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纳米技术引入中药的研究开发可能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新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近几年来中药制剂研究进展中有关应用纳米技术的文献,简单提及了纳米中药的概念,主要介绍了纳米中药的制备、功效特点和应用,分析了纳米中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现阶段纳米中药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纳米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与基因、网络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科技革命。纳米技术为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由于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尺寸等)密切相关。综述纳米中药的发展,阐述了纳米中药的概念、特性,介绍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另外探讨了纳米中药面临的一些问题,展望了纳米中药制剂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3-63
介绍普通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剂型的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和制剂新技术,包括控缓释与靶向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植入剂与黏膜给药系统、生物药物制剂、中药现代化制剂、制剂新技术(脂质体、微乳与纳米乳、微球与球囊、纳米粒、固体分散和包合技术),对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特点、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质量评价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纳米制剂具有独特的微小体积和微观结构,与传统制剂相比,其显著优势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药物体内过程。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性质及各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减低药物毒性(Tox)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综合考察,进行选择性中药纳米给药剂型研发具有深远意义。重点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为活跃的纳米脂质体、微乳、自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为例,与中药成分体内过程研究相结合,从ADME/Tox角度,阐述各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体内过程方面的应用,以期对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纳米中药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药成分复杂、选择性低等特点,以纳米技术为平台,建立新型中药传输体系是目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纳米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我们实验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反相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卡铂脂质体冻干剂,脂质体的粒径为500~700 nm,包封率为30% 5%,在-20℃冰箱可稳定6个月.ICP-MS研究表明卡铂脂质体冻干剂主要靶向肺,同时静脉注射后对家兔血管无刺激性反应.采用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载灯盏花素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50nm,表面电势为-27.2mv,平均包封率为87.57%,体外释放研究表明,直到7 h后,药物才全部释放,同普通片剂相比,载药纳米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在制剂过程中,我们成功建立了用毛细管电泳法,指纹图谱,HPLC和UV等方法来测定纳米体系中药物含量的方法;而且,采用HPLC/MS/MS和HPLC/Ms法测定并分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行为.另外,我们已开展了秋水仙碱脂质体和雷公藤内酯聚合物纳米制剂等的研究,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虽然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工作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中药制剂一定会开创中药制剂的新局面,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药成分复杂、选择性低等特点,以纳米技术为平台,建立新型中药传输体系是目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纳米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我们实验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反相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卡铂脂质体冻干剂,脂质体的粒径为500~700nm,包封率为30%+5%,在-20℃冰箱可稳定6个月。ICP-MS研究表明卡铂脂质体冻干剂主要靶向肺,同时静脉注射后对家兔血管无刺激性反应。采用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载灯盏花素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50nm,表面电势为-27.2mv,平均包封率为87.57%,体外释放研究表明,直到7h后,药物才全部释放,同普通片剂相比,载药纳米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在制剂过程中,我们成功建立了用毛细管电泳法,指纹图谱,HPLC和UV等方法来测定纳米体系中药物含量的方法;而且,采用HPLC/MS/MS和HPLC/MS法测定并分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行为。另外,我们已开展了秋水仙碱脂质体和雷公藤内酯聚合物纳米制剂等的研究,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虽然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工作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中药制剂一定会开创中药制剂的新局面,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中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方向,该文介绍了近年来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特点以及种类,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简要地综述了纳米科技及纳米药物的发展,阐明了纳米中药的进出、纳米中药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制备技术,介绍了用特种高分子化合物解决纳米中药的制备及阻止其聚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89-89
d介绍普通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剂型的研究,药物传递系统和制剂新技术,包括控缓释与靶向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植入剂与黏膜给药系统、生物药物制剂、中药现代化制剂、制剂新技术(脂质体、微乳与纳米乳、微球与球囊、纳米粒、固体分散和包合技术),对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特点、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质量评价等进行介绍。须附300字符以内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纳米及微米中药的概念与作用特点,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中药超细微化研究的进展,并针对中药超细微化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有关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中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在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资源、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制剂及中药新药等领域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大量先进实验技术及研究手段的引进,中药研究可望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就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发展趋势等问题采访了黄耀洲教授,黄教授认为,中药现代化关键是中药制药现代化,其中药材生产现代化是基础,中药制剂现代化是重心,中药制剂现代化应从优良品种,剂型,辅料,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基础理论取得突破,分支学科形成,剂型精密化,技术高新化是中药药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是提升中药药剂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知识、情感、能力三个层面剖析了教学设计的多个要素,诠释教学设计对中药药剂学教学活动的指导性作用,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66例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按性别、来源、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报告中,来源于住院的患者最多,占72.7%,引发ADR的药物剂型水针剂占84.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瘙痒、恶心、呕吐、胸闷、气憋、心悸等。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的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纳米晶体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晶体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从而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食物效应,是难溶性药物递送系统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在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纳米晶体药物的特点、组成、制备技术、临床应用及纳米效应的定量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分子药剂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制剂作用规律与机理的学科, 它可阐明经皮给药制剂的成型原理以及药物、基质、生物机体三者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制剂释药、经皮渗透行为的分子机制。近年来, 分子药剂学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对分子药剂学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 可以探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在制剂成型、释药和渗透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阐明中药经皮渗透促进剂促进药物渗透皮肤的分子机制, 为分子药剂学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从而推动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更好的培养高水平创新、实用型制药技术人才,我们对目前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进教学模式等途径,形成了全新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药临床药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临床药学的一新分支,其研究重点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由于中药临床药师业务水平和数量有限,与临床的沟通不足以及医院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一现状,为了培养与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同时,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内开展相关工作,如收集患者在服用中药后的反馈、开展中药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等,参考学习其他医院的成功经验,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丽珠肠乐胶囊及麝香制剂治疗40例绿农杆菌感染创面。结果 本文通过自体对照,显示应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创面迅速、有效。结论 口服丽珠肠乐胶囊,外用麝香制剂可作为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的最佳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