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慢性肝病并发肾小管性酸中毒的问题已引起临床的重视,现报告1例慢活肝(CAH)并发肾小管性酸中毒,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住院号54786,因肝功能反复异常10余年,全身乏力伴两下肢不能活动2天于1979年2月5日入院。1963年曾患“急性肝炎”,病程迁延。1979年1月因低热、乏力、两下肢软弱和不能活动,在外院查血钾2.6mEq/L、血钠132mEq/L、血氯123mEq/L。经补充钾盐后上述症状好转。为进一步检查而收住院。体检:T37.6,P64,R18,BP110/70,  相似文献   

2.
<正> 胆固醇心包炎文献上报道不多,最近我们经临床X 线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一例,兹报告于下:陈××,男,17岁,汉族,学生,新疆巴里坤县人。1980年2月1日主诉持续腹胀三年,间断心慌、气急二年,加重伴下肢浮肿二周入院。患者于1977年初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渐渐胀大,膨隆,并感到腹胀,尤其在餐后加重。1978年4月因感冒后心慌气短、干咳、夜间不能平卧,去某医院就医,经胸透诊断为“肺包虫”而行手术,手术发现为心包积液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无差异,易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通过病史,体征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适当补充钾盐。周期性麻痹临床痊愈后,继续用抗甲状腺药治疗。效果:疗效满意,遵医嘱服抗甲状腺药物很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无差异,易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通过病史,体征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适当补充钾盐。周期性麻痹临床痊愈后,继续用抗甲状腺药治疗。效果:疗效满意,遵医嘱服抗甲状腺药物很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例1:高×男性,40岁因患周期性麻痹反复住院3次,该患者经常出现四肢无力,但可自行缓解,病变严重时两下肢麻痹而住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肥胖体形,心肺无异常,膝反射腱反射消失,生化及常规检查均正常,3次住院均诊断为周麻。给补充氯化钾5g/日,2~3天后痊愈出院。因当时问诊不细,未询问口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54岁,因月经过多、下腹包块2年,于1993年2月4日入院。平素体健,有右下肢静脉曲张及静脉炎史。检查:BP18/13kPa,心肺(-),肝脾未及,子宫孕3~+月大,质硬,后壁有结节,双侧附件(-),实验室检查:Hb102g/L,WBC6.7×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初诊子宫肌瘤。2月1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第5d,T37.7℃,双下肢静脉曲张,右侧局部皮肤暗红,呈炎  相似文献   

7.
患者任某,男,61岁,因乏力下肢面部浮肿2月余,于1991年3月12日入院,住院号206731。因球部溃疡做胃大部切除手术已30年。体检:贫血貌,眼睑浮肿,颈部(-),心尖收缩期杂音Ⅱ级,两肺(-),腹软,肝(-),脾肋下2指,移动性浊音(±),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血红蛋白36g/L,红细胞1.76×10~(12)/L,白/球3.6/4.1,凝血酶原时  相似文献   

8.
女,58岁,护士,住院号29557。因烦渴易饥5年,四肢皮肤感觉异常2月,于1986年3月17日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烦渴易饥症状,经检查发现血糖200mg%,尿糖(+++),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自行控制饮食,用优降糖2.5mg,每日一次,血糖控制在130~200mg%之间,尿糖(-)。近2月来逐渐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时有触电样感觉,怕接触热物,冷水浸泡肢体可减轻疼痛,四肢乏力,时有肌肉抽动,活动障碍,行走困难。体查:体温36.4℃、脉搏78次,呼吸20次,血压100/60。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肝脾不大。神经系纹检查:颅神经(-),右上、下肢肌力Ⅳ°,左上、下肢肌力Ⅴ°,右上、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上肢掌横纹以下、双下肢踝关节以下皮肤感觉过敏,四肢深反  相似文献   

9.
张某,男,25岁,社员。于1981年2月开始相继出现右下肢、左下肢、右上肢麻木无力,10个月后双下肢完全麻痹,1年后症状基本缓解,能行走。又经10个月,无诱因而上述症状重现,且有视物不清,无故大笑,大便秘结,小便先失禁、后潴留等表现,于1983年5月13月入院。病前无发烧,近十余年来未接受过预防接种。入院查体:内科检查无异常。神志清  相似文献   

10.
<正> 病史摘要陶某,女,39岁,因胸闷,气急、心悸、浮肿复发3天,于1982年11月5日以“风心二狭”(第五次患病)入院。患者曾于1970年11月份分娩后40天始,自觉心悸,胸闷并逐渐加重,至气急,不能平卧,下肢浮肿。曾多次就医检查:心脏有杂音,X线胸片示心脏增大,抗“O”增高,拟为  相似文献   

