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及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3例,采用腓骨远端截骨矫形钢板固定,带线锚钉固定修复外侧韧带,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踝关节不稳定。术前及术后行踝X线及MRI检查,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腓骨骨性愈合,踝穴形态恢复,术后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5.7±10.3)分,末次随访时为(88.3±4.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评分优28例,良5例。结论:采用腓骨远端截骨矫形钢板固定截骨端,带线锚钉修复外侧韧带,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恢复踝穴形态,同时增加踝关节稳定性,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杨旭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75-75
目的:探讨斜形截除内外踝法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经踝关节前侧、外侧入路,暴露内外踝并斜形截除后对23例踝关节严重病损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术,将内踝由内上至外下、外踝由外上向内下斜形截骨,再用摆锯处理踝关节关节面。选用钢针或钢板固定踝于功能位,术后6周拔除留于足底皮外的骨圆针。结果:经随访4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术后2周伤口Ⅰ期愈合,4周可见骨痂形成,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12周X线片示胫距关节牢固融合。结论:采用斜形截除内外踝法行踝关节融合术,方法简单,暴露充分,融合率高。其优点为病变部位显露良好;操作空间大;操作方便;关节面处理彻底;骨创接触面大而贴合,融合固定牢靠,术后踝关节外形较好,无内外踝突出而致穿鞋困难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4月间收治的18例距骨骨折(距骨体骨折SneppenⅡ型)患者,给予外踝截骨+可吸收钉固定,术后制动6周-8周,待截骨愈合后(12个月-18个月)将外踝钢板拆除。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18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截骨外踝和距骨骨折),愈合时间10个月-15个月,平均时间11.5±2.2个月。以踝关节评分系统(Baird-Jackson)评价疗效,12例为优,6例为良。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有切口裂开、切口坏死、畸形愈合、骨不连、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情况出现。结论: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的方法.方法:对32例陈旧性三踝骨折患者,手术采用前内,前外双侧弧形切口,锐性探查内外踝原始骨折线,清理骨折断端及踝穴,外翻踝关节,直视显露后踝骨折块,清理后踝周围的瘢痕组织及碎骨块和骨痂组织,用尖刀探查后踝原始骨折线.清理骨折断端、复位,固定后踝,以骨嵴为标志,恢复外踝的正常长度和力线,并用1/3管型钢板或普通钢板或克氏针固定,内踝用螺钉或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3~4周,术后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5个月,平均36个月.2例出现浅表皮缘坏死,3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28~39周,平均32周,3例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踝关节间隙变窄,有创伤性关节炎改变,其中2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根据AOFAS评定标准,踝关节评分优20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3.7%,5例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10°.结论:手术治疗伤后86天内三踝骨折,锐性探查原始骨折线,直视下复位后踝骨折块,保留腓骨的正常长度、旋转和力线,正常的踝穴间隙,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外踝内固定器治疗外踝骨折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病例3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随机分甲、乙两组,每组15例,分别选择外踝内固定器、重建钢板固定。术前对所有患者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标准评分;术后复查记录X线片、内固定拆除时间、踝关节功能等。结果:30例患者术后9~20月随访,平均13.4±2.8月。甲组无术口感染、钢板松动或折断等并发症;乙组2例术口感染致乙级愈合,1例术后钢板螺钉松动借助石膏外固定3月最终骨折愈合,遗留踝关节疼痛。两组骨痂生长定量指标、内固定拆除时间及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外踝内固定器系统适用于成人外踝WeberB和部分Weber C、WeberA骨折患者,对外踝特殊类型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更为适用;对骨折行三维立体环抱式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快,患肢功能恢复优良,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4月间收治的18例距骨骨折(距骨体骨折SneppenⅡ型)患者,给予外踝截骨+可吸收钉固定,术后制动6周-8周,待截骨愈合后(12个月-18个月)将外踝钢板拆除。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18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截骨外踝和距骨骨折),愈合时间10个月-15个月,平均时间11.5±2.2个月。以踝关节评分系统(Baird-Jackson)评价疗效,12例为优,6例为良。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有切口裂开、切口坏死、畸形愈合、骨不连、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情况出现。结论: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谢峰  秦敏 《安徽医学》2021,42(1):67-69,70
目的 探讨附加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附加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记录患者股骨干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SS功能评分和Harris功能评分分别对患侧膝、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0~24个月随访,平均(13.25±2.72)个月.23例股骨干骨折一期行髓内钉固定出现骨不连患者经翻修最终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4.77±0.5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对骨不连翻修术后临床疗效均表示满意,无患肢短缩、畸形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100%.结论 附加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二期翻修手术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策略,该方法 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β-TCP)生物可吸收融合器在截骨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14处)因先天发育不良、创伤或感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患者行张口截骨内固定手术,截骨间隙植入自行研制的β-TCP生物可吸收融合器以促进骨融合。术后通过X线及CT对截骨处骨愈合情况及生物可吸收融合器的形态变化进行随访观察,并对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患肢力线恢复正常,14处畸形平均矫正角度为12.5°(10°~21°),随访期内无矫正角度丢失。11例(13处)截骨处达到骨融合,13处平均融合时间4.6个月(3—6个月);1例随访2个月,有部分融合。CT及三维重建显示术后12周时所有截骨间隙均有不同程度融合,β-TCP融合器中心多孔部分大部分吸收,为骨结构替代,而外层致密环多有不连续或断裂,部分崩解。结论采用β-TCP生物可吸收融合器可以有效促进截骨矫形术后的骨融合。  相似文献   

9.
杨先腾  田晓滨  胡如印  孙立  韩伟  李博 《重庆医学》2015,(20):2831-2833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3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5~72岁,平均40.3岁.三踝骨折采用Danis-Weber分型,A型9例,B型14例,C型10例.纳入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7~10 d肿胀消退后手术治疗.内固定方式外踝均选用接骨板螺钉固定;内踝骨折选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19例,选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14例;后踝27例选用螺钉固定,6例未行固定.三踝固定顺序:选用外踝-后踝-内踝19例,后踝-外踝-内踝8例.有2例患者下胫腓联合行固定处理.结果 骨折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对术后恢复情况用美国足踝协会(AOFAS)系统评分.3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予高压氧治疗及加强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所有患者无感染及骨不愈合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均达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AOFAS评分标准平均达到90分以上,疗效满意.26例患者术后1年顺利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结论 三踝骨折应行手术治疗,准确的骨折复位和合适、坚强的内固定,尽早的功能锻炼是治疗关键;内、后踝螺钉结合外踝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可提供坚强固定,适合大多数三踝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β-磷酸三钙(β-TCP)生物可吸收融合器在截骨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例(14处)因先天发育不良、创伤或感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患者行张口截骨内固定手术,截骨间隙植入自行研制的β-TCP生物可吸收融合器以促进骨融合.术后通过X线及CT对截骨处骨愈合情况及生物可吸收融合器的形态变化进行随访观察,并对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10.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患肢力线恢复正常,14处畸形平均矫正角度为12.5°(10°~21°),随访期内无矫正角度丢失.11例(13处)截骨处达到骨融合,13处平均融合时间4.6个月(3~6个月);1例随访2个月,有部分融合.CT及三维重建显示术后12周时所有截骨间隙均有不同程度融合,β-TCP融合器中心多孔部分大部分吸收,为骨结构替代,而外层致密环多有不连续或断裂,部分崩解.结论 采用β-TCP生物可吸收融合器可以有效促进截骨矫形术后的骨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