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神经肌电生理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3)、松弛素(RLX)、层粘连蛋白(L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125例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干预,观察组采用盆底肌锻炼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肌电生理指标,TGF-β3、RLX、LN表达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肌电生理指标总肌电值、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TGF-β3、RLX及LN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2.90%(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神经肌肉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神经肌电生理指标,降低TGF-β3、RLX及LN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蒋静  罗军 《安徽医学》2021,42(6):664-668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结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并观察血清松弛素(RLX)及内皮素-1(ET-1)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6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利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于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的各项指标,比较肌力、疲乏程度以及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期,同时检测并比较血清RLX、ET-1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疲乏程度、POP-Q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RLX、ET-1水平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改善女性PFD患者的盆底肌力以及疲乏程度,同时能够降低血清RLX、ET-1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盆底功能障碍与血清松弛素H2质量浓度及阴道壁松弛素受体LGR7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产前盆底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评分,选择阴道前壁脱垂Ⅱ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头位初产孕妇为病例组(n=12);无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的妊娠晚期孕妇为对照组(n=24).ELISA法检测血清松弛素H2浓度;阴道分娩后取会阴侧切处阴道壁组织行RT-PCR,检测松弛素受体LGR7 mRNA的表达.结果 病例组血清松弛素H2的浓度和阴道壁组织LGR7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妊娠晚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及阴道壁松弛素受体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郑颖  杨帆 《重庆医学》2018,(14):1885-1888,1895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雌激素、孕激素、松弛素(RLX)及阴道壁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与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健康孕产妇93例(包括SUI组47例,非SUI组46例),于孕37~40周时抽血,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雌三醇(E3)和孕酮(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RLX水平;SUI组中42例和非SUI组中44例于其分娩时取阴道后壁全层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测定盆底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RLX受体(LGR7)的表达.结果 SUI组与非SUI组孕妇血清E2、E3、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孕妇血清RLX水平明显高于非SUI组(P<0.05).SUI组盆底组织ER的阳性表达强度低于非SUI组,SUI组盆底组织PR、LGR7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非SU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清RLX水平和盆底组织中LGR7的表达与E2、E3、P均无相关性(P>0.05);盆底组织中LGR7与ER无相关性,与PR呈正相关.结论 妊娠晚期雌激素、孕激素、RLX对盆底支持组织的生物活性由其受体表达的水平介导发挥;PR可能对LGR7有正性调节作用,其与妊娠期SUI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盆底功能障碍与血清松弛素H2质量浓度及阴道壁松弛素受体LGR7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临产前盆底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评分,选择阴道前壁脱垂Ⅱ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头位初产孕妇为病例组(n=12);无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的妊娠晚期孕妇为对照组(n=24)。ELISA法检测血清松弛素H2浓度;阴道分娩后取会阴侧切处阴道壁组织行RT—PCR,检测松弛素受体LGR7 mRNA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松弛素H2的浓度和阴道壁组织LGR7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妊娠晚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及阴道壁松弛素受体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相关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妇产科2020年3-8月就诊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入选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入选患者167例.依据产妇产后42d复查结果分为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PFD组,85例)、未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组(非PFD组,82例).比较...  相似文献   

7.
岳阳 《当代医学》2021,27(5):30-32
目的 分析经阴道分娩高龄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阴道分娩的8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分为发生组(n=35)和非发生组(n=4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发生PF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孕期增加体质量、妊娠期有无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长与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孕期增加体质量、孕期有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长是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的发生率较高,年龄≥40岁、孕期增加体质量>12.5 kg、妊娠期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长延长的产妇产后更易发生PFD,控制孕期体质量,指导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可减少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产后P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盆底功能受损症状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频尿急、下腹酸胀/下坠感、腰骶痛、阴道干涩、阴道松弛所占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量表-7(UDI-7)中的社会关系、活动、情感、旅行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PFD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改善PFD症状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顾萍 《当代医学》2021,27(9):160-162
