数用于国人实测浓度和预测浓度的差异较大,但在AHHD的条件下,系统预测能力提高,实测浓度和预测浓度的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TCI),探索出合适的临床麻醉方式.方法 为选择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T组和R组.T组以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插管,术中以组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3μg/kg)和瑞芬太尼(靶控浓度在2.6-7ng/ml).直至术毕;R组用七氟醚,诱导插管,以七氟醚(2.5%-3.5%)维持至术毕.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七氟醚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TCI均能满足妇科腹腔镜的麻醉需要.从麻醉诱导时的呼吸抑制和诱导的血流动力学看,七氟醚的麻醉优干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TCI麻醉.从术后的恶心,呕吐率看,七氟醚的麻醉高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TCI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注射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消化道内镜下行上消化道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使用过程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上消化道EMR、ESD患者80例,分成两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α组),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β组);麻醉诱导前(M_0)15 min,β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两组麻醉诱导给予静脉靶控注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目标初始浓度分别为3 ng/ml和1.0μg/ml。麻醉维持:两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注射,维持血浆质量浓度为3.0 ng/ml、2.5~5.0μg/ml。β组以0.4μg/(kg·h)速率的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于M0、诱导完立即(M_1)、诱导15 min后(M_2)、手术结束(M3)时记录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时间、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唤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β组与α组相比,M_1~M_3时段OAA/S评分、HR、MAP下降,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减小,唤醒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呕吐、恶心、低血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注射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EMR、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2岁。择期行腭裂修复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Ⅰ)。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P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 瑞芬太尼一异丙酚靶控全麻更适合于小儿腭裂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与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F组)和间断静注芬太尼加靶控输注异丙酚组(F组),每组各20例.通过镇静(OAA/S)和镇痛(VAS)评分评价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是否能够提供合适的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瑞芬太尼组唤醒时间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5);术中唤醒后5,10 minRF组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清醒后5,10 min疼痛评分及清醒后20 min的镇静、镇痛评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R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头架、切皮时RF组BP和HR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瑞芬太尼可更好地替代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为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提供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的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术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1.2分钟,睁眼时间为6.2±2.5分钟,拔管时间为7.0±2.9分钟,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4%.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是较为理想的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