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博霉素是从黏细菌的纤维堆囊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它与紫杉醇具有相同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其构效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综述埃博霉素C2~C8区域、烯烃结构、C12~C13位置、环氧部分、R和S结构,以及噻唑侧链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阐述了修饰后对埃博霉素活性的影响,从而为设计高活性的埃博霉素类似物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埃坡霉素是一类由纤维堆囊菌产生的抗肿瘤活性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目前备受关注的新型抗癌药物的先导物之一。本文对其天然产生菌的遗传改造、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营养调控进行了综述,为埃坡霉素家族化合物的产量提升提供线索,为更多此品种的新药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全血中埃博霉素B血药浓度的LC-MS/MS法,并研究其在中国晚期肿瘤患者体内的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行为。以埃博霉素A作为内标,采用C18色谱柱(150 mm×2.0 mm,4.6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05%甲酸)(64∶36),流速0.2 mL/min,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药物和内标分别为埃博霉素B(m/z 508.3→490.4)和埃博霉素A(m/z 494.3→476.1)。在本文建立的方法下,埃博霉素B在0.1~20 ng/mL以及5~500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和0.999 4),方法回收率、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适用于埃博霉素B血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福昔明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检测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并与盐酸环丙沙星、加替沙星、阿奇霉素、SMZ/TMP进行比较。结果 利福昔明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利福昔明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的MIC90值与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相近,较加替沙星、SMZ/TMP的MIC90值高;利福昔明对产毒大肠埃希菌、侵袭大肠埃希菌的MIC90值与其他抗菌药物相近;对变形杆菌属的MIC90值高于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的MIC90值,与阿奇霉素、SMZ/TMP的MIC90值相同。结论 利福昔明对多种革兰阳性、革兰阴性需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黄晓群 《海南医学》2009,20(10):126-127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体中大肠埃希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产生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年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所检出的大肠埃希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情况及其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150株大肠埃希菌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2.0%及55.0%。产ESBLs及AmpC酶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的药敏耐药率均高于不产ESBLs、AmpC酶菌株。仅有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能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AmpC酶菌株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结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应依据其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 月-2011 年10 月654 例痰培养病原菌的耐药性资料.结果:654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421 株,检出率为64.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23 株,占76.7%,前3 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52 株,占12.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8 株,占6.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敏感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类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80% 以上.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奴普汀- 达福普汀100% 敏感,对利福平、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对克拉霉素、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均高度耐药.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应该加强药物敏感性试验,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埃坡霉素类化合物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坡霉素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中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微管的解聚,使细胞周期停止,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并可作用于已经产生多药耐药性的肿瘤患者。目前有多个此类化合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埃坡霉素类化合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其毒性反应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埃博霉素D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TON)的治疗效果。方法 42只健康SD大鼠分成埃博霉素D治疗组(1.0 mg/kg埃博霉素D腹腔注射)和等量DMSO溶剂对照组,3 d/次给药治疗直至28 d,首次给药次日建立大鼠TON模型。在3、7、28 d时运用活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免疫荧光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对两组大鼠视觉通路特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受损轴突再生标志物蛋白GAP43表达水平,以及视网膜和视神经Tau及其pTau-396/404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在3 d和28 d两个检测时间点中RGC的丢失率都显著下降(3 d下降19.12%,P=0.032;28 d下降22.67%,P=0.042),然而FVEP未能在治疗终点28 d时在生理上观测到视觉通路的改善(N2波潜伏期相对差异,P=0.236;P2-N2波振幅相对衰减差异,P=0.441)。视网膜中3 d时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总Tau含显著增加(P<0.001),且总Tau和pTau-396/404的含量变化较一致;而在视神经轴突中,7 d时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总Tau水平显著降低(P=0.002),但总Tau和pTau-396/404的变化关系不明显。此外,埃博霉素D的作用可使受损轴突在28 d时仍然表达GAP43。结论 埃博霉素D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存在保护作用,其可促进损伤RGC的存活,增强存活RGC中胞体Tau的含量,降低受损轴突中Tau的累积,刺激受损轴突持续再生。  相似文献   

9.
1993 ̄1996年临床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2.55%,革兰阳性球菌占8.08%,真菌占9.3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色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白色念球菌共占74.94%,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和氟哌酸对非发酵力抗菌活性最强;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对肠杆菌科活性最强;金黄色葡萄菌对万古霉素皆敏感。  相似文献   

10.
