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急性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晞  陈建江 《重庆医学》2005,34(11):1641-164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特点以及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1)将168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型3组,测定病人入院当时和发病后24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BPC)值,并与4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2)治疗1个月后将168例分为GOS4~5分和3~1分两组,比较两组PT、APTT、FDP、D-dimer、BPC值。结果(1)各型颅脑损伤与对照组比较,PT、APTT、FDP、D-dimer均有显著差异。(2)各型颅脑损伤中PT、APTT、FDP、D-dimer均有异常,随着伤情加重PT、APTT、FDP、D-dimer均升高。(3)治疗1个月后GOS1~3分组较GOS4~5分组PT、APTT、FDP、D-dimer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且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可为判断急性颅脑损伤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凝血指标对急性颅脑外伤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系统测定119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6h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FFr)、D-二聚体(D—Dimer)、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FBG(纤维蛋白酶原)、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结果PT、APTT、INR、FBG及D—Dimer异常在各型急性颅脑损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重度损伤组INR、D—D明显高于其他组;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PT、AFFT、INR、DD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T、FBG、PLT则未显示出差异(P〉0.05);PT、APTT及D—Dimer异常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较为常见,其中PT、APTT、INR、D—Dimer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85例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部分凝血指标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85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测定其伤后24h内的各项凝血指标:PT(凝血酶原时间)、IN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BG(纤维蛋白酶原)、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并结合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SC)分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分级,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损伤程度越重,PT、INR、APTT水平越高,FBG水平越低,且与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凝血指标测定可作为临床应用的监测指标,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变化特点以及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1)将264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轻伤组(GCS〉8分)和重伤组(GCS≤8分),测定病入院时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D-二聚体(D-dimer),并与8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2)治疗6个月后,根据GOS将病人分为两组(GOS1~3分组及GOS4~5分组),比较两组PT、APTT、Fbg和D-dimer值。结果 (1)各型颅脑损伤与对照组比较,PT、APTT、Fbg和D-dimer均有显著差异。(2)各型颅脑损伤中PT、APTT、Fbg和D-dimer均有异常,随着伤情加重PT、APTT和D-dimer均升高,但Fbg水平是降低。(3)治疗6个月后GOS1~3分组比GOS4~5分组PT、APTT、Fbg和D-dimer水平高,且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且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可为判断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提供依据积累了一定数据。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在入院急诊时(D0)及入院后第1(D1)、3(D3)、7(D7)天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 D-二聚体(DD).并以同期126例单纯头皮裂伤患者作为对照组,D0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1个月 GOS 分值作为划分预后标准(GOS 3~5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1~2分为预后不良组),对两组 D0期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 D0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APTT、PT、TT 均明显缩短,Fbg 明显减少,DD 明显增高(均 P<0.05).而后 APTT、PT 在 D1开始延长,至 D3达高峰,D7恢复正常;Fbg 逐渐升高,至 D3、D7达到正常;DD则逐渐下降,至 D7恢复正常;TT 在 D1即恢复至正常范围.不同时期 APTT、PT、Fbg 及 DD 值的波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 则波动不明显.D0、D1、D3分别与 D7比较,APTT、PT、Fbg 及 DD 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T 只在 D0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良好组比较,D0期 APTT、PT、DD 及 Fbg 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较明显,测定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对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病人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95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轻、中、重度损伤三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对照。治疗1mo后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C)对所有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PT、APTT、PLT和DD水平。结果:随着伤情的加重,TBI病人的PT、APTT和DD水平依次增加,而PLT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预后良好病人,预后不良病人的PT、APTT和DD水平明显增高,而PLT水平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TBI病人凝血功能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特点及适时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59例危重新生儿和28例非危重儿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jb)、D-二聚体(D-dimer)和血小板(Plt)计数进行检测,对其中32例危重儿给予肝素钠12.5~30 U/(kg·次),每6小时1次,酌情输入新鲜冰冻血浆等干预治疗,并进行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和临床结局的比较.结果 危重新生儿PT,APTT,Fib,D-dimer,Plt值异常率较非危重儿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PT,APTT,Fib,D-dimer异常率最为显著,且疾病严重程度与D-dimer水平呈高度正相关,与PT,APTT,Fib呈中度正相关,经干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干预组32例中发展到晚期DIC 2例,死亡3例;非干预组27例中发展到晚期DIC 3例,死亡6例,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早期DIC的诊断甚为必要,早期积极干预使预后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8.
