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良备皮法"的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推广术前"改良备皮法"的必要性.方法 将3331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824例)和对照组(1507例),分析两组术后Ⅰ类切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Ⅰ类切口感染率都在正常范围内即小于0.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临床推广应用的长期随访分析,"改良备皮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以及临床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经"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行劈下2/3胸骨使呈"Y"型或"I"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9例,二尖瓣成形2例,法乐四联症矫治1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8例。结果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疤痕长度仅为胸骨正中切口的60%左右。结论"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完成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手术,创伤的程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适应症的范围明显大于右胸小切口。  相似文献   

3.
沙袋是外科术后护理常用的工具,通过压迫手术后切口来达到压迫止血,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的目的,儿童疝气和鞘膜积液手术后为减少渗血常常需要使用到沙袋,一般遵医嘱压迫24小时,但是,儿童经常因为切口疼痛,年龄过小、限制活动导致哭闹等不配合行为,传统的沙袋不易固定,易脱落,袋子里的沙子容易露出,尿液、血液的污染等等,可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不能很好地压迫切口,延缓创面愈合,直接影响治疗.近年来,我们改良了传统的沙袋,将沙袋自行设计制作成"防水、防漏、防脱落"的改良型沙袋.这样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患儿和家长们的认可,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曾达才  张陵武  邹卫  钟宏 《广西医学》2002,24(1):135-135
一百多年来 ,传统采用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 ,麦氏切口因其位置较高、切口较大 (6~ 8cm) ,不符合当今人民对美的追求。而现在一些改良切口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难题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设计了“三个一”切口 ,行阑尾切除 2 0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4 1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 5例 ,化脓性阑尾炎 6例 ,坏死性阑尾炎 4例 ,慢性阑尾炎 5例。1 2 手术方法 :“三个一”切口就是取麦氏点垂直下移 1cm为中心 ,“一字”切开皮肤及腱膜约 3…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种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多个指标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足48例,SandersⅠ型9例,SandersⅡ型15例,SandersⅢ型18例;SandersⅣ型6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进行治疗,并随访12个月。对比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微创组等待时间(133±66)h,较传统组(247±52)h短。两组患者术后B9lher角和Gissane角的恢复无显著差异。虽然两组患者在皮瓣坏死率(微创组0%,传统组17.65%)和感染率(微创组0%,传统组5.88%)无统计学差异,但微创组较传统组发生率低。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986),但传统组有1例患者因皮瓣坏死后进行皮瓣修复而抱怨美观受到影响。结论:三联微创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上总体优于传统"L"型外侧切口,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新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右腋下小切口开胸矫治先天性心脏"左侧"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经右腋下小切口开胸矫治心脏"左侧"畸形88例,年龄为8个月~31岁,平均(4.6±1.1)岁。动脉导管未闭14例、肺动脉口狭窄49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25例,合并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膜周部或肌部室间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房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31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跳动下矫治心内畸形。记录手术相关情况。结果全组无死亡。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心脏彩超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口狭窄矫治术后,1例心脏复跳后右室流出道切口出血,二次停跳止血成功。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室间隔缺损上缘残余分流口直径2 mm。所有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随诊2~5 a,平均(4.3±0.4)a,生长发育及活动量正常;肺动脉口轻度狭窄5例,肺动脉瓣轻度反流10例;动脉导管闭合术后及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无残余分流。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开胸能顺利矫治先天性心脏"左侧"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比较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跟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组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OFAS评分优良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跟骨Boher角、Gissane角分别为(28.45±10.21)°、(120.35±8.7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5.13±4.85)°、(115.41±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内,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优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胸部正中切口作为心脏手术的常规路径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实践证明该切口显露充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其缺点是该切口锯开胸骨创伤大、失血多、婴儿幼儿容易形成鸡胸等并发症,术后切口瘢良影响患者的美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对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时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的利弊。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二次剖宫产的孕妇110例,所有孕妇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把第一次剖宫产横切口的5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第一次剖宫产纵切口的55例孕妇作为治疗组。两组均按照原腹壁旧切口手术。