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强  纪春玲 《当代医学》2011,17(25):157-158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中医学称之胆胀病。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胆病,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本病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失通降。辨证上以辨虚实和缓急为要点。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共分为肝胆气郁、气滞血瘀、胆腑郁热、肝胆湿热、阴虚郁滞、阳虚郁滞六个证型进行中医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  相似文献   

2.
胆胀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调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胆胀多发生在40岁至65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胆胀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其病名始源于《内经》,《灵枢·胀论》中记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对其论述更加精确、详细,所立的方剂如大柴胡汤、大陷胸汤、茵陈蒿汤等皆为临床治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超声显像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并着重分析了超声检查在几种常见的胆系疾病中的误诊,漏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胆乐散治疗慢性胆胀病的疗效。方法:慢性胆胀病观察组(300例)采用胆乐散治疗,温开水)中服,每次服10g,每日3次,三餐前口服,1个月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结合辨证分型加减。对照组(100例)采用氨苄西林、甲硝唑常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80.00%。经统计学X^2处理,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胆乐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显著优于氨苄西林、甲硝唑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是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适,郁怒过度皆伤于胆,胆气不疏,胆失通降之职,从而导致胆用不及,胆液郁滞。胆体受损,故形成慢性胆囊炎。本病的证状,如《灵枢,胀论》曰:“胆脓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说明胆胀病是胁下痛而胀闷,口苦,时常叹气。《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  相似文献   

6.
胆胀病是指胆腑气机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或伴见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西医以抗菌消炎为主 ,但往往疗效不佳 ,故病人常常因疗效不显而求治于中医。中医治疗多以行气解郁为主 ,效果亦不甚理想。范国教授则认为 :胆胀病发病虽表现为“疼痛拒按”等实象 ,但其病机多因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胆气升发受限 ,胆汁排泄障碍而发病 ,或因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使脾胃功能受损 ,升降失常 ,胆气不升 ,胃气不降 ,胆胃不和而发 ,究其根本是先有外、内因损伤肝、胆、脾脏 ,而后发为该病。其病性属…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辨治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当归属于中医学之吞酸、吐酸、胆胀、嘈杂、胃脘痛等范畴。认为本病的病位在食管和胃脘,与肝、胆、脾、胃、肺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是胆胃不和,胃失和降,以正虚为本,气郁、食滞、痰瘀、湿热为标。具体可分为胆热犯胃、肝胃不和、痰气郁阻、脾胃湿热、瘀血阻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七种证型。  相似文献   

8.
临床常见胃脘痞胀疼痛与右胁隐痛、肩背疼痛相兼,而西医则诊断为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兼有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胆胃同病"(或称胆胃综合征)[1]。胆胃同病可由胆及胃,亦可由胃及胆,或胆胃同时发病。临床观察所见和文献资料证实,脾胃气滞、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9.
<正>临床常见胃脘痞胀疼痛与右胁隐痛、肩背疼痛相兼,而西医则诊断为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兼有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胆胃同病"(或称胆胃综合征)[1]。胆胃同病可由胆及胃,亦可由胃及胆,或胆胃同时发病。临床观察所见和文献资料证实,脾胃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影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素云  朱雪莲  胡彩华  邓小燕 《广东医学》2001,22(12):1149-1150
目的 超声显像检查,结合病理镜下肉眼观察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方法 采用西门子S2-400线阵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对132例生育期有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原发不孕的妇女进行追踪检查。结果 超声显像诊断子宫腺肌病132例,手术治疗79例,术后确诊63例,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18例,符合率80%。多发性小肌瘤5例,慢性子宫肥大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误诊率为20%。药物性保守治疗53例;症状缓解、子宫体积缩小及附件包块缩小或消失43例,有效率为81%。结论 超声显像检查是目前作为子宫腺肌病诊断方法之一,对疑有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应作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