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菁  谢桂珍  魏丽惠 《北京医学》2002,24(6):381-38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大小、部位、数量对早孕药物流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9例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肌瘤位于浆膜下或壁间<3cm者药物流产效果好,阴道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可达89%及91.3%;而单发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壁间>3cm者以及多发肌瘤者药物流产效果差,其中子宫下段者效果最差,完全流产率仅为37%.结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如肌瘤单发位于浆膜下或壁间<3cm则药物流产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大小、部位、数量对早孕药物流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7例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肌瘤位于浆膜下或壁间〈3cm者药物流产效果好,阴道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可达84.2%及88.9%,而单发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壁间〉3cm者以及多发肌瘤者药物流产效果差,完全流产率仅为38.5%。结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如肌瘤单发位于浆膜下或壁间〈3cm者,药物流产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9例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肌瘤位于浆膜下或壁间<3 cm者药物流产效果好,阴道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可达89%及91.3%;而单发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壁间>3 cm者以及多发肌瘤者药物流产效果差,其中子宫下段者效果最差,完全流产率仅为37%。结论60天以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如肌瘤单发位于浆膜下或壁间<3 cm则药物流产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孕合并子宫肌瘤应用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停经49天以内,合并不大小子宫肌瘤患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结果 早孕合并小于或等于5cm子宫肌瘤患的完全流产率9 2.31%,不完全流产率为7.69%。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作为早孕合并宫肌瘤患有效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岚  苏庆红  葛莉宾 《广西医学》2012,34(3):300-30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手术适应证及不同部位、大小的肌瘤对手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浆膜下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单发肌壁间肌瘤组(P<0.05);肌瘤直径>5 cm,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肌瘤直径≤5 cm者(P<0.05).结论 浆膜下肌瘤、直径>5 cm的肌瘤在LM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301例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IVF/ICSI-ET治疗.将301例患者分为5组:A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均未压迫宫腔,共167例;B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不同程度压迫宫腔,共23例;C组为单纯浆膜下肌瘤组,共47例;D组为黏膜下肌瘤组且IVF/ICSI-ET治疗前行宫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共7例;E组为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共57例.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ICSI-ET治疗、不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167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将A组分为3个亚组:1个肌瘤组52例、2个肌瘤组60例、≥3个肌瘤组55例;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大小将A组分为2个亚组:<4cm组114例、≥4 cm组53例.分析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B、C、D、E组及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肌瘤数目亚组或肌瘤大小亚组间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无妊娠并发症及胎儿畸形发生,A组、E组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畸形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行IVF/ICSI-ET助孕的临床结局较好;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和大小、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对不孕症患者的IVF/ICSI-ET助孕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处理特点。方法:对19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缝合技术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单发肌瘤124例,多发69例,肌瘤合并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浆膜下肌瘤71例,肌壁间肌瘤73例,浆膜下与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52例,肌瘤数最多5个,肌瘤平均直径2.51cm;手术时间25~120分钟,平均64.60±37.14分钟;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74.10±41.89ml,子宫肌瘤直径>5cm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直径<5cm者,肌瘤数目和肌瘤类型对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子宫肌瘤大小是影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键因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保留子宫,是一种有价值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8.
