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舒和方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西药多潘立酮和中药舒和方加减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及单个症状治愈率,并采用功能性消化紊乱生命质量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s60.0%);治疗组胁肋窜痛、饮食减少、嗳气和大便不爽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不适、饮食、睡眠、日常活动、忧虑和压力方面的因子分显著提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和方治疗肝胃不和型FD具有较好疗效,并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梗降气汤治疗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1例予三梗降气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奥美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单个症状积分,分别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 36)和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有4例脱落,1例退出;对照组有5例脱落,2例退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神疲乏力、胃脘胀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SF- 36量表的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3个维度方面,以及在改善GERD- QOL量表的总分及其心理健康维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梗降气汤能有效改善脾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刺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辩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8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根据患者辩证分型的不同,分别施以相应的针刺方案治疗;对照组则不辨证统一采用单纯针刺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疗效指数、SF-36评分、尼群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脱失1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脱失2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和1月后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症状指数(NDSI)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指数(NDLQ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显著增加(P<0.05);与同期比较治疗组NDSI明显低于对照组,NDLQI、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FD患者进行辩证针刺和不辨证针刺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辨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及近远期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观察柴胡疏肝丸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为肝胃不和型FD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用柴胡疏肝丸(6g.次-1,3次.d-1)联合莫沙比利片(5mg.次-1,3次.d-1)口服;对照组仅口服莫沙比利片5mg.次-1,3次.d-1,疗程均为28d。患者服药前和治疗后第56天随访时填写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治疗后第7、14、28、56天的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第7、14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58天治疗组症状改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2.1%vs 34.5%,62.1%vs 31.0%,均P<0.05)。2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8个维度积分除生理功能外,余项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项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丸联合莫沙比利片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后期及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莫沙比利片治疗,而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就诊我院的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隔药灸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紧张焦虑)评分、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评分、FS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评分、FS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药灸脐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说明隔药灸脐治疗在改善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桂敏  谭涛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29-2132
目的 从胃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分析消痞五穴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103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观察组针刺脾俞、胃俞、建里、太乙、足三里。评价中医症候评分和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胃电图测定平均收缩波频率(MFC)和收缩波幅值(AC),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反流和消化不良生活质量表(QoLRAD)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以及总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空腹和餐后MFC和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MFC和AC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SF-36和QoLRAD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和QoLRAD量表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痞五穴针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学功能和生活质量,用于FD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胃俞募配穴与非经非穴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ReHo)和胃电图(EGG)的影响,探讨胃俞募配穴针刺调节FD患者胃运动效应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将37例FD患者随机分为配穴组(19例)和非穴组(18例),分别予以双侧胃俞+中脘、同节段非经非穴针刺治疗,同时选取19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rs-fMRI)扫描和EGG检测,观察2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各脑区ReHo及EGG变化情况,并对差异脑区ReHo变化与胃运动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①配穴组EGG振幅、频次均增高(P<0.05~0.01)。非穴组EGG振幅增高(P<0.01),频次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FD患者小脑、额叶、扣带回、脑岛、颞叶等脑区内不同区域ReHo值异常。配穴组针刺后FD患者梭状回、后扣带回等脑区ReHo值增高(P<0.05),海马、额中回等脑区ReHo值降低(P<0.05)。非穴组针刺后FD患者小脑、额上回、额中回、楔前叶、角回等脑区ReHo值发生变化。③相关性分析可见:配穴组颞上回、颞极颞中回、后扣带回、额中回、海马与EGG变化相关。非穴组各差异脑区ReHo值变化与EGG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 胃俞募配穴针刺可引起FD患者多个脑区ReHo值变化且其对胃运动调节效应优于非穴,海马、后扣带回等脑区可能参与了针刺对胃运动的调节。胃俞募配穴针刺可能通过对边缘系统、胃肠感觉矩阵相关脑区的良性调控而发挥对FD患者胃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分型治疗胃动素和胃电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动素和胃电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针刺组32例FD患者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热阴虚三型,分别进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患者的胃动素及胃电参数值,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脾胃虚弱型治疗后胃动素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动素值(P<0.01);肝胃不和型治疗后胃动素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动素值(P<0.01);胃热阴虚型治疗后胃动素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动素值(P<0.05);三型中脾胃虚弱型胃动素值升幅最高.脾胃虚弱型治疗后胃电主功率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电主功率值(P<0.01);肝胃不和型治疗后胃电主功率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电主功率值(P<0.05);胃热阴虚型治疗后胃电主功率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胃电主功率值(P<0.05);三型中以脾胃虚弱型胃电主功率值升幅最高.结论:针刺可提高FD患者血浆胃动素值和胃电主功率值,针刺组三型胃电主功率值的变化与血浆胃动素值的变化具有对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近端胃舒张和胃排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F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莫沙必利组(观察组)和吗丁啉多潘立酮片组(对照组)各51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LOGIQ‐GE‐200型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近端胃舒张和胃排空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底气体评分和近端胃排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后近端胃排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FD临床效果优于吗丁琳,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近端胃舒张以及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45-48
目的 观察胃复春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容受和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3 月于我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4 例F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 例。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胃复春片联合莫沙必利干预措施。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胃容受及内脏高敏感性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4 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 vs.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SRS 评分降低,胃容受增加,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莫沙必利在FD 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容受性功能,而且能够降低内脏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当代医学》2022,28(7):67-70
目的探索揿针埋针联合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早期麦粒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早期麦粒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并行揿针埋针联合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积分、首发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firstbreak-uptime,NIK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break-uptime,NIKav-BU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14 d后,两组主观症状积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NIKF-BUT和NIKav-BUT水平均延长,且实验组长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95%(P<0.05)。结论揿针埋针联合红花清肝十三味丸治疗早期麦粒肿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消除肿痛,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肝心同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90例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疏肝组、疏肝养心组和疏肝黛力新组,分别治以中药疏肝健脾方、中药疏肝健脾方+养心安神方,及中药疏肝健脾方+黛力新,治疗前后观察3组患者脾胃症状评分,采用36条目生活质量简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疏肝养心组、疏肝黛力新组在改善FD患者脾胃症状,降低HAMA、HAMD评分,改善SF-36各维度评分方面显著优于疏肝组(P0.05,或P0.01);疏肝养心组与疏肝黛力新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合养心安神方可明显改善FD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脾胃症状,并可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泻胃补脾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针灸组在科学生活方式干预前提下以泻胃补脾为指导原则选穴针灸;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证候积分即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PG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FPG和HbA1c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胃补脾针灸法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Portmann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SF-36评分及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将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纳入本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胶囊联合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面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症状恢复时间,统计面部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RPA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7.180,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H-B分级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71.05%)显著低于观察组(97.3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96,P<0.05)。 结论 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翳风穴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 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ion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价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且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弥可宝口服,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 MNSI),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MN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