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各关节活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方法 的指导训练.达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之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对45例偏瘫患者早期采用正确的心理护理,被动肢体功能锻炼及体位转移和平稳训练。结果:步行恢复率30人(66.7%),坐位、站立位达到42人(93.3%)。结论:早期及时有效个体化、系统化的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偏瘫肩痛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偏瘫肩痛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进程。肩周软组织病变是偏瘫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病变在偏瘫肩痛患者肩周软组织病变中发生率高。偏瘫患者此处发生积液、炎症、增厚、粘连等病变时,临床表现为肩峰下游走样疼痛,通过肌骨超声能对此病变进行早期监测。近年来,肌骨超声为偏瘫肩痛患者注入非甾体类、甾体类、透明质酸、臭氧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偏瘫患者肩痛,提供精准介导。  相似文献   

4.
张琰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6-86,9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6例中老年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康复与护理,包括瘫痪肢体置功能位、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坐起训练等。结果 1年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治疗脑血管的同时进行偏瘫肢体功能康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偏瘫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功能障碍,偏瘫患者预后如何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恢复与改善生活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运用功能训练、针灸、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可大大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同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也将有助于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首次发生脑卒中后单侧偏瘫手为BrunnstromⅠ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2个月,观察组患者偏瘫手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肢Fugl-Meyer评分以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功能重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手患者,能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促进手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爱民  唐玉平 《海南医学》2009,20(8):158-161
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本文对脑卒中所致偏瘫康复的机制、训练时机及技术、意义、康复护理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远比下肢功能的恢复困难和缓慢,许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情稳定出院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严重地影响患者回归。本研究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规律,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强化训练,并采用上肢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法、简易手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uating hand function,STEF)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元良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60-560,563
目的:应用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oke re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movement,STREAM)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前后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用STREAM对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下肢功能比上肢获益更多,并且越早接受康复治疗,就越早获益。尤其是对于老年前期患者。结论:应早期康复,并根据偏瘫侧上下肢恢复的差异及年龄等因素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0.
白雪芹 《中外医疗》2011,30(20):137-139
中风偏瘫以其高发率、高致残率,日益引起人们载视,偏瘫后的恢复成为世界康复学的一大难题。目前针对中风后偏瘫的治疗,现代医学的方式是药物、手术和功能训练;中医中药针灸的疗效己经得到普遍认同。目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方法包括传统针灸及现代针灸。传统针灸包括体针、头针、固定取穴(醒脑升窍、华佗夹脊穴等)、透刺、腹针等,现代针灸有电针、分期取穴以及现代CT、MRI定位取穴法等。此外,针灸结合其它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临床、实验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推拿以及现代医学的功能训练等。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问题的常见病,怎样最大限度地恢复其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和工作能力,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在整体康复护理的模式下,观察患者的心理、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水平,探索脑卒中偏瘫病人规范化整体康复护理方案.运用了抽取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整体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康复护理训练对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早期采取积极的、正确的康复护理训练是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60例,病情稳定后给予肢体功能锻炼、按摩、针灸、理疗及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疗程3个月,应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行为能力指数评价上、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轻度偏瘫组、中度偏瘫组、重度偏瘫组患者上肢、下肢FM积分、Barthel评分,在病后1、3、6个月均明显提高( P<0.05),1、3个月评分上升最明显,6个月时已相对稳定。上、下肢功能恢复基本同步。结论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的运功功能康复是同步的,持续时间至少达6个月。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oke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of movement,STREAM)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前后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用STREAM对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下肢功能比上肢获益更多,并且越早接受康复治疗,就越早获益.尤其是对于老年前期患者.结论应早期康复,并根据偏瘫侧上下肢恢复的差异及年龄等因素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4.
王震  王晓敏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0):1221-1222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3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均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经治疗后,偏瘫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手功能实用能力及ADL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系统康复疗法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给予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系统康复治疗,比较疗效。结果:除空间视觉、语言功能外,比较运动功能、张力、感觉功能等SIAS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疗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瘫是急性脑卒中最常见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偏瘫康复的研究日益增多.偏瘫早期康复能够很大程度上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存在治疗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康复知识的普及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于分类树模型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ental status scale in non-psychiatric settings,MSSNS)评估心理状态、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肢体功能;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危险因素,构建分类树模型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MSSNS评分、FMA评分分别为(88.22±20.36)分和(73.62±15.2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MSSNS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463,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MSSNS评分高、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高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构建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分类树模型包括2层、5个节点、3个终末节点,共筛选出2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年龄≥65岁和MSSNS评分,该模型的Risk统计量为0.167,提示该模型拟合效果好;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年龄和MSSNS评分之间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无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肢体功能呈正相关,年龄、MSSNS评分、FBG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与心理状态之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具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喻玲 《吉林医学》2014,(25):5742-5743
目的:研究观察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肢体功能锻炼的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品管圈组与常规锻炼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治疗,品管圈组按照品管圈原则设计锻炼方案并进行治疗,常规锻炼组按传统的肢体功能锻炼流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肌力指标恢复情况、肢体运动能力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品管圈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肢体运动能力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肢体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加快运动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方法:对40例符合康复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肢体康复护理,评定肢体的运动功能。结果: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以往研究发现,轻偏瘫大脑损害患者轻偏瘫病觉缺失的发病率为17~58。目的:确定轻偏瘫病觉缺失的发病率是否与应用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方法:用Bisiach病觉缺失量表评估128例偏瘫或轻偏瘫的急性卒中患者的轻偏瘫病觉缺失。结果:94的患者存在轻度病觉缺失,在被问及所患疾病时不承认患有偏瘫,但承认存在构音障碍、睑下垂、头痛等其他神经损害,然而在被问及其肢体力量时则立即承认存在轻偏瘫,显然其他损害对患者有更大的影响。这些患者的轻偏瘫较那些在直接询问其肢体情况时仍然否认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轻。结论:不主动提及患有轻偏瘫、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