尚勇   《中国医学工程》2010,(1):34-35
目的探讨危重病例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病例,检测入院24小时内及第3天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将危重病患者24小时内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危重病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43)与非死亡组(n=57),将24小时内及第3d的检测结果对照比较。结果①危重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比较,PT、FIB、PLT有显著差异(P(0.01);②危重病患者PT、APTT、FIB、PLT非死亡组与死亡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危重病患者可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为判断危重病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26例伤后6 h内入院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检测,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分析患者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迟发性颅内出血关系。结果轻、中、重型颅脑损伤组伤后PT、APTT、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F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损伤程度越重,PT、APTT、D-D、FPD水平越高,PLT、Fg水平越低(P<0.05);迟发性颅内出血组伤后PT、D-D及FDP含量比非迟发性颅内出血组明显升高(P<0.05),Fg含量比非迟发性颅内出血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其异常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参考指标。早期血浆PT、Fg、D-D及FD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出血发生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血浆cTnI、HCY、PCT变化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组(27例)、中型组(28例)、重型组(25例)3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对比分析上述各项指标。患者治疗1个月后,根据干预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⑴轻、中、重型组患者的PT、APTT、TT和DD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Fi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PT、APTT、TT和DD水平越高而Fib水平越低,组内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轻、中、重型组患者的cTnI、HCY、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急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患者cTnI、HCY、PCT水平越高,组内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预后良好组PT、APTT、DD、TT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而Fib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预后良好组cTnI、HCY、PCT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以及血浆cTnI、HCY、PCT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有显著关系,监测以上各项指标对正确评估患者伤情严重程度、预后转归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7-80
目的 评价凝血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3 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伤后3 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FIB、PLT 及DIC 评分),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根据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根据伤后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PT 明显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PT、D-二聚体及DI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APTT、FIB 及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GCS评分、PT 和APTT 延长、D-二聚体升高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GCS 评分、PT 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凝血功能水平判断患者病情,从而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GCS>8分组和GCS≤8分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伤后24小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24h内,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除TT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8分组与GCS≤8分组比较,上述6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后凝血与纤溶系统紊乱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出血早期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并探讨其与脑出血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7例脑出血患者和3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于入院6h内行DIC筛选试验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并分别根据Glasgow(GCS)昏迷评分和D—聚体(D—dimer)测定值对脑出血病人进行分组,计算各组的死亡率。结果脑出血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D—dimer及APT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GCS评分分组,GCS评分越低,D—dimer值越高(P<0.05);按D—dimer值分组,D—dimer值越高,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紊乱,D—dimer是准确判断脑出血早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急性脑卒中252例,入院后24h内进行修订的Rankin量表评分,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计数等涉及到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分别以SIRS符合项数、预后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组,观察SIRS符合项目数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以及凝血功能在存活组与死亡组、危重症组与非危重症组之间的变化。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百分比及病死率也明显增高,PT、TT、APTT、DD亦增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PLT与SIRS符合项数间无明显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PT、TT、APTT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危重组的PT、TT、APTT、DD高于非危重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SIRS存在明显的凝血机制的变化,形成复杂的全身性炎症/凝血反应。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病情越重,凝血功能紊乱就越显著,预后愈差,病死率也越高。SIRS应早期干预,阻断SIRS的发展,防止DIC的发生,可降低危重急性脑卒中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张月战 《当代医师》2014,(11):1513-15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后早期凝血功能、血白细胞(WBC)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重型损伤两组;1个月后随访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WBC和血糖的水平.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T、APTT、FIB、PLT、WBC及血糖水平.结果 轻中型TBI组、重型TBI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损伤程度加重,PT、APTT、WBC和血糖水平逐渐升高,而PLT和FIB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TBI预后不良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LT、FIB水平和GCS评分明显降低(P<0.05);PT、APTT、WBC、血糖分别与GCS、OHS评分呈负相关,PLT、FIB与GCS、OH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WBC及血糖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初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23-26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及颅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62例,未发生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组作为对照组,发生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每组81例。比较两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D-二聚体(DD)以及两组颅内压、GCS评分、GOS评分。结果 研究组PT、TT、APTT、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FIB、PL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CS评分、G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颅内压明显增高,这为以后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