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来花 《吉林医学》2010,(34):6248-6248
目的:观察绿药膏用于缓解静脉补钾引起肢体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60例住院手术后静脉补钾疼痛的患者依入院顺序分成两组,30例采用绿药膏外涂,另30例采用温热湿敷,观察两组疼痛效果。结果:绿药膏外涂组比温热湿敷组在静脉补钾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静脉补钾引起的肢体局部疼痛,采用绿药膏外涂,缓解疼痛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风油精外涂缓解浅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入选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为观察组,采用风油精在浅静脉滴注氯化钾时沿静脉穿刺点走向外涂;30例为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浅静脉补钾时肢体局部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时间短,肢体局部疼痛缓解快,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用药时间长,疼痛缓解慢,总有效率为4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风油精外涂缓解浅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热敷.不良反应率为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胶浆局部涂擦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输注5%葡萄糖液500ml加10%氯化钾15m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对输液时疼痛的96例患者在穿刺点上方皮肤上涂擦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后用40℃~50℃毛巾热敷20~30min,长度为10cm左右;对照组在输液时对96例疼痛患者行局部热敷20~30min。结果:两组静脉疼痛有效率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利多卡因胶浆局部涂擦可有效预防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外涂预防外周浅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肝胆外科住院期间经浅静脉滴注氯化钾的12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静滴氯化钾时沿静脉穿刺点走向外涂利多卡因胶浆,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浅静脉补钾时肢体局部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肢体局部疼痛发生率为4.92%,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81.67%;观察组肢体局部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外涂对浅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补钾致痛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60例遵医嘱静脉补钾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补液前给予热敷)和对照组(不给予热敷),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热敷对预防和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液外敷对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对74例急诊科留观室患者依据入室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在滴注氯化钾溶液时将浸有山莨菪碱20 mg的湿纱布盖于穿刺血管上方3~4 cm皮肤处,直径5~8 cm,其上敷盖一层塑料,胶布固定至输液毕,同时使用5.5号针头穿刺;对照组在滴注氯化钾溶液时未采取局部外敷,穿刺针头不做要求。在输液过程中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疼痛主诉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疼痛的例数分别为25例和3例,Ⅰ度疼痛例数为11例和24例,Ⅱ度疼痛例数为1例和1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32.4%和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补钾引起的局部疼痛,选用山莨菪碱液局部湿敷,同时使用5.5号针头穿刺,既能减轻穿刺引起的疼痛,又能有效缓解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且方法简便、易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抬高穿刺部位对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影响,使静脉补钾所致的疼痛得到缓解。方法 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其静脉补钾所致的疼痛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抬高穿刺部位可预防静脉补钾所致疼痛,有利于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补钾致痛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72例遵医嘱静脉输注氯化钾的住院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输液前用50~60℃的热水泡手5min,输注过程中给予热敷)和对照组(不给予热水泡手及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热敷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按摩前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按摩后半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3±0.9)著低于对照组(7.8±1.2)(P<0.05);按摩后1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6.2±1.3)著低于对照组(8.3±1.4)(P<0.05).结论: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静脉补钾缓解疼痛简便更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120例患者静脉输钾240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按医嘱滴速输注,观察组通过循证支持,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将针柄翻转180℃固定,并用25%硫酸镁湿热敷,医嘱滴速不变.结果 观察组疼痛明显缓解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静脉补钾过程中,重视患者感受,应用循证方法采用简便有效的护理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双氯芬酸钾片治疗痔瘘术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应运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双氯芬酸钾片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178-181
目的探讨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针灸康复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护理及物理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水肿、上肢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主要探讨和研究减轻和避免静脉补钾引起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90例需静脉补钾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先实行常规穿刺法,进行不同浓度、滴速、时间和剂量补钾的疼痛测定,然后进行A组常规穿刺法、B组抬高针尾法和C组翻转针柄法穿刺固定补钾测定结果的疼痛情况,并进行A、B两组补钾疼痛病人实行再次翻转针柄固定的方法,并测定其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含钾浓度、滴速明显影响静脉补钾疼痛程度;持续补钾时间和持续补钾的每日剂量对静脉补钾的疼痛影响不大.而三种穿刺固定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0%、83.3%和16.6%,具有显著差别;发生疼痛后的患者实行再次翻转针柄后缓解率达95%且缓解时间为1-2分钟.结论 钾离子是致痛因子,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的钾离子数目和疼痛的发生呈正比.钾离子和血管组织的距离及药物流向与疼痛发生有明显关系,翻转针柄法是减轻和避免静脉补钾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缓解胁痛患者胁痛的疗效影响.方法:肝炎所导致胁痛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5.0%,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前胁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够有效缓解肝炎胁痛患者胁痛状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愈创汤口服合穴位埋线法(长强、承山、足三里)与静脉镇痛在混合痔术后各阶段的镇痛效果并进行对比评估。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混合痔患者,前瞻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镇痛治疗,治疗组给予愈创汤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术后1 d、2 d、3 d、7 d的综合疗效、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综合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较多。结论:愈创汤合穴位埋线法适合于术后轻、中、重度疼痛的治疗,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无特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耳区穴位按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101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耳区穴位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28%,对照组为86.7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耳鸣缓解率观察组为94.83%,对照组为83.0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耳区穴位按摩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独特疗效,并能明显减轻耳鸣症状,可用于临床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脑性瘫痪胫神经缩窄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应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胫神经缩窄术后给予穴位按摩,对改善患儿术后疼痛,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可明显提高胫神经缩窄术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180例静脉补钾致严重局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予新鲜芦荟湿敷疼痛部位,B组予生理盐水湿敷疼痛部位,C组不作处理。结果A、B、C三组比较,A组疼痛缓解效果优于B组(P<0.05),B组缓解效果优于C组(P<0.01),A组起效时间早于B组(P<0.01)。结论芦荟及生理盐水湿敷均能使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但芦荟湿敷效果显著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曹桂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46-146,151
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按摩防治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8例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应用穴位按摩止吐,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恶心呕吐后,利用穴位按摩治疗有效。结论利用穴位按摩止吐较一般护理方法好,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4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能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