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董素华 《安徽医学》2013,34(8):1233-1236
目的分析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33‰,新生儿死亡率7.17‰,婴儿死亡率9.04‰,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9.34%,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69.4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7.56%。2003年分别与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3位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区儿童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掌握儿童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2年全区102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性别、死因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男孩占53.92%,女孩占46.08%;28天以内死亡占83.33%.死因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早产及低体重出生、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发育异常、新生儿肺炎和颅内出血.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健康教育,重视产前诊断,预防先天疾病及发育异常的发生;加强新生儿监护,提高产儿科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严格执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 对2002~2006年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年来成都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显著,2002年为18.61‰,2006年为13.44‰(χ2>=101.612,0.005).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3.45%,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1.38%,而7d内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78.48%.5年来出生窒息均为新生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7d内新生儿死亡,重点是降低出生窒息的死亡率.加强肺炎的标准病例管理,避免意外死亡的发生,提高对早产低体重儿的防治水平,提高先天性畸形的早期诊治水平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因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年间变化趋势: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10年间呈下降趋势;死亡构成:新生儿期死亡占婴儿死亡总数的50%~70%之间,婴儿期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80%~86%之间,10年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10年间占第一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为肺炎。10年间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和意外引起,变动较少。结论死亡率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一直是新生儿期第一位死因,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为肺炎;死亡比重渐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是减少儿童死亡的关键,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出生窒息是瓶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近5年怀化市0~4岁儿童死亡监测中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构成,为政府制定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5年来,监测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按顺位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意外窒息、交通意外和溺水等8种因素。新生儿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等。死前接受住院治疗的儿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怀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另外,加大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减少出生缺陷;加强宣传教育,降低意外的发生;均可有效的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6年至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2006年至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a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7‰,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4.2‰,新生儿死亡率为5.2‰,婴儿死亡率为7.3‰,1~4岁儿童死亡率为1.4‰.②5岁以下儿童年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7.9%,新生儿死亡占59.7%,婴儿死亡占83.7%,1~4岁儿童死亡占16.3%.③具有常住户籍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3‰,流动户籍为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728,P<0.001).④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3位为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和意外死亡;婴儿死亡的前3位死因为早产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和先天异常.结论:降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需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13年12月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五位为: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和其他先天性疾病。结论:必须加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能力及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静  李淑萍  李桂芳 《当代医学》2011,17(19):92-93
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阜新市2007~2009年期间0~28d的305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占全部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69.8%,其中死亡时间在3d内的占70%,死因前3位的分别是早产低体重儿、各种出生缺陷、生后窒息,其中早产儿占全部新生儿死亡的44.6%。结论预防早产,有早产先兆到有条件的医院去分娩,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做好产前检查,降低出生缺陷。推广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预防感染、加强护理等措施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顺位,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的干预对策。方法:对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新生儿死亡率3.3‰,新生儿死亡率4.05‰,婴儿死亡率5.95‰,1~4岁儿童死亡率0.3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94‰;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几乎是城市的2倍。新生儿死因顺位的前3位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死因顺位的前3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和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其他先天异常;0~4岁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滕朝霞 《吉林医学》2013,34(22):4489-4490
目的:了解和掌握华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2006年~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99‰、6.52‰、10.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39.47%、64.47%、35.53%;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依次为意外、出生窒息、肺炎、出生缺陷。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通过制定实施针对性的相应措施,强化健康教育,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推广窒息复苏技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将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刘静  李淑平  李桂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65-3265
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阜新市2001年至2004年0d~28d366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占全部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70%,死亡时间在24h内的占新生儿死亡数的40.98%,死因前三位的分别是早产、窒息、新生儿肺炎,其中早产占35.79%。结论:预防早产,促胎肺成熟,推广使用窒息复苏新技术,预防感染,加强护理等措施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9年周村区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2009年比2000年下降了33.58%。新生儿死亡率占婴儿死亡率的73.91%,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62.96%。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和产前筛查水平;加强产科和新生儿科建设,提高急救能力;建立基层急救通道,建立三级高危保健网络;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董丽萍 《河北医学》2008,14(7):851-853
目的:了解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1~2007年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为:出生窒息、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肺炎。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死亡新生儿构成、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06年9月-2009年9月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67例死亡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67例死亡新生儿中出生窒息为主要原因,占39.3%;早产为第二死因,占23.6%;另外先天异常、肺炎也占相当比例;尚有一定数量的意外窒息。农村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镇。结论:加强宣教、加强围产期保健、杜绝家中分娩、提高出生窒息复苏技术,同时增加群众卫生常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院2004年统计资料表明:窒息发生率为l5.22%,新生儿窒息病死数占围产新生儿死亡的76.92%.为实现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首要目标,提高生命质量,自2005年,院行政部门把新生儿窒息的防治工作做为评价产、儿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管理,几年来,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2005~2008年1297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茜  肖年  周晓军  林晓宁  黄仕芬 《重庆医学》2009,38(24):3084-3086
目的 分析近年来重庆市新生儿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排位、死亡地点等,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对重庆市2005~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的1 297例新生儿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6%,城乡差距大,2005~2008年主要死因顺位为新生儿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先天畸形,肺炎,意外死亡.出生窒息的百分比略有下降,先天畸形的百分比有所上升;出生地点在乡镇级医院、区县级医院的死亡比例上升明显.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产前筛查,加强基层产、儿科质量建设,继续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自贡市大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2010年大安区妇幼卫生监测点上报的417 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1-2010年共出生活产儿2931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417例,死亡率为14.22‰,婴儿死亡281例,死亡率为9.58‰,新生儿死亡197例,死亡率为6.72‰,早期新生儿死亡174例,死亡率为5.94‰,1-4岁儿童死亡136例,死亡率为4.64‰.2)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1.73%,新生儿死亡占47.24%,婴儿死亡占,67.39%,1-4岁儿童死亡占32.61%.3)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顺位前5位是意外死亡、先天畸形、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和儿科技术水平,搞好儿童系统保健,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罗湖区1994~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动态变化,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1994~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1994年死亡率为12.14‰明显高于2003年的5.44‰(P<0.01),婴儿1994年死亡率为14.37‰明显高于2003年的7.87‰(P<0.01),5岁以下儿童1994年死亡率为16.39‰明显高于2003年的9.44‰(P<0.01)。新生儿及婴儿前3位死因为: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结论提倡婚前检查,重视产前诊断,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产科质量建设和提高出生窒息的预防及抢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蜀山区2008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掌握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根据。方法按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08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新生儿死亡率4.18‰,婴儿死亡率5.5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9‰,与2008年相比较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96‰),婴儿死亡率下降(5.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5.27‰);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6.47%,占婴儿死亡的69.06%,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1.76%,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8.24%;前5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和其他先天异常。结论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原因不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解北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6-2010年北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婴儿死亡为主,婴儿和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37‰和10.55‰.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肺炎、先天异常.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4.7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8.89%.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强化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培训,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