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大剂量新型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对骨肉瘤的抗肿瘤效果,以及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5例经过病理确诊的下肢骨肉瘤患者, 采用股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隔离加温灌注,从氧合器加入新型重组肿瘤坏死因子500万单位至700万单位,灌注区肿瘤组织内温度保持在41~42℃之间,持续60 min.灌注后2~3周行肿瘤段骨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新型肿瘤坏死因子灌注后,5 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肿瘤缩小 3.5~5.0 cm灌注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灌注区域的炎症样红肿 ,1例出现寒战,2例发生低血压,无肾衰.组织学发现肿瘤坏死率达88%~96%.随访3个月至20个月,平均6个月.4例存活,1例术后3个月肺转移死亡,无1例发生局部复发.结论:单纯大剂量新型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及明显的镇痛作用.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际间传播.对于传染病而言,及时发现患者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对控制疫情的蔓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延吉市于2009年7月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此延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疫情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开展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全国七个分中心的200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分别采用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及西医常规(中性油纱布及贝复济)外治疗法,疗程为8周,以创面愈合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中医症候量化指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汞、尿汞含量作为安全性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该研究项目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中英文注册(注册号:CHICTR-TRC-11001365)。该项目由负责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委员会批件文号:2011LCSY001)。结果 (1)疾病疗效,中、西医组均可促进慢性下肢溃疡愈合,两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 11±32. 98)%与(81. 98±33. 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医组总有效率93. 10%,痊愈率67. 82%,创面愈合时间(29. 31±14. 38) d,创面愈合速度(0. 09±0. 16)cm2/d;西医组总有效率88. 30%,痊愈率69. 15%,创面愈合时间(27. 74±14. 59) d,创面愈合速度(0. 06±0. 09)cm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中医组总有效率96. 55%,西医组总有效率86. 0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中医组在改善症候方面(下肢水肿、疼痛、创周肤温、皮肤创周活力、创面脓、创面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优于西医组(P 0. 05)。(3)安全性方面,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是安全的。结论 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与西医常规疗法均可有效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及部分中医证候方面,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明显优于西医组,并且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 患者,男,31岁,身高172cm,体重120kg,体重指数40.56。主因5d前突然畏寒、高热39℃,干咳、肌肉酸痛、乏力,当地诊所“先锋V号、地塞米松”输液2d,症状无好转,咳嗽、发热加重,用退热药体温下降后又复升至39℃,2d前咳粉红色血痰,每日约20ml,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感染,又以“先锋霉素、激素”治疗2d,体温无明显下降,并出现呼吸困难、血痰增多。于2009年12月24日入住我院感染科。既往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无其他病史。无发热及甲型H1N1流感接触史。  相似文献   

5.
1+1〈2     
两个水性不佳的年轻人在河边练习游泳,突然,他们同时听到河中心有孩子落水呼救。其中一个毫不犹豫地朝河心游去,另一个大喊“我帮你”!紧随其后奋臂追赶。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50 d,因咳嗽3 d,呼吸困难、反应差、发热9 h,于2010年1月15日由外院转入.患儿系第3胎第3产,家中顺产,人工喂养,既往体健.病前3 d患儿母亲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甲型H1N1确诊病例接触史.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7℃,呼吸40次/min,心率150次/min,血压11.57/6.52 kPa,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哭声低弱,呼吸急促,前囟平,仅肺呼吸音粗,心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肝肋下3 cm,质软,四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 s.四肢肌张力稍高,颈无抵抗,巴氏征对称阳性.  相似文献   

