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奇经有八,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关奇经八脉的记载,可见于《内经》和《难经》。《难经·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根据《内经》、《难经》的阐述,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正经之气。奇经为病,虚者居多。治疗上可用针灸,可用药物。用药而治多用补法。经曰:“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吴鞠通氏在治疗奇  相似文献   

2.
关于八脉主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八条经脉的总称。因其不与脏府直接相通,不受十二正经循行次序的制约,也无表里相配关系,而是”别道奇行的经脉,故称奇经八脉。它们和十二正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历代医学家对奇经学说非常重视,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不知此旨,宜乎无功。“医人不晓八脉之理,但指其虚,刚如桂附,柔如地味,皆非奇经治法。”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很广,历代医家对此载述颇多,但大多分散描述,或略而不详,为后人学习及应用奇经理论治疗疾病造成诸多不便。兹将八脉主病特点及其共性加以综合分析,使临床辨经论治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3.
肖娴 《开卷有益》2005,(7):16-17
奇经的“奇”,有两种音义。一读(qí),异也,不同于一般的意思。奇经是十二经脉以外的另一类经脉,因异于十二经,所以称“奇经”。一读(jī),单独无偶叫做奇。因为奇经没有表里的配合,故称“奇(jī)经”。二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解释,可以并存。又因奇经有八条,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故统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名称首由《难经》提出,但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它们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因而八脉之间也没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奇经在人体的分布也不像十二经那样有规律,如上肢没有奇经八脉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是奇经八脉中的四条经脉。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不同而别道奇行的经脉。奇经八脉多从正经分出 ,通过交会穴和八脉交会穴与十二正经联系 ,对十二正经各经间起着沟通、联络的作用。奇经八脉还将作用性质相同的经脉组合在一起 ,并起统率和主导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奇经病候表现常与十二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相交织 ,临床应用时往往忽视了奇经病候本身的特点。如抓住奇经病候特点 ,选用与奇经相应的特定穴并与十二正经穴配伍应用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以往文章对奇经八脉中任、督、冲、带病候的论述较多…  相似文献   

5.
60.何谓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周身的特殊通路,它包括经和络两部分。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如《医学入门》说:“脉之直行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如《灵枢·脉度篇》说:“支而横出者为络”。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络脉有孙络、浮络、十五别络。此外,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经别,皆属于经络系统的内容。 61.何谓正经、奇经?各包括哪些经脉? 答:正经和奇经,是根据各条经脉的特点,相比较而归纳的,“正”与“奇”相对。正经有十二,  相似文献   

6.
李时珍,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针灸学家,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反映于《奇经八脉考》一书中。他将奇经与十二正经相联系,尤其重视阴维、阳维二脉的地位;鉴于先贤们对奇经八脉论述的局限性,强调奇经辨证;考证经络循行,整理腧穴;将奇经辨证、经络辩证、八纲辨证、脏腑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用于临床;创"气口九道脉图",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就强调奇经八脉之作用,阐述奇经证治,考证、整理经络腧穴,辨证方法多样,重视奇经脉诊5个方面对《奇经八脉考》针灸学术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奇经八脉考》是明代著明医家李时珍所撰写,是古代唯一一部论述奇经八脉的专著,刊于1578年。全书为一卷,卷首列“奇经八脉总论”与八脉简介,说明人体有十二正经、十五络脉及奇经八脉,阐明正经与奇经的区别、关系,强调了八脉的重要性。其次分别论述八脉的循行,所属穴位和治病方法。本书从考证入手,广引《内经》、《难经》以及各大医家的论述,间杂作者的注释、见解,特别是在所主病中从病因、病机到辨证论治,阐述精详。为探析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丰富的学术思想,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灵龟八法取穴治愈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 ,它是运用古代哲学《易经》的八卦九官学说 ,结合人体奇经八脉的气血会合规律 ,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即八脉交会穴 ,配合八卦 ,然后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 ,对照八卦数字取穴的一种针刺方法。换句话讲 ,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日按时按卦取穴行针的方法。灵龟八法所用之八穴 ,通于八脉 ,而奇经八脉又交叉贯串于十二经脉之间 ,具有加强经脉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重大作用 ,同时八脉之间还有会合关系。八穴又属正经穴位 ,所以八穴不但能治八脉的病症 ,而且还能治十二经的病症 ,其治病的范围很广。灵龟八法取…  相似文献   

9.
<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在阐述制方法则时曾说:“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历代注家看法颇不一致,现将个人的粗浅认识奉献给同道及师者,以供商讨,并求得指正。 (一)奇方与偶方的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许多注家只从方剂的药味数上划分奇偶,而忽略了方剂的配伍  相似文献   