1999~2002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耐药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999年2月~2002年7月间某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ESBLs检测采用纸片确证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 336株,以尿液标本所占比例最高,为68.1%;1999~2002年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17.6%、24.5%、28.7%、26.7%.4年来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且从1999年的76%和54%,到2002年的93%和80%,呈逐渐上升趋势;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低于45%.结论 4年来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检出率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治疗可选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对合肥地区4家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5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的确诊试验。结果:254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69株产ESBL菌株(27.2%),其中,血液感染ESBL检出率为54.5%(6/11)、烧伤科ESBL的检出率为48.6%(18/37)。亚胺硫霉素对产ESBL的大砀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4.5%和80%。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在40%-70%之间,阿米卡星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69.2%。结论:ESBL在血液感染的烧伤科标本中的检出率较高。治疗产ESBL菌株引起的感染可首选亚胺硫霉素,其次,选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和头霉素类。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也可选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对志贺菌属和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分离的志贺菌属和大肠埃希菌株共65株,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法测定利福昔明对这65株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利福昔明对志贺菌属的MIC90值为64μg/ml,与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相近,明显高于加替沙星而低于SMZ/TMP;利福昔明对大肠埃希菌的MIC90值为64~>128μg/ml,与其他抗菌药物相近.结论利福昔明对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标本中常见分离细菌的磷霉素药物抗菌活性及其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610株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表型分析,同时应用标准琼脂稀释法进行磷霉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包括大肠埃希菌150株、肺炎克雷伯菌150株、阴沟肠杆菌100株、鲍曼不动杆菌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屎肠球菌50株和粪肠球菌50株。结果不同细菌及其耐药表型之间磷霉素敏感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存在差异。磷霉素对大肠埃希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达98%,但对肺炎克雷伯菌与阴沟肠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0%、85%)均低于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MIC值分布略高于粪肠球菌;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菌也有很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达9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IC值分布水平更高;而所有鲍曼不动杆菌的磷霉素MIC值均维持在高水平。结论磷霉素对常见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临床使用时要考虑不同细菌及耐药表型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1993~1996年临床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2.55%,革兰阳性球菌占8.08%,真菌占9.3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色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白色念珠菌共占74.94%,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和氟哌酸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最强;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对肠杆菌科活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皆敏感.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监测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方法: 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测其抑菌环直径。结果: 16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菌(P<0.005)。而对于头孢类抗生素,总的耐药率虽较低,但产酶菌与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对于细菌的耐药率>50%的抗生素临床已不宜使用这些药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对于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使用此类药时应结合其产酶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8年1月~2013年9月大肠埃希菌的检出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各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耐药性,不同标本来源、不同送检科室检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并观察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结果:6年共分离大肠埃希菌4 607株,各年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18.2%~26.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1.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3.0%),2010-2013年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妥布霉素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血液标本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于其他标本来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来自ICU的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其次为外科,儿科送检标本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2010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37%,2012年为70.9%,2010-2012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逐年上升。结论:6年内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增多,耐药情况严峻,ESBLs产酶率较高,应加强本地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研究我院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相关性,通过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方法:以季度为统计时间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16年1季度至2018年1季度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DDDs,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其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0.82(P<0.05);与抗菌药物总DDDs呈中度正相关,r=0.72(P<0.05)。肺炎克雷伯菌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DDDs呈高度正相关,r=0.80(P<0.05);与头霉素类及抗菌药物总DDDs呈中度正相关,r分别为0.69、0.71(P<0.05)。通过AMS干预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分别下降43.03%、28.63%,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下降1.98%、3.98%。结论:我院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有相关性,随着DDDs增加耐药率日渐增长,AMS干预使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下降,成效显著,同时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张彩明  秦宇  王立丽 《中外医疗》2010,29(7):182-183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仪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按CLSI2007版分析结果。结果20种抗菌药物对于所研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依次为氨苄西林0.8%、哌拉西林0、氨苄西林/舒巴坦4.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5.1%、头孢唑林0、头孢呋肟0、头孢替坦98.4%、头孢他啶0、头孢曲松0、头孢吡肟0、亚胺培南100%、美罗培南100%、氨曲南0、庆大霉素36.6%、妥布霉素44.7%、阿米卡星95.1%、左旋氧氟沙星18.7%、环丙沙星16.3%、甲氧苄啶/磺胺恶唑28.5%、呋喃妥因82.1%。结论目前碳青霉烯类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最为有效的一类抗菌药物。另外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较为有效的药物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医院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及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ESBLs的检测采用NCCLS确证试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大肠埃希菌109株,产ESBLs者63株,阳性率为57.8%。上述产ESBLs林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亚胺硫霉素的耐药林少见。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故应重视产ESBLs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罗湖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诱导痰培养及血培养病原学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12月本院收治的109例罗湖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诱导痰培养、血培养及药敏检测,分析罗湖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学特征。结果:109例患儿共检出180株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5株(25.00%),革兰阴性菌132株(73.33%),真菌3株(1.67%)。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新生儿及1~3个月婴儿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4~12个月婴儿易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3岁儿童易感染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4~12岁儿童易感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克林霉素及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及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甲氧苄啶、头孢唑林及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结论:罗湖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临床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易患病原菌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控制,以防止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