7.
“1+1+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院校合作,在护理专业传统“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1+1+1”(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旦新型病毒兼具H5N1流感病毒的毒性和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性.将会导致更具致死率的新的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9.
10.
张仲景与H1N1     
当H1N1猖獗流行时,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以治疗流感起家的名医张仲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疫疾流行,民不聊生。尤以伤寒这种现在称为流行性感冒的疾病,传染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病死率最高。时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面对他的家族200多口人,不到10年时间就因病死亡了三分之二,而伤寒就占了十分之七的惨状,“感惜往日之沦丧,伤横要之莫救”,心急如焚,不得不弃政从医,重操旧业,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1.
C1q肾病1例     
[ 背景]C1q 肾病较少见.[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0 岁,颜面浮肿15d,双下肢浮肿、胸闷、尿少5d.尿蛋白强阳性,尿潜血强阳性,尿蛋白3 .5g/d,尿细菌培养阴性;血免疫球蛋白G10-8g/L,免疫球蛋白A1-25g/L,免疫球蛋白M1 .43g/L,补体C3 1 .2g/L,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mg/L.肾活检:光学显微镜下系膜细胞及基质轻度增生,肾小管内可见颗粒管型;荧光镜:C1q 强阳性,C3 弱阳性,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纤维蛋白阴性;电子显微镜: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肾小球基底膜肥厚,上皮细胞破坏较重.经1 个多月治疗,尿蛋白转阴,尿素氮水平降至正常,临床治愈出院.[ 讨论] 本例结合肾活检所见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以口干、多饮、多尿半月,腹痛3天主诉入院,入院查随机血糖17mmol/L,尿酮体阳性,糖化血红蛋白7.5%,胰岛素自身抗体均阴性,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遂予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泵入,静脉补糖,抑酸保护胃黏膜,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后复查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血糖平稳后,查标准馒头餐示血清FC-P0.1nmol/L,2h C-P0.17nmol/L。结论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常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可伴有多种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醒临床医师接诊过程中,应及早明确诊断,积极救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女,9岁。因乏力,消瘦1年余,腹胀8个月,加重9个月,以肝脾肿大原因待查收住我科。既往未用过维生素K_1,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检一般状态尚可,无黄疸,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性,肝肋下8.0cm,脾左肋下10.0cm,质中等度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无腹水,实验室查肝功ZnTT26.9u,TTT17.3u,GPT11u,黄疸指数4u,二对半正常,血浆蛋白电泳总蛋白68g/L,凝血酶原时间16.5秒,延长。He49.7%,γ36.1%。  相似文献   

14.
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1岁,口干,多饮,多尿2 d,加重并呕吐1 d,于2009年7月23日急诊入我院.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多饮,每天进水量达4 000 mL以上,并有多尿,每天排尿十余次,尿量多,无其他不适,未予注意.1 d前,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腹痛、腹泻,于7月23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体健,1周前曾有感冒,自服感冒药已痊愈,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今年5月体检时,查血糖未见升高.体格检查:体温36.3℃,脉博7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4/64 mmHg,嗜睡状态,体查合作,应答切题,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余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5.
黄达荣  舒继承  姚云丹 《浙江医学》2011,33(9):1380-1380
患者 女,39岁,聋哑人,形体较胖。因停经38周、腰酸1d、阴道出血1h于2010年10月10日入住我院妇产科。入院当晚行刮宫产+绝育术。手术顺利,产1男婴,重3750g。术后予五水头孢唑林抗菌治疗。手术后第4天出现低热,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手术后第11天上午8:00,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闷,伴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3岁,因反复呕吐、腹痛12 d于2011年6月24日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患者于12 d前进食甜食后出现腹胀、呕吐,经补液、抗感染等处理后无好转,10 d前全身乏力并出现上腹持续胀痛,外院查血糖43.82 mmol/L,酮体强阳性,血淀粉酶247 IU/L,上腹部CT示泥沙样胆囊结石,诊断为"(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胆囊结石并胆囊炎,(3)急性胰腺炎?"。予降糖、抗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30 kg,2009年12月初因“高热4 d,恶心、呕吐、腹部不适15 h”入院。患儿于4 d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4℃,伴咳嗽、有痰,在当地门诊输液治疗3 d,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仍有高热、咳嗽。15 h前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4次,呈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量较多,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未见异常。入院查体:t40·1℃,P 135次/分,R 30次/分,BP 115·0/75·0 mmH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热病容,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颈部可触及数个0·5 cm×0·5 cm大小肿大淋巴结,质软,活动可;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18.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7月将甲型H1N1流感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我科收治了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过抗炎、抗病毒、氧疗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尘螨1类变应原的理化特性。方法:Gen Bank检索尘螨1类变应原Der f 1和Der p 1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这两个氨基酸序列的一级结构、疏水性、跨膜区、二级结构及空间结构,并对其可能的功能位点进行预测。结果:尘螨1类变应原Der f 1和Der p 1分别编码321和320个氨基酸,分子量分别为36.4和36.1 ku,理论等电点(p1)分别为5.66和5.65,两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且可能均无跨膜区,Der f 1的二级结构以不规则卷曲为主(43.93%),而Der p1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43.75%)。两变应原均由蛋白酶抑制子I 29和木瓜蛋白酶C-端2个结构域组成,且半胱氨酸活性位点、组氨酸活性位点和天冬酰胺活性位点的位置相似。结论:Der f 1和Der p 1的这些特性有助于为螨性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