邱雪茹  夏怡  陶定菊 《重庆医学》2016,(12):1650-1652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子宫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及位于宫颈的子宫肌瘤的产妇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单发、浆膜下型或黏膜下型及位于宫体的子宫肌瘤( P<0.05)。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或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剖宫产率显著增高(P<0.05)。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中明显增高( 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较大、多发及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对母儿预后的不良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挖除1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筛选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126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子宫浆膜下肌瘤70例,肌壁间肌瘤53例,阔韧带肌瘤3例.肌瘤直径大小为6.1 cm (3~12 cm),其中肌瘤直径<5 cm 33例(26.2%),≥5 cm 93例(73.8%),单发肌瘤57例(45.2%),多发69例(54.8%),根据患者本人保留子宫的要求采用不同术式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结果子宫肌瘤挖除术26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结扎术70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临时阻断术30例.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术式,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 0 .3%~ 2 .6%。近几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的增多 ,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肌瘤与妊娠、分娩相互间有影响 ,为保证母婴安全 ,对近 10年来我科收住的 9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调查 1990年 1月~ 1999年 6月 ,我科住院的孕产妇 2 732 5例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97例 ,发生率0 .35%。其中合并浆膜下肌瘤 19例 ,合并肌壁间肌瘤 4 5例 ,合并粘膜下肌瘤 9例 ,合并阔韧带肌瘤 6例 ,同时合并上述某 2种肌瘤者 18例 ,肌瘤直径最小 0 .8cm ,最大 14.7cm。确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与子宫肌瘤特性关系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4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54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无子宫肌瘤分娩孕妇163例设为对照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在肌壁间时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子宫肌瘤在非肌壁间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直径<5cm者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肌瘤直径≥5cm者(P<0.05);子宫肌瘤单发时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子宫肌瘤多发者(P<0.05).观察组单纯剖宫产术、剖宫产联合肌瘤剔除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并发症类型与子宫肌瘤的特性有关;分娩时多采用单纯性剖宫产术或剖宫产联合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直径≥5 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壁间瘤患者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和直径5 cm的肌瘤,其手术出血量多、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注意。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的临床处理。【方法】对16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肌瘤未剔除组及正常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术前、术后HB差值无显著性差异。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剔除单发、多发,浆膜下、粘膜下、肌壁间肌瘤,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剔除直径≤5cm和直径>5cm的肌瘤,术中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术后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3组的伤口愈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同时应尽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免除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但对于直径>5cm,位于子宫下段或远离切口的肌壁间、粘膜下肌瘤,由于手术困难风险较大,不主张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年来观察到射频消融祛除子宫肌瘤可以治疗黄褐斑。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B超诊断子宫肌瘤患者386例,合并黄褐斑者95例,发生率为24.6%。合并黄褐斑患者平均年龄38.7岁。其中壁间肌瘤81例,突腔的肌壁间肌瘤5例,黏膜下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无蒂的3例,宫颈肌瘤2例。单发77例,多发18例。  相似文献   

15.
樊丽萍 《海南医学》2011,22(14):136-13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90%)和宫颈肌瘤(10%)。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约占20%)和黏膜下肌瘤(占10%~15%)。本病例位于子宫下段近膀胱腹膜反折处浆膜下子宫肌瘤,借长3cm、直径1cm之蒂生长到腹膜外膀胱右侧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良性肿瘤。随着孕妇初产年龄的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增加。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3月至2003年8月在我院产科足月分娩产妇中合并子宫肌瘤者41例,占2.07%。11例经阴分娩,30例行剖宫产。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27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4例。产妇年龄25岁~43岁,平均28.6岁。术前明确诊断的19例,术中发现肌瘤8例。单发肌瘤23例,其中黏膜下肌瘤3例,浆膜下肌瘤11例,肌壁间肌瘤9例。多发肌瘤4例。共剔除肌瘤34个。肌瘤直径1.2cm~7.2cm,…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陶文兵 《当代医学》2010,16(33):135-136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时,对不同位置、大小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2例,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根据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分组比较。结果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不同位置、大小肌瘤患者均有效,以肌壁间、体积20~70cm3肌瘤治疗效果最佳,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应作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药物,特别对肌瘤位于肌壁间且体积在20~70cm3的患者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妊娠10~17周合并子宫肌瘤药物流产效果.方法 对119例妊娠10~17周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20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μg终止妊娠.结果 完全流产率83.19%(99/119),不全流产率14.29%(17/119),失败率2.52%(3/119).结论 早-中孕份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行药物流产是安全有效的;对子宫肌瘤大、多发或是粘膜下肌瘤给予及时清宫可以防止大出血;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可避免困难的清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结果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超声结合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壁间肌瘤57例,单纯浆膜下肌瘤34例,单纯黏膜下肌瘤14例,壁间肌瘤合并浆膜下肌瘤11例,壁间肌瘤合并黏膜下肌瘤6例,肌瘤位于子宫峡部1例,总符合率97.6%;误诊3例中包括子宫腺肌病2例,卵巢肿瘤1例,误诊率2.3%。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是临床首选及必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检查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单纯壁间肌瘤25例,壁间肌瘤合并浆膜下肌瘤15,壁间肌瘤合并黏膜下肌瘤10例,单纯黏膜下肌瘤25例,单纯浆膜下肌瘤20例,肌瘤位于子宫峡部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子宫肌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