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间学派三大家论治中风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间学派的三位代表医家刘完素、张子和、朱丹溪论治中风、完素主火、子和主风、丹渗主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风的形成原因和病变机理,使得中风的病机日臻完善,中风的治法渐趋完备,积累了丰富的论治中风的临床经验,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各医家、各流派间的交融碰撞乃是中医学传统继承中的要点,该文从金元四大家及明清各家著述中具有代表性的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入手,分别对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虞搏、胡慎柔、喻嘉言做了探讨,全文皆以笔者的临床实践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刘完素论治消渴的中医理论框架结构,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分析总结刘氏论治消渴的内在理论体系。病因病机方面,从玄府出发,将消渴的病理机制归于"燥热",并阐述了消渴并发症的病机;辨证论治方面,以泻实补虚为原则,提出了"泻心火、除胃热、补肾水"的基本治法,主张三焦论治,开后世之先河。刘完素论治消渴,见解独到,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金元医家从脾胃论治眩晕的思路、治法及其对后世医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金元医家丰富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其中刘完素倡风火致眩而重脾胃润养,李东垣主升降相因而重脾胃元气,朱丹溪推痰火致眩而重湿土生痰,张子和尚痰实致眩而重攻邪护胃,后世医家基于四者治疗眩晕的思路与治法,从培土荣肝、补中调气、健脾祛痰、祛邪护胃等角度进行治疗,拓展了眩晕的治法,亦为当代医家从脾胃论治眩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湿之为病,总以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根本,故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对此历代医家均颇为重视,并常以脾胃为基础论治湿病。金元医家刘完素亦颇有心得,但不同于一般医家常采用温脾燥湿等法,刘完素则遵其寒凉思想,主张中土脾胃尤需湿润,不可妄用温燥,迫土干无以润物,并指出湿盛常自热生,应解阳热怫郁为要,方药宜选凉润之品。然而刘完素治湿绝非不予温热,更多的是警醒寒凉之用,务要使润燥相宜土得其平。  相似文献   

6.
金元四大家论治咳嗽各有特色:刘完素主张治咳先治痰,治痰先治气;张从正认为嗽分六气,毋拘以寒;李杲认为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朱震亨认为嗽分五类,阴虚尤多。在病因上,刘完素、张子和偏于外感六气致咳,李东垣、朱丹溪偏于内伤脏腑致咳。四者皆注重痰湿对咳嗽的影响,但河间以枳壳、陈皮降气祛痰,子和以瓜蒂散等涌吐痰涎,东垣以补中益气汤补脾化痰,丹溪以二陈汤燥湿化痰,以知母、贝母、瓜蒌清金化痰。  相似文献   

7.
明代医家缪希雍,字仲淳,著《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书中《吐血》篇所载“吐血三要法”,对吐血的论说独树一帜,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现谈谈对这一治法的粗浅认识。 一、对“吐血三要法”的理解 《吐血》篇中的医案,有咳血,齿衄及吐血案,可见本篇的“吐血”,是泛指血从口出者。其“吐血三要法”是:  相似文献   

8.
研究刘完素火热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阐发其对中医传承与创新的启示意义。首先论证了刘完素火热论的形成路径,主要包含自身实践、汇集经典、融合理学等不同方面;其次从金元医家、温病学家、现代学者研究入手,进一步研究刘完素火热论的传承脉络;最后阐明刘完素火热论形成与发展的道路对现代中医发展与创新的启示意义,即需专注经典,博采众长,方能焕发创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对于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临床医家多从脏腑论治,且多具有各自独特的论治特点.从脏腑论治,脏腑兼证论治,及兼夹病理产物三方面探讨临床各家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结果表明,临床医家多从肾虚论治绝经前后诸证,亦有一些医家强调在肾虚的基础上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心论治,以及从夹痰瘀等病理产物论治等,治疗多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健脾、养心、祛痰化瘀等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对心、肝、脾三脏相关性的分析,并追溯古代医家从肝、脾论治胸痹心痛的理论渊源及现代医家对于从肝、脾论治胸痹心痛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归纳并总结从肝与脾论治胸痹心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刘完素从"阳气怫郁"角度论治火热病的方法。[方法]通过研读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论著,分析其对火热病证治规律的认识,着重阐述其从"阳气怫郁"角度论治火热病的机理。[结果]刘完素医理精深,临证经验丰富,善于创新。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理论的启示下,对火热病证加以扩充,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学说。认为风、寒、湿、燥诸气太过,玄府闭塞,阳气怫郁,均会产生火热病。"阳气怫郁"是六气化火的一个关键环节,当以寒凉与宣散相合的治法,或辛凉解表,或清泄郁热,或表里双解,或燥湿解郁,或寒温并用,以宣发"阳气怫郁"诸证。[结论]刘完素从"阳气怫郁"论治火热病,为后世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对今日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载:"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年间百家争鸣,而这一时期又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震亨四大医家为典型代表。"上火"是一种民间的俗称,常引起各类火热症状及表现,故对于"上火"的治疗,常以清热泻火为基本治疗大法。金元四大家对"上火"的论治除清热泻火外,均有从气机论治的学术思想体现。现笔者略做总结如下。1火与上火火曰炎上,即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点,同时可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火  相似文献   

