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家珍言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 [释析]张景岳说:“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  相似文献   

2.
<正> 1.扶正固本的临床意义 扶正固本疗法是祖国医学虚者补之,强身抗邪的根本大法,《素局.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扶正固本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一切虚劳,虚损性病证中。所谓“扶正”,即补诸不足,人体虚损不足诸证,类别很多,归纳起来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固本”指摄护阳、气、精、血、津液。扶正固本法即谋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效。调  相似文献   

3.
补法属于“八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理论而立法的。此讲,拟从补法、补气法、补中益气汤等三方面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4.
补法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或补益某一脏之虚损,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补法立论的依据。但其实际运用,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已有较为详尽的论述,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单补为主法《金匮要略》针对具体病因运用补法之处较多,据病因不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法。1.1补气法《痉湿篇》…  相似文献   

5.
补法的运用     
补法是针对虚证而设的。《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虚者补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补虚的总原则。《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云:“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减少症的辨病和辨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丕华 《中国医刊》2001,36(9):60-61
1 辨证论治1 .1 益肾填精 ,温肾生血  遵照“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之原则 ,“精虚者宜温其下 ,熟地、枸杞子之属是也 ;阳虚益补而兼暖 ,桂附、干姜之属是也 ;阴虚者补而兼清 ,麦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在临床对本病治以双补肾之阴阳 ,益肾阴 ,填肾精 ,补充血液生化之源 ,可使血象稳定 ,改善肾阴虚之临床证候 ,常用药物 :熟地 1 0~ 2 0g、山萸肉 1 0~ 2 0g、山药 1 0~ 30g、首乌 1 0~4 0g、枸杞子 1 0~ 2 0g、当归 6~ 1 5g、白芍 1 0~ 2 5g、龟板胶 1 0~ 2 0g(烊化 )、阿胶 1 0~ 2 0g(烊化 ) ,黄精 1 0~ 2 0g…  相似文献   

7.
一、《伤寒杂病论》中的补法运用补法,是治疗虚证的方法。它是以补益药为主,适当配伍,组成方剂,具有扶正补虚的作用。另外,在正气虚弱不能抗病或驱除余邪时,亦可兼用补法扶助正气,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此法是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衰者补之”的经旨而运用的。论中的补法,按其所属方剂的功用特点和作用部位,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有正补五脏和五脏相生滋补;有补先天之本,和补后天之本之分。按其补益作用的大小和性质,可分为峻补、平补、调补、温补、清补等。为了便于探讨论中补法,以补气、补血、  相似文献   

8.
《内经》在“三部九侯论”等八篇文章中多处论述用补益法治病,计有“虚则补之”、“虚则实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等,可见补益法是《内经》常用而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兹谈运用“虚则补之”的临证心得如下:  相似文献   

9.
"因虚而眩"证治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眩晕一证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和《灵枢·海论》“上气不足”、“髓海不足”之说 ;至朱丹溪著《丹溪心法》偏主于痰 ,有“无痰不作眩”之论 ,而张介宾《景岳全书》谓“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头晕虽属上虚 ,然不能无涉于下”。从祖国医学文献及临床实践中看 ,眩晕病的发生以虚证为多见。虚证多因禀赋不足 ,劳倦过度 ,房室不节或久病以致脾肾虚弱。脾为“生化之源” ,司健运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 ,肾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平衡 ,故脾肾虚弱 ,气…  相似文献   

10.
补肾方剂是以补养肾脏药物为主组成,治疗肾虚不足之证的一类方剂,临床上经常运用。它以《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理论为立法依据,从属于现代方剂学的补益剂范畴,在治法中,属于“八法”中的补法。按照治疗法则的不同,首先可将补肾方剂分为纯补、兼补、补中兼泻三大类;再按  相似文献   

