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降低血脂有助于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并通过颈动脉彩超观察该药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一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早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在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具有三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患者120例进行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之前颈动脉斑块的特征,为患者提供易损斑块的证据.结果 120例患者118例有斑块出现,其中单发斑块97例,多发斑块21例,易损斑块32例.结论 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对超早期干预斑块的破裂,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等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随着心脑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提高,而日益受到重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反映全身动脉硬化情况的一个理想和敏感的窗口,早期诊断动脉硬化并区别斑块的形态、性质,可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颈动脉超声检测是了解粥样硬化的窗口,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我们采用中成药制剂心脑宁胶囊对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将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社区内2011年10至2013年10月确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将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即观察组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进行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斑块组脑卒中的发生数多于无斑块组。结论:老年高血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与血压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斌 《吉林医学》2011,(3):506-506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超声颈动脉检测。结果:本组64例病例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的60例,斑块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多数为扁平斑和软斑。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易于重复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检出和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对有危险因素的病人早期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法:将2012-01~2013-01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组进行分析。其中颈动脉斑块组177例,对照组165例,对两组进行年龄、性别、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腹部超声检测。结果:颈动脉斑块组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PG、血脂(TC、LDL-C)及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与糖尿病史、FPG、高血压史、收缩压、舒张压、脂肪肝、TC、LDL及左、右颈动脉IMT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464,0.097,0.166,0.168,0.117,0.107,0.177,0.116,0.367,0.367,P0.01,P0.05);而与BMI、性别、及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与颈动脉斑块相关,干预该类病人的血糖、血压、血脂、脂肪肝可以减少其预期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全身动脉硬化斑块的局部表现,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中医将其分属于"中风""头痛""眩晕""胸痹"等范畴,病机为肾气亏虚,痰瘀交阻。治法主要采用补肾活血法。补肾活血法可通过调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及抗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增殖、修复血管壁的损伤、改善微循环等逆转斑块形成,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颈动脉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紧密相关,同时动脉斑块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现通过963例维吾尔族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变化,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维吾尔族患者963例,其中男549例,女414例,年龄23~85岁,平均42.9±11.82岁.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长,综合近年来相关中药关于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有关研究,本文旨在就中医活血化瘀方面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中药现代药理机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测定糖尿病组(120例)、正常对照组(100例)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及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包括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和中心脉压)。再根据彩超结果分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比较,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中心收缩压和中心脉压数值上,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颈动脉斑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浓度及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4)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是颈动脉斑块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有助于监控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石宁 《包头医学》2012,36(3):152-15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行颈动脉彩超检测的住院患者134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90例)和非斑块组(44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上述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记录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及吸烟史,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有吸烟史者及男性更易患颈动脉斑块。两组间是否患有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吸烟史者及男性更易患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86例三种疾病(高血压病60例、冠心病67例、糖尿病59例)的患者,用Logiq400彩色多普勒动态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ECA)、颈外动脉(ICA)的内膜-中膜厚度变化参数和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结果:发现186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动脉的分叉部(球部)和ICA起始段2.0 cm范围内,易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0%分布在此处),斑块直径约2 cm~2.2 cm,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临床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增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形成影响了心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可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检测出小的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位置,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应用高频超声,可观察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86例三种疾病(高血压病60例、冠心病67例、糖尿病59例)的患者,用Logiq400彩色多普勒动态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ECA)、颈外动脉(ICA)的内膜-中膜厚度变化参数和颈动脉斑块分布位置.结果发现186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动脉的分叉部(球部)和 ICA起始段2.0 cm范围内,易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0%分布在此处),斑块直径约2 cm~2.2 cm,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临床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增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形成影响了心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超声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可以尽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检测出小的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位置,从而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脉压值分为脉压〈60 mmHg组(A组)和脉压≥60 mmHg组(B组)两组。所有患者均予B超检查颈动脉及生化检查,并详细询问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情况。结果:SBP、Glu、LDL在A组患者明显高于B中组(P〈0.05);在B组患者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P〈0.05),Crouse积分明显增高(P〈0.05),斑块检出率也明显增加(P〈0.05);合并所有心脑血管疾病中,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脉压可以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脉压增大的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27例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形成,占79.4%。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积极治疗颈动脉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减轻基层医疗经济负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脉压与颈动脉斑块大小及其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于2018年11月~2020年9月就诊于笔者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斑块厚度>2.5mm的患者68例,行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增强情况;同时收集脉压值并分组:低脉压组(<60mmHg)和高脉压组(≥60mmHg)。比较两组斑块大小及其增强情况。结果 两组间斑块厚度、斑块最厚处增强是否达中部、是否达近内膜,远心段增强是否达中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与斑块厚度、长度、斑块最厚处增强是否达中部、是否达近内膜及远心段增强否达中部有相关性(r分别为0.362、0.332、0.244、0.266、0.262),平衡年龄因素后,除斑块最厚处增强是否达中部外,脉压与上述其他指标之间仍有相关性(P<0.05)。结论 脉压与颈动脉斑块大小及其增强特点呈正相关,高脉压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超声造影在评价不同脉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增强特点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廖姗  阮骊韬 《四川医学》2019,40(8):846-849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人群的血管壁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的分布特点及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12月期间在我科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存在斑块且血生化检查及病史资料完整者228例,按照有无冠心病(CHD)或脑梗分为两组:无冠心病和脑梗组,记为无病组;有冠心病或脑梗组,记为患病组。比较血管斑块处与其近端、远端的血管壁剪应力有无统计学差异。93例患病组(实验组)和135例无病组(对照组)行对比试验,分别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血管壁剪应力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结果 双侧颈动脉分叉斑块处的WSS明显低于其近端及远端的WSS,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 05); TC(OR=0. 19,95%CL为0. 04~0. 81,P<0. 05)、脉压差(OR=1. 10,95%CL为1. 03~1. 18,P<0. 05)和LCCABIF前壁WSS值(OR=5. 855,95%CL为1. 007~34. 053,P<0. 05)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管壁剪应力的改变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LCCABIF前壁WSSa值或许可以作为前瞻性“指标物”,对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进行早期预判,从而减少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降低其致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