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因此,研究新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许多临床和动物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作用外,还具有非调脂作用,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26-1527,1530
<正>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此类药物除共有调脂作用外,还有广泛的调脂外作用,如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应激、抗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肌重构、抗血小板集聚等,这些作用被称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现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有了更加广泛的用途:如改善慢性心  相似文献   

3.
王歆月  张颖轩 《医学综述》2009,15(21):3288-3290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血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多效的非调脂作用如抗炎作用、改善内皮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益,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但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他汀类药物能否常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还有待循证医学证实。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除调脂作用外,非调脂作用亦引起大家的重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兴华 《医学综述》2013,19(11):2051-2054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调脂药。近年来不断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动脉硬化斑块中的炎性成分,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证实,他汀类调脂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心脏围术期具有广泛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另外,也有研究试图探索他汀类药物对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血管疾病是否也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其在临床的广泛的、大剂量的应用,其安全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本综述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存在的胆固醇悖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因调脂作用而广泛应用,在预防与治疗心脏病疾病,改善预后方面日益受到重视[1].研究[2]证实,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作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多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他汀类药物独立于调脂外的作用,包括:抗氧化、调节一氧化氮合成与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逆转心室重构等.这些"多效性作用"促进了它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应用[1].近年来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有利,并能延缓进展.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防治中的循证医学证据、作用机制及潜在的不利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李罡  郝英平 《疑难病杂志》2009,8(7):443-446
他汀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之外的心血管系统多效性作用,如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调节神经体液反射、抗心室重构等作用,从而促进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预防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作用机制及潜在的不良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具有高效、安全和耐受性好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强化调脂治疗在极高危患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出色的调脂作用,而且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稳定斑块等非调脂作用。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丽  黄其昌 《医学综述》2007,13(21):1655-1657
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降低胆固醇,但近来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证据、作用机制及目前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作用,了解他汀类药物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为Ⅲ-Ⅳ级)且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4例,给予强心、利尿、ACEI和/或B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20mg/d,待心功能改善Ⅰ~Ⅱ级后复抽取血清作C-反应蛋白测定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检测。结果A组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阳性率43%;B组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阳性率30%,(P〈0.05);B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脏射血分数较A组治疗前后患者有改善(P〈0.05)。结论炎症反应参与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过程,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该过程,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沈雁岩 《医学综述》2012,18(16):2612-2616
他汀类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已奠定了基石地位,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被公认为是临床获益的首要机制。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多种疗效,此多效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庄严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181-2182,2189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测评,将结果与8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GSES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GSES分与SDS、SAS具有负相关性(r=-0.342、-0.372;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较低,自我效能感低的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治疗中,应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感,以便更好地消除负性情绪,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日,每月门诊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和6月进行心功能分级、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同时观察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心功能、LVEF、LVEDVI、LVESV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再住院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46例采用常规治疗,贝那普利组14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肱动脉流量介导性舒张(FMD)值。结果:两组治疗前FM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M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对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应用方便,副作用小,促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脑利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体检为正常成人60例血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BNP和hs—CRP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中BNP和hs—CR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NP和hs—CRP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级密切相关,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NP和hs—CRP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BNP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的协同作用在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BNP和hs—CRP的联合检测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个性化施护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予常规心内科护理干预,个性化施护组予个体化施护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措施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均能够提高干预后6min步行实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但个性化施护组提高6min步行实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幅度、生活质量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个性化施护干预能够稳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树立治疗信心,降低基础代谢率,促进肠道蠕动,降低心脏负荷,在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Statin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gents prescribed for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but their side effects on the liver are worrisome to both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hepatic side effects of statin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Four hundred and eighty-on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statins at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1, 2008 to June 30, 2009 were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Liver function, including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within 6 months after they began to use statins and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mild ALT and AST elevation, less than three times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and the incidence of moderate elevation, ALT and AST levels 3–10 times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statins were 2.3% and 2.1%, respectively. These incidences were high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hyperlipidemia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relatively high incidence was associated with older age (≥65 years)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s, and was not related to the type of stroke, gender, and reduc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The levels of ALT and AST normalized after withdrawal of statins or lowering the dosage. None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hepatic failure.

Conclusions  Asymptomatic elevation of ALT and AST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statins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han in others, and the elevation is related to age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s. However, statins are still safe for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