11.
温补之法,虽恒古有之,但仲景之运用温补,侧重破阴;东垣之运用温补,稍偏升燥;至景岳,则不独继承了前人经验,而且推陈出新,自创新法,说理明通,组方独到,在理法方药各个方面,围绕温补,最多建树,诚以温补之学,迄景岳而蔚为大观,故后世咸推其为温补派代表人物,现略述其运用温补的几个特点,借以窥其对温补学说贡献之一斑。一、强调补必兼温“阳虚者多寒,宜补而兼温”、“阴虚者多热,宜补而兼清”。景岳总结了前人的用补经验,认为“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这就是说,凡虚证而有寒热之表现者,  相似文献   

12.
补虚泻实原则是针灸临床中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补虚即扶正,泻实即祛邪。《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虚者宜补,实者宜泻。《灵枢·经脉》日“盛者泻之,虚者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是针对虚、实两证制定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汪机的人体营卫阴阳观可从以下几点理解:1阴阳有时指代的是营卫两者,卫气属阳,营气属阴,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中的阴阳指的正是营卫;2营气、卫气同属一气,两者相对而言互为阴阳,但营气之中还可再分阴阳;3气血本一物,异名而同类,人体各经分受,各有气血多少之别,且营气之中兼有气血;4"阳常有余",无待于补,常言补阳补气,实则补营之阳、营之气;5"阴常不足"指营常不足,补阴实为补营,包含补营之阴和营之阳。如此一来,营中包含气血阴阳,故人身之虚皆营虚,补虚即要补营。而气血阴阳双补,以参芪为要,参芪温补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固本培元、顾护脾胃之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眩晕证虚证居多,气血双补,补气为先,以气行血,可奏奇效。补中益气汤不仅可气血双补,而且可升举下陷之中气,助血上行,并可兼治气阴两虚之低热,临床治疗眩晕效果显著。该方治疗眩晕的疗效与机理已被现代药理所证实。  相似文献   

15.
一、“补必兼温”的意义《景岳全书·传忠录上·论治篇》云:“虚实之治,大抵实能受寒,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在《内经》中也早有“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论点,可见古今医家的认识,常常是一致的。至于为何要“补必兼温”?个人认为,温热药属阳,具有促生长发育的特性,有助于机体生命的维持与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病程短的较轻的虚证,补养药确能填补不足,起到治疗作用;但对病程长的较重的虚证,尤其是消化  相似文献   

16.
凡用滋补人体气、血、阴、阳的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难经·十四难》亦说:“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这就指出了补益五脏的大法。临床中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气血双虚之不同。因此,补益剂也相应的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及补阴、补阳等五类。但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病情,互相调整。如《景岳全书》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  相似文献   

17.
<正>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注家对此均有不同的见解。如杨上善认为:“谓寒瘦少气之徒,补其阳气也,五脏精液少者,以药以食五种滋味而补养之。”王冰认为:“气谓卫气,味谓五脏之味也……卫气温则形分足矣……精不足者,补五脏之味也。”张景岳认为:“此正言彰之之法,在于药食之气味也……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阳性暖,故曰温,阴性静,故曰补。”马莳认为:“此言用药之不偏也,……形不足者,当温之以味也……精不足者,当补之以气也  相似文献   

18.
探析补益剂的配伍特点帅在芬曹东红(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南昌330006)关键词补益剂配伍特点补益剂是以《内经》“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理论作为立法依据,具有补益人体...  相似文献   

19.
《薛氏医案》说:“人参但入肺经”。考诸家本草,如《本草衍义补遗》、《本草汇言》等,亦多谓其为肺脾二经之药。景岳《新方八略》,有“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之说。至赵养葵《医贯》,则断然云:“人参乃是脾经药,到不得肾经。”  相似文献   

20.
从"气一元论"浅析"八法"之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曰:“百病生于气也”。张景岳明确指出:“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欲求其本,调气为先,邪在表,散而调之;邪在里,行而调之;寒者温而调之,热者清而调之,虚者补而调之,实者泻而调之。“各安其气,则无病不除,是皆调气之大法也。”总而言之,“八法”施方用药,暗合利气玄机于其中。法虽众而治则一也,即治病皆以“调气”为原则,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是也,“善医者,调其气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