目的探究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产科住院的正常足月妊娠、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娩过程中,观察组采取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而对照组在整个阴道分娩过程中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产后第8周对产妇进行常规随访,通过检测产妇的盆底肌张力以及盆底肌压力评估产妇的盆底功能;此外,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受损发生率为60.0%(60/100),对照组为62.0%(62/100);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0.0%(20/100),对照组为19.0%(19/100);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为22.0%(22/100),对照组为23.0%(23/100)。两组盆底功能受损、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阴道分娩会不可避免的损伤产妇的盆底肌功能,在初产妇生产过程中采用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无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前盆底锻炼联合产后服用举元煎颗粒剂对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产检、分娩的41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6例,采用产前盆底锻炼)和试验组(20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产后服用举元煎颗粒剂)。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盆底功能(包括盆底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及盆底肌张力)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气虚症候的变化及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盆底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尿失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疲、气短、自汗评分、总积分及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产前盆底锻炼联合产后服用举元煎颗粒剂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盆底功能及尿失禁症状,对于PFD的防治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568例产后6~8周复查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徒手和机器检测盆底肌力、疲劳度和阴道压力以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盆底器官脱垂定量(POP Q)分期法评分了解产后早期PFD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产后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正常率分别为29.40%、33.10%,疲劳度正常率分别为52.82%、89.08%,阴道最大压力正常率为72.54%,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为27.82%,不同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SUI和阴道前、后壁,子宫脱垂的发生率分别为9.86%、79.40%、21.13%、12.50%,阴道顺产组>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4000g)是产后SUI和POP共同的危险因素,而妊娠期SUI是产后SUI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和分娩相关因素会使盆底功能下降,出现产后SUI和POP,应在早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电生理异常状况、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省贵港市人民医院定期产检、分娩并在产后6~8周到医院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检查的阴道分娩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相关资料,对产妇的资料及产后早期盆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盆底电生理异常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模型。 结果664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中Ⅰ类肌肌力异常70.03%,Ⅱ类肌肌力异常69.27%,Ⅰ类肌疲劳69.73%,Ⅱ类肌疲劳31.02%,阴道动态压力有92.02%异常。产妇年龄、身高、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伤、晚期增重、第二产程时长和新生儿体重、身长、性别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生理异常有关,其中,产妇身高越高、新生儿身长越长、在第二产程不超过3 h的情况下第二产程时间越长均是保护因素。孕期体重增加对盆底肌电生理的影响明显,将孕期增重与盆底电生理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可以预测部分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电生理异常,在孕早期25≤体重指数<30的孕妇,Ⅰ类肌肌力异常与晚期增重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25(P=0.044,95%CI:0.523~0.927),最佳晚期增重值为4.75 kg。 结论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生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孕期体重增加可以预测部分产妇产后早期电生理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对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病率及电刺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及治疗病人1629例,分为对照组(795例)和观察组(834例)。对照组定期孕检,但未进行孕期干预,产后POP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定期孕检,进行孕期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质量管理、盆底肌肉锻炼,接受产后康复治疗,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结合产妇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产后42 d复查分析2组产妇发病情况,于产后6个月进行随访及复检,观察产妇POP改善状况。结果产后42 d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肌张力达到Ⅰ级和Ⅱ级肌力水平比例明显偏高,POP-Q结果显示,对照组SUI患病率(38.23%)明显高于观察组(28.89%)(P < 0.05)。治疗6个月后肌拉力测试结果显示,2组Ⅰ级和Ⅱ级肌力水平比例明显减少,POP-Q结果显示2组SUI患病率明显下降,对照组SUI患病率高于观察组(P < 0.05)。治疗6个月后POP-Q改善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有效降低POP的发病率,并能够有效提高电刺激对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孕期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蒙翠丽  蒋荣英 《当代医学》2010,16(19):17-18
目的探索孕期行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定期产检的孕妇74例,随机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对锻炼组孕妇给予盆底肌肉锻炼。结果经训练后,锻炼组的阴道静息压、Ⅰ类纤维强度、阴道收缩持续时间、Ⅱ类纤维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提高盆底肌力,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后PF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将184例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分娩组(n=59)、阴道自然分娩组(n=117)及产钳分娩组(n=8);于产后6~8周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产后盆底肌力.同期选择20例年龄相当的已婚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妇女盆底肌力的各项指标均高于产后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最强,产钳分娩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最差,两组盆底肌肉活力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组及阴道自然分娩组产后左右两侧盆底肌肉活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分娩组产妇左右两侧盆底肌肉活力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自然分娩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与产钳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的盆底肌力与选择性剖宫产分娩产妇相当;产钳分娩产妇盆底肌力最差,可能与其第二产程时间过长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冉兰珍 《医学综述》2012,(22):3910-39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最佳用药方式。方法将192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日2次,共3 d,第4天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Ⅱ组:米非司酮用法及用量同Ⅰ组,第4天于阴道后穹隆处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Ⅲ组:顿服米非司酮200 mg,36 h后阴道后穹隆处置放米索前列醇,用法及用量同第Ⅱ组。观察用药后三组患者宫缩出现的时间、总产程时间、引产成功率等情况。结果Ⅲ组的引产成功率、用药后开始出现宫缩的时间、用药后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方面,与Ⅰ、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顿服米非司酮配200 mg、阴道后穹隆处置放米索前列醇,对于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