观察两组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治疗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胎儿窒息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粘连率为23.63%(13/55),对照组为54.50%(30/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再次剖宫产手术可能的产妇切口应首选腹壁纵切口,以利于再次手术操作,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对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肛裂病人术式效果对比观察。方法随机选择120例肛裂病人,其中60例采用扩切术,60例采用侧切术。结果扩切术组肛裂治愈率95%,好转率5%,总有效率为100%;侧切术组治愈率75%,好转率20%,无效5%,总有效率95%。结论扩切术优于侧切术。扩切术既无并发症也无复发者,是Ⅱ、Ⅲ期肛裂很好的治疗方式,侧切术由于疗程短,创伤小,可作为Ⅰ期肛裂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位置切口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154例(172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按不同位置切口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1例,于颞上方角巩膜缘做手术切口; B组51例,于颞上方巩膜做切口; C组52例,手术切口于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并做一穿透性切口于对侧180°角膜缘内。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手术源散光度、眼压、裸眼视力等指标变化。结果C组52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A、B两组(P <0. 05)。A、B、C三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2. 5±0. 8) D、(2. 3±0. 9) D、(2. 3±0. 6) D比(3. 2±0. 6) D;(2. 4±0. 9) D、(2. 3±1. 0) D、(2. 1±0. 8) D比(3. 3±0. 5) D;(1. 9±0. 8) D、(1. 9±0. 9) D、(1. 7±0. 7) D比(3. 2±0. 5) D],且C组下降速度最快,B组其次,三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作为手术主切口,再做一辅助切口,可改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降低手术源性散光且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李峻  李刚  黄钰生 《河北医学》2013,19(1):63-66
目的:探讨放射状切口保乳术和弧行切口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放射状切口保乳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弧行切口保乳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和美容效果,并对本研究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率。结果:患者在入组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干预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入组时(P〈0.05),而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中社会/家庭状况和情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美容优良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弧行切口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疗效确切,且该术式的美容效果和生存质量中社会/家庭状况和情感状况明显优于行放射状切口保乳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首次切口方式分为观察组(使用腹部纵切口)和对照组(使用腹部横切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分娩时间、手术切皮开始至进腹时间、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盆腹腔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纵切口方式对产妇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再次手术对母婴的伤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边缘切口与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皮瓣术后臃肿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治疗切口的不同,将行边缘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者纳入对照组(n=63),实施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者纳入观察组(n=57),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同时对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予以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修薄效果、血供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好,观察组的感觉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差(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损伤率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2组CRP、PCT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边缘切口与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对皮肤创面的修复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在行皮瓣修薄术时,应具体根据皮瓣形态、臃肿程度、修复部位等情况个性化地选择手术方式。相对于边缘切口皮瓣修薄术,2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正中切口皮瓣修薄整形术对皮瓣血运干扰更小,能有效提高机体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减轻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功能和外观的恢复,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在普通外科学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右上腹肋缘内侧第8助间水平做4~6cm长的平行于肋弓的斜切口,于肝镰状韧带右侧进入腹腔,显露胆囊,找到Calof三角,逆行切除胆囊。结果:36例术后给予肌注度冷丁50mg,其余病例未用任何止痛剂均在12~24小时离床活动,术后24~72小时进食。住院3~7天,10~14天完全恢复,切口留有纤细瘢痕。结论:小切口选择综合生理解剖特点,不离断腹壁任何肌群,手术操作方便,可以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周全  肖绍文 《医学综述》2013,19(3):462-464
传统的头皮缝合方法仅能达到闭合切口的作用,不但并发症高,而且切口美容效果差。为提高切口的愈合率和美观效果,需要不断地改良手术缝合方法。随着新的缝合材料的出现,缝合方法不断改良,头皮切口的愈合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内缝合法的优点是切口对合整齐,瘢痕小,美观;所有皮下及皮内缝线均采用可吸收线、免拆线,也避免了切口远期线头外露。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安慰了患者的心理,符合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小斜切口胆囊切除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右上腹肋缘内侧第8肋间水平做4~6cm长的平行于肋弓的斜切口,于肝镰状韧带右侧进入腹腔,显露胆囊,找到Calof三角,顺行切除胆囊。结果80例术后给予肌注度冷丁50mg,其余病例未用任何止痛剂均在12~24h离床活动,术后24~72h进食。住院3~7d,10~14d完全恢复,切口留有纤细瘢痕。结论小斜切选择综合生理解剖特点,不离断腹壁任何肌群,手术操作方便,可否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8年来该院2485例腹腔镜的切口并发症,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切口并发症与手术的关系。结果 腹腔镜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手术操作技巧、标本取出方法及切口封闭方法有密切关系。结论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标本取出切口及方法、仔细缝合切口有利于预防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