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离鉴定刺果甘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IR,NMR和MS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分得3个化合物经为十六酸,芒柄花素和异甘草素。结论 十六酸为首次人蜾甘草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中药复方保元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多种色谱和光谱方法对保元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 从保元汤水提物中分离得到1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异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1)、芒柄花苷(2)、芒柄花素(3)、异短尖剑豆酚(4)、达维荚迷苷元(5)、2′,4′二甲氧基3′羟基异黄烷6-O-β-D-葡萄糖苷(6)、(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7)、大萼赝靛素(毛蕊异黄酮,8)、甘草素(9)、5去羟山柰素(10)、甘草苷(11)、异甘草苷(12)、异甘草素(13)、7 ,3′二羟基5′甲氧基异黄酮(14)、降香黄烃(odoriflavene,15)。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保元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的抗血栓有效部位及其活性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和光谱方法对补阳还五汤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异黄酮化合物和1个紫檀烷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Ⅰ)、毛蕊异黄酮(Ⅱ)、芒柄花素-7-O-β-D-葡萄吡喃糖苷(Ⅲ)、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吡喃糖苷(Ⅳ)及(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Ⅴ)。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补阳还五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密花远志P olyg a la tricorn 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利用化合物的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7,22-二烯(stigm asta-7,22-d iene,Ⅰ)、α-菠甾醇(-αsp inastero l,Ⅱ)、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αsp inastery l-3-O--βD-g lucos ide,Ⅲ)、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αsp inastery l-3-O-β-D-g lucos ide-6-′O-pa lm itate,Ⅳ)、1,7-二羟基酮(1,7-d ihydroxy xan thone,Ⅴ)、1,3-二羟基酮(1,3-d ihydroxy xan thone,Ⅵ)、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酮(1-m ethoxy-2,3-m ethy lened ioxy xan thone,Ⅶ)、1,7-二甲氧基酮(1,7-d im ethoxy xan thone,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土荆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土荆皮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利用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 及参照文献鉴定单体成分结构.结果 从土荆皮中分离并鉴定了1个新的苯甲酸甲酯阿洛糖苷(pseudolaroside C,Ⅰ)及12个由该植物中首次分得的化合物(Ⅱ~ⅩⅢ),包括莽草酸(Ⅱ)、莽草酸甲酯(Ⅲ)、芒柄花苷(Ⅳ)、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Ⅴ)、2'-羟基柚皮素(Ⅵ)、素馨苷E(Ⅶ)、长寿花糖苷Ⅱ(Ⅷ)、淫羊藿次苷B5(Ⅸ)、blumenol C葡萄糖苷(Ⅹ)、1,2-氧-异丙叉基-O-β-D-吡喃果糖苷(Ⅺ)、β-D-甲基吡喃果糖苷(Ⅻ)、β-D-甲基呋喃果糖苷(ⅩⅢ)等.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土荆皮苷C.化合物Ⅱ~ⅩⅢ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牛大力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牛大力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丽槐素(Ⅰ)、芒柄花素(Ⅱ)、3,4,2',4'-四羟基查尔酮(Ⅲ)、圆齿火棘酸(pyracrenic acid,Ⅳ)、(-)-丁香脂素(Ⅴ)、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Ⅵ)、5-羟甲基糠醛(Ⅶ)、α-甲氧基-2,5-呋喃二甲醇(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豆甾醇(Ⅹ)、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Ⅺ)、β-谷甾醇(Ⅻ)及胡萝卜苷(ⅩⅢ).结论 化合物Ⅱ~Ⅹ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从河南产圆果甘草(Glycyrrhiza Squamulosa Franch.)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其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S-1)、刺甘草查尔酮(echinatin,S-2)、芒柄花素(formonon-etin,S-3)、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S-4)、阿芙萝摩辛(afrormosin,S-5),还有胡萝卜甙(daucosterol,S-6)和蔗糖(sucrose,S-7),均为首次得自圆果甘草。此外尚有1个化合物(S-8)结构待定。  相似文献   

8.
马蔺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其化学成分,通过波谱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甲氧基黄酮(tectochrysin,Ⅰ)、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5,2'-dihydroxy-6,7-methylenedioxyflavanone,Ⅱ)、5,7-二羟基-6,2'-二甲氧基异黄酮(5,7-dihydroxy-6,2'-dimethoxyisoflavone,Ⅲ)、4',5-二羟基-6,7-二甲氧基异黄酮(4',5-dihydroxy-6,7-dimethoxyisoflavone,Ⅳ)、4',5,7-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tectorigenin)(4',5,7-trihydroxy-6-methoxyisoflavone,Ⅴ)、5,3'-二羟基2'-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5,3'-dihydroxy-2'-meth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Ⅵ)、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5,2'-dihydroxy-6,7-methylenedioxyisoflavone,Ⅶ)、irisoid D(Ⅷ)、irisoid A(Ⅸ)和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X).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得,其中化合物Ⅵ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疆产沙戟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Ⅰ),七叶内酯(Ⅱ),东莨菪素(Ⅲ),秦皮素(Ⅳ),鼠李素(Ⅴ),槲皮苷(Ⅵ),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Ⅶ),秦皮苷(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Ⅸ),山柰酚-3-O-β-D-芦丁糖苷(X),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Ⅺ)和芦丁(Ⅻ).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沙戟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苦参汤乙醇提取物中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苦参汤乙醇提取物中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7个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I)、白杨素(chrysin,II)、千层纸素A(oroxylin A,III)、7-甲氧基黄酮(7-methoxyflavone,IV)、黄芩素(baicalein,V)、黄芩苷(baicalin,VI)、汉黄芩素(wogonin,VII)、汉黄芩苷(wogonoside,VIII)、黄芩新素-II(skullcapflavoneII,IX)、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d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X)、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二氢千层纸素A,5,7-d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XI),黄腐醇(xanthohumol,XII)、苦参啶(kuraridin,XIII)、4,4’-二甲氧基查耳酮(4,4’-dimethoxychalcone,XIV)、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XV)、芒柄花素(formononetin,XVI)、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2’,4-di-hydroxy-4’,6’-dimethoxychalcone,XVII)。采用HPLC法确认化合物I~XI来源于黄芩,化合物XII~XVII来源于苦参。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参汤中分离得到,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为首次在苦参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