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罗湘  陈俊国  曹小勇 《重庆医学》2006,35(2):185-186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建设的永恒课题,校企合作是药学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育人的必由之路。沿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前进,我国药学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占据药学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时,药学高职高专教育也存在着开拓视野、科学定位、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现实需求。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药学高职高专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极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药学高职专业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医药行业整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学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从几方面着手,编制适合产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如试行一专多向、订单式、顶岗实习等培养方案;编写适合产学结合的教材;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课间见习;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加强就业后再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口腔医学专业要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的产学结合教育理念。一些专家提出了本科的教育模式: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生精英培养模式,对本科教育意义深远。但是目前我国口腔医学专科培养模式还不具备具体的操作性及层次性,既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理念,也没有发挥本科教学的科研能力。鉴于此,笔者将基于胜任临床实践任务的理念引入口腔医学专科生的培养模式中,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以胜任临床实践任务为导向的口腔医学专科生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产学合作是高职高专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文章从专业设置建设,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产学合作教育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工学结合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重要方面依然是“教”和“学”,其创新方面在于探索了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目标,以实践性教学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质量评价标准,依托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现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产学合作实践,探讨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金辉  虞峰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05-1007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产学结合,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学校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225"模式的实践环节教学,促进双师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三年制专科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以能力为主线建构理论、实践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行产学结合。从四个方面探讨三年制专科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旨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成都中医学院在科技发展工作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校内科技改革,实行产、学、研结合,加速学院科技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与产业部门长期、稳定、全面和紧密合作,共办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和科,工、贸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设想,并介绍了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
药学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药科大学成立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旨在培养医药生产、管理、营销、贸易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经调研认为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可设置的专业有药物制剂、药品检验、药品营销、中药学等,教学计划应突出能力培养.为实现药学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认识上重视,经费上保证,增加双师型师资,加强产学合作.  相似文献   

10.
医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刻领会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科学地设置专业;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建立产学结合的办学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