10.
小议女子胞     
<正> 《素问·五脏别论》云:“脑、髓、骨、脉、肝、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府。”女子胞作为奇恒之府之一,历代医家多释为子宫。全国统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亦云:“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呈倒梨形。”笔者认为《内经》通篇没有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作任何论述,也未论及其为何物,故女子胞作为奇恒之府之一,可能为男女皆有,而非女子独有。据《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冲脉、任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  相似文献   

11.
三焦真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无形”当为“无常形”、“无别脏形”《难经》言三焦“无形”者,凡二见。《二十五难》云:“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三十八难》又云:“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可见,《难经》不仅说三焦“有名无形”,而且也说“心主”有名无形。因此,只要搞清楚《难经》为什么说“心主”有名无形,则三焦“有名无形”之本意亦昭  相似文献   

12.
阳明,即两阳合明,一名盛阳,阳气极盛之意。《内经》中指出"阳明"内涵主要有二:一是手、足阳明经及其所属脏腑胃和大肠;二是六气的燥。"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燥为阳明本气[1]。脑为奇恒之腑,阳明与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现试浅述之。1 阳明经络与脑生理上,《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循发际,至额颅",即十二正经中手足三阳、足三阴和心经都偱行于头部[2];而肺经与心包经又通过各自的经别循行到头部.  相似文献   

13.
飞腾八法     
飞腾八法,最早见于明·徐延瑞《针灸大全》卷四,他说:“飞腾八法、亦明师所授,故不敢弃,亦载于此,以示后之学者”,此法后来又称“奇经纳卦法”、“奇经纳甲法”、“奇经纳干法”、“天干子午流注法”等。“飞腾”指本法推算简捷,疗效迅速;“八法”指八脉通八穴、八穴联八卦。  相似文献   

14.
腹诊,最早散见于内经、难经,《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脉则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素问·调经论》云:“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难经·十六难》云:“假令得肝脉,其外证:  相似文献   

15.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联结筋肉、骨骼,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2、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十二经脉起着离、合、出、入表里经之间,加强内外联系,濡养脏腑。 3、下合穴:指手三阳经下合于足阳经的腧穴。如“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故又称“手三阳下合腧”。 4、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八脉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对十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对促、结、代脉的认识不尽相同。如对于促脉,《内经》认为系急促之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又有认为系急促之中有一歇止者,如《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对结脉,《内经》中已有结动之名(《灵枢·始终篇》:“六经之脉不结动也”),但未言其脉象。《难经·十八难》中提出:“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但未提及脉之迟数。至《伤寒论·辨脉法》始提  相似文献   

17.
1 对带脉病的理解《内经》中虽然已经明确提到督脉、任脉、冲脉、跷脉的循行与治疗 ,维脉、带脉的穴位与治疗 ,却无奇经八脉之名。奇经八脉之名与此八脉的循行、证治 ,首见于《难经》一书。从此 ,奇经八脉对后世的针灸治疗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带脉更在治疗情志所引起的疾病上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关于带脉的循行与所属的穴位 ,《内经》只有 2处的记载 :一为《灵枢·经别》云 :“足少阴之正 ,至中 ,比走太阳而合 ,上至肾 ,当十四椎 ,出属带脉。”一为《灵枢·癫狂》云 :“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 ,诸分肉本输。”由此可知 ,带脉的循行有…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奇经八脉的形成、循环、流注、功能以及病候,来说明奇经八脉具有统领、联络和溢畜、调节的作用.溢畜作用是指:当十二经气血隆盛时流入奇经,而十二经气血不足时,奇经气血又可以对十二经作补充.与<中医妇科学>提到的"流畜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的观点有冲突.  相似文献   

19.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病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 ,历经发展 ,清代叶天士进一步明确了“经主气 ,络主血” ,“初为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 ,“百日久恙 ,血络必伤” ,提出了要“讲究络病功夫” ,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冠心病具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的临床特点 ,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基本病理特征。《灵枢·经脉》有云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 ,复从胃别上膈 ,注心中” ,“小肠手太阳之脉……入缺盆络心” ,“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 ,从肺出络心 ,注胸中”。《医原》说 :“夫人周身经脉 ,皆根于心”。《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冠心…  相似文献   

20.
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略论精室当为奇恒之腑王劲松查安生南京中医药大学1995年级研究生210029关键词精室奇恒之腑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23.13奇恒之腑,名出《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名曰奇恒之腑。”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