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何谓痰饮病? 答:痰饮病,古代又称淡伙或澹饮,是以病因和证候命名的。多因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功能失常,水液不得正常输布,停留于体腔、四肢、经络等处,影响脏腑、器官功能一类疾病。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痰饮是指饮邪停聚于胃肠的痰饮病,是四饮中的一种。 二、试述痰、饮、水三者的异同。 答:《景岳全书·痰饮》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不同于饮者,饮清初而痰稠浊。”《活人书》  相似文献   

2.
李建生 《中医学报》2019,34(6):1131-1133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以证统病形式,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提出并论述痰饮证肺系病的类证类治。痰饮证包括痰湿壅肺证、寒饮(痰)伏肺证、风痰阻肺证等。依据痰饮证的共性而采用温化痰饮、宣降止咳平喘的共同治法,并因痰饮证的病因、病位、病势、主症、病性、程度、兼证等不同而佐以不同的治法及方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组方规律,为当代医家临证用药提供指导。[方法]统计《临证指南医案·痰饮》中使用药物,将组方成分录入EXCEL,进行高频药物统计,整理后利用SPSS Modeler 18.0对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的高频药物为茯苓、桂枝、半夏、生姜、炙甘草、人参、白术等,药性多温,归经多属脾肺。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关联较大的药对如茯苓-白术、桂枝-炙甘草、茯苓-生姜等。[结论]数据挖掘结果体现了叶氏内饮治脾、外饮治肾,开太阳、阖阳明的痰饮病治法,对临床实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痰饮的释义痰饮是临床中两种不同的证候,《医宗金鉴》说:“阴盛为饮阳盛痰,稠浊是热沫清寒。”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焦等关系密切,痰的形态稠浊,饮的形态清稀;在内经中只有积饮之说,无痰症之名,非内经不重视痰证,考“痰”之为名从仲景开始。后世说百般怪病皆为痰也,痰为百病之母,徒不知有因病而生痰者,亦有因痰而生病者也。痰饮的成因人体的水谷精气,水谷之摄入、吸收、排泄和脏腑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若在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致体内水液代谢障碍,便可形成痰饮。而痰饮的成因多由于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受障碍,和三焦水道失于通调,…  相似文献   

5.
赵淑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34-1735
支饮是中医病名,属于痰饮病的一种。"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病因,作为病名其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痰饮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包括所有的痰证和饮证,而狭义的痰饮病则仅指饮证中的一种类型,即《金匮要略》所述四饮中的痰饮。支饮亦属于四饮之一,张仲景根据水饮停积的不同部位,把饮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举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对痰饮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论述,联系金匮《胸痹篇》、《妇产杂病篇》有关条文,为痰饮病的治疗归纳宜散化饮、破积逐饮、行饮散结、温阳利水、降逆化饮、攻下逐饮、理气化痰、通阳化浊八法。旨在以法统方、述证,阐明病因病机,剖析药物配伍,对痰饮病的临床辩证施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痰饮与瘀血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痰饮的形成涉及了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其中肺不宣发肃降、脾不运化水湿、三焦决渎失职可引起水液输布障碍,而水液输布障碍的关键在于脾和肺。脾不运化水湿,聚而为饮,肺不宜发肃降,停而为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之气化失职,膀胱藏津失常则水液不能排泄,停聚于内而为饮,因肾主水液排泄,决定着胃能否受纳水液故“肾者,胃之关也。”但无论涉及何脏腑,痰饮形成的结在于水液的停蓄。  相似文献   

8.
<正>丹溪痰证论丰富了中医学痰证论治理论体系,其提出的"百病皆痰"观点对现代临床指导意义重大。二陈汤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用,为治痰之基础方,丹溪用之加减疗百病之痰,现代临床亦将其用于诸多疾病的治疗,均获得较好疗效。本文对丹溪痰证论及二陈汤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概述于下。1丹溪痰证论《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痰饮"首见于《金匮要略》,仲景提出了"用温药和之"的  相似文献   

9.
吕华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阻气壅、肺气不宣,久则脾肾气虚、虚气上逆为基本病机,善于运用开泄法,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配合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具有宣展肺气、通络祛瘀、畅达痰邪、通利三焦气机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叶天士治疗痰饮病的临证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搜集整理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痰饮病全部医案,采用IBM SPSS 23.0软件对其处方用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69个医案,涉及75味药物(剔除炒川椒、鱼胶、青盐),共用药566频次。高频药物有茯苓、桂枝、半夏、生姜、大枣,用药重在燥湿健脾、益气化痰、利水渗湿。挖掘得到关联规则药物组合18组。聚类药物组合6组。结论叶氏临证辨治痰饮病尤重肺、脾、心、肾,多以温药平补脏腑之阳气以消痰化饮,利水渗湿药以祛痰消饮,急则治标,祛壅滞之痰饮,缓则治本,温补脾肾之阳气,标本兼施,则痰饮自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