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就创伤性脑外积液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综述。指出创伤性脑外积液的成因未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必须依靠特殊检查(CT或MRI);手术适应证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引起脑外积液的病因,并且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7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积液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因、且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经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脑萎缩和脑损伤患者治疗不当是引起脑外积液的重要因素;43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33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积液消失后出院,患者复查未见积液,10例患者出院时是症状显著缓解、但积液未见显著减少,复查显示患者的积液较出院时均大幅减少。结论:脑部损伤后的脑萎缩和治疗不当是造成脑外积液的主要病因,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脑部积液,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外积液形成和钻孔引流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对23例伤性脑外积液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术后引流时间依据脑复位和积液腔闭塞的情况而定。结果:7例行2次钻孔引流手术,2例行3次手术,术后复查CT,积液腔消失,病人症状也完全缓解者5例,积液腔未消失,但症状缓解7例,积液腔未消失,症状也未缓解或再次出现症状者11例,结论:脑外积液是多种综合因素引起的,钻孔引流疗效不佳的原因有脑外积液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积液部位的脑萎缩,积液腔为多房状,引流管放置时间太短及引流体位不正确。  相似文献   

4.
发育期脑外间隙在2岁内尤其1岁内变化较大,脑外间隙扩大包括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腔的扩大,以前者为主.正常小儿脑外间隙有一个发育性的扩大过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因此不能将正常发育所致的脑外间隙扩大误为病理性的扩大即脑外积液;而判断脑外积液也一定要结合脑发育的过程.MRI可以明确显示小儿脑外间隙的扩大,判断脑外积液的性质是硬膜下积液还是蛛网膜下腔积液,并对判断引起脑外积液的原因,找出原发病有极大的帮助.本文对小儿脑外间隙扩大的MRI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庄汉森  卓少丕 《河北医学》2008,14(9):1075-1077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病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162例创伤性颅内血肿病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62例创伤性颅内血肿病员存活139例,中残5例,死亡18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脑梗死是指颅脑损伤后引起脑血管痉挛或闭塞,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供血异常、 缺血损伤以及神经功能障碍,是颅脑创伤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 创伤性脑梗死的突出特点是病情进展快、脑功能损害重、预后不佳等,其在临床中比较少见,但是颅脑创伤患者一旦发生脑梗死,就会加重原有脑损伤,若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预后往往不够理想.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我科2015年6月—2017年1月救治的19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征及后路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中收治的14例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此同时再为患者提供后路手术的临床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腰部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ODI评分明显优于对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本后路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对其预后质量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性胸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胸骨骨折患者24例,对其行手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未出现死亡。患者经治疗后出院,并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胸部CT复查,发现患者的胸腔积液以及肺挫伤症状均明显好转。对患者随访1年,发现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且患者未出现胸部疼痛。另外,治疗后,患者的钛板未出现移位的现象,且未出现胸骨感染的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未受到影响。结论:对于创伤性胸骨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手术难度较低,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创伤性脑肿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创伤性脑肿胀42例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治疗有效率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急性创伤性脑肿胀,对其积极进行综合性治疗,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术后迟发型颅内血肿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术后迟发型血肿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创伤性脑损伤术后颅内血肿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出院之后,患者的GOS评分为:Ⅰ级5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5例、Ⅴ级4例。其中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有12例,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创伤性脑损伤术后发生迟发型颅内血肿再手术治疗效果取决于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尹成 《黑龙江医学》2022,46(1):32-34
目的:探讨细孔钻颅微创治疗创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其中30例利用细孔钻颅微创治的纳入观察组,30例使用开颅术清除血肿的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术后超敏C-...  相似文献   

12.
张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980-981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采用分流或引流的创伤性脑膜下积液患儿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专科护理。结果13例手术病例术后半个月复查CT积液减少,出院后3个月-6个月内积液消失及脑复位满意。结论小儿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诊治体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17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CT表现,采取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死亡9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2例清醒,生存率47.1%。结论对于单侧瞳孔变化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CT显示基底池消失,采取积极去骨瓣减压,可提高其生存率。有些脑疝形成、呼吸停止的垂危患者,不能排除创伤性休克、误吸致缺氧等外周因素可能,也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癫痫灶定位、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结果。方法:对23例创伤性癫痫患者进行电生理学、CT、MRI、SPECT及PET检查后行开颅手术治疗,术中行皮层脑电监测。结果:在皮层脑电监测下15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8例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1-4年),12例无癫痫发作,8例明显好转,3例无改善。结论:创伤性癫痫发作合增加原创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并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创伤性癫痫治疗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方法:使用有关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构建文献回顾的方法,仔细阐述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并讨论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对往年相关文献的回顾,构建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框架,然后对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路径予以确定或者是再次进行改进。而构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整个构建过程中工作的细致和避免出现错误。结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这种手段可以广泛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创伤性肝损伤临床急救诊治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创伤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特点。结果非保守治疗者32例治疗中均未出现继发的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情况,治疗6-22d后治愈出院,平均14.6±4.2d。手术治疗患者33例治愈31例,死亡2例,死亡率6.1%。结论创伤性肝损伤早期诊断急救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和死亡率的降低有着重要意义,严格评估患者手术指征,选择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血CRP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和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CRP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临床治疗前相比,其下降幅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P<0.05).结论:给予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血CRP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袁甫军  陆宏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70+2285-2270,2285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保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接受保脾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无1例再出血,无1例引起急性凶险感染,全部康复出院;术后6个月~18个月内随访,未发现有并发症。结论对于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必须根据保脾手术的相关原则,结合伤情选取相应的术式,才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创伤性颅脑受损患者用64排CT进行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确认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有80例,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均用64排CT方式进行检查并用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对患者术前CT检查所得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前64排CT检查的临床意义。结果相对于手术结果,患者术前64排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0%(76/80),出现误诊漏诊概率5.0%(4/80)。患者接受64排CT扫描后有典型影像学特点:脑挫伤患者提示存在多发斑点状情况,颅骨骨折患者骨质存在连续性的中断变化,血肿/出血患者则可发现高密度影,部分可发现脑实质内圆形变化。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用64排CT诊断检查有令人满意的诊断价值,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后确认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重视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月~2010 年10 月收治的46 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结果:46 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积极手术治疗与优质的临床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在(8.97±2.22) 天,治愈率达100%,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患者,临床需要进行早期正确的判断,护士给予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以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