11.
梁绍奖  黄茂政 《右江医学》2006,34(4):416-417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并发周期性麻痹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被误诊,且会反复发作。我院从1999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45例,在常规补钾基础上,给予口服131I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甲亢并发周期性麻痹病人45例,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24~58岁,平均38岁。治疗后随访时间最长6年,最短6个月。发病诱因:剧烈运动或劳累后12例,感染3例,输注葡萄糖溶液后5例,餐后8例,无明显诱因17例。2.临床表现本组30例麻痹发作于夜间或清晨。均表现为进行性肌麻痹,双侧对称性软瘫,18例局限于下肢,其余累及四肢,麻痹发作始于下肢,且下肢比上…  相似文献   

12.
<正> 病史简介:女婴,7天。因全身皮肤黄染、频吐、腹胀而来门诊就医。其母在妊娠9个月时患重型肝炎,HBV标志检测HBsAg、HBeAg和抗—HBeIgM均阳性,分娩时因大出血而死亡。体检:发育营养较差,皮肤、巩膜中度黄染。颈软,心肺(-),肝肋下一指,质中,脾未及。腹部膨隆,腹水征(+),两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TTT12~u、TFT(+++)、谷丙转氨酶120~u,总胆红素13.68μmol/L.HBV标志检测(ELISA法),HBsAg、HBeAg、抗—HBelgM均阳性。诊断为先天性乙型肝炎。治疗3天因病情重死亡。剖腹见肝脏为棕黄色,表面肿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D-二聚体检查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方法:对行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在2月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凝血四项(INR、Fbg、APTT、TT)及D-二聚体262例次,按照INR不同分为三组(I组:INR<1.5;II组:INR1.5~2.5;III组:INR>2.5),分析。结果:各组都有D-二聚体阳性的病例,但是发现大多数检验单集中在I及II组。在I组里的D-二聚体阳性和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组里出现2例脑栓塞和两例下肢血管栓塞患者;II组无栓塞患者;III组1例患者是在当地抗凝不足导致左下肢血管栓塞,加强抗凝及抗血栓治疗后,按INR的改变分到III组的。结论:D-二聚体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状态检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该在心脏外科医生当中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前一次INR<1.5的患者中,应同时检查。在没有检查D-二聚体的情况下发现INR<1.5后应补充检查,以防止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患者因假性延髓麻痹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患者常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或因异物呛入气管而引起肺部感染,甚至因异物误咽入气道而窒息死亡。我们采用舌下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比较少见,临床上常因对本病认识不够,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笔者近年来经治的二例,即是在外院多次就医而未能确诊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以引起注意。 例一,男,五十八岁,因左手食指远节不明原因的剧痛一年零七个月而于一九七九年六月来我院门诊。在外院曾被诊断为“指关节炎”、“末梢神经炎”、“脉管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的有效性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急诊科就医流程优化前接收的急诊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急诊预检分诊),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急诊科就医流程优化后接收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应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比较两组急诊分诊时各指标状况、医护人员对应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前后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评估用时与挂号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应用后,医护人员各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应用前(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患者的就医流程进行优化,效果明显。可缩短急诊评估用时及挂号用时、提高分诊准确率,同时可提升患者就诊流程中各环节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较高,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报告患者,女,38岁,因下颌前牙充填物脱落半年余于2011年10月15日来诊。患者二年前因左下前牙疼痛,曾行治疗。专科检查:32远中邻切面缺损1/2,髓腔暴露,内有充填物,叩(-),冷(-),无明显松动度,33唇侧异位生长。X线片示:有二个根管,一根管内有充填物欠充,另一根管空虚,根尖区有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临床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例2周内均接受静脉造影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92例疑似DVT患者中,CDFI检查阳性68例,阴性24例,其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92.4%.(2)诊断正确的66例DVT中,左侧下肢52例,右侧下肢11例,双下肢2例.其中,髂-股静脉段21例(7例并大隐静脉起始部血栓),股-腘静脉段27例(9例并小隐静脉起始部血栓),单纯腘静脉内血栓10例.腘静脉-胫后静脉-肌间静脉-小隐静脉血栓8例.结论:CDFI诊断DVT准确,可靠,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D-二聚体与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检测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116例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的患者,依据是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为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58例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与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3dD-二聚体与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检测FIB及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佳华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3):154+157-154,157
患者男,65岁,因“腰痛伴左下肢麻痛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10年初因不慎跌倒后出现腰痛伴左下肢麻痛,以左臀部疼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不能久坐,久坐后站起困难,翻身困难.曾行CT检查示:L3-4-5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变.行MRI检查:(1)腰椎间盘退行性变;(2)L2-3-4椎间盘膨出;(3)L4-5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