13.
介绍马玉琛教授运用刘完素女科学术思想诊治女科病证的经验。刘完素学术思想以五运六气学说及六经辨证为基础,女科分少阴、厥阴、太阴三经论治。善于运用四物汤从四时变化特点辨证用药,广泛运用于女科经带胎产及杂病的治疗。临床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宋代受张仲景《伤寒论》影响,多用温热方药。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药特色来看,温热方药使用广泛,并形成了滥用温燥温补的流弊。金元四大家针对流弊,主张褒水贬火,倡导寒凉用药,张子和、刘完素主张心火旺、肾水亏,朱丹溪立相火妄动、阴虚火旺之学说,李杲主张阴火炽盛、脾胃气虚之说,这对继承和发扬辨证论治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常见病主要为三大疾病,即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祖国医学对老年病的病理研究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产生了许多学术流派和学说。在哀老的病理认识上,金元时代的刘完素认为老人多阴虚阳亢,李东恒认为老人多脾虚湿热,张子和认为老人宜慎用药补,主张以里热证论治,朱丹溪认为老人多阴虚,应多以养阴理脾治之。这些认识为研究老年病的中医病理,开启了思路。现就此三大疾病的病理,试作讨论。综合历代老年病的中医病理理论,可以说是离不开虚损两字,不是肾虚就是气虚,血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2世纪气候进行梳理,旨在研究当时的气候因素可能对著名医家刘完素学术思想的影响。通过文献对照,刘完素所在时代气候寒冷,是中国古代四个寒冷期中的一个时期,而刘完素的五运六气病机学说、对寒邪为病病机的补充、对寒与火热关系的认识、辛温复辛凉的制方配伍思想,均可能与当时气候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金元时期四大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对妇科月经病和带下病的认识及证治特色.  相似文献   

18.
张锡纯吐衄证论治特色探讨王恩元(四川省万县市中心人民医院二门诊部634000)关键词:张锡纯;吐血;衄血;论治特色吐衄证为吐血、衄血之统称,张锡纯对其论治颇具特色,今就《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文所据本为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试作探讨。1病机着眼胃...  相似文献   

19.
玄府理论作为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分,近年来在指导消渴病治疗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其理论渊源及机理,认为玄府理论指导治疗消渴病源于金元时期刘完素,燥热太甚,玄府郁闭、水津不布为消渴病基本病机,辛润开通玄府、布津润燥为基本治疗原则,刘完素从玄府理论的视角论治开辟了消渴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医辨治阳痿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31部载有阳痿论治内容古医籍的研究,发现古代医家总体上认为阳痿病因多为七情所伤和房事不当,病机多为肾脏功能失调,论治多从肾虚立论,以温补肾阳为治法之主流,用药以植物药为主并辅以动、矿物药。内治方喜用酒盐汤为引,善佐行气、开窍、活血药;外治方喜用温热、活血、开窍之品,开尿道给药治疗阳痿之先河。从医学发展史分析,宋以前的医家几乎以肾为中心以温补为大法治疗阳痿;自金起,主张单从肾脏论治的医家逐渐减少,开始出现主张从多脏多因论治阳痿的医家,至清时辨证论治阳痿的体系已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