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改良的 Eckhardt 琼脂糖电泳法,检测50株可传递多重耐药痢菌及其接合传递体 R质粒 DNA 的电泳带并按照 meyer 等人介绍的方法推算出 R 质粒的分子量。结果证明在供体(痢菌)及受体菌(E Coli K12 W1458~(rif))的电泳图中,于相同的位置处出现同样的 R 质粒带,它们的分子量在30-60Mdal(百万道尔顿)之间;电泳结果进一步证明 Ap 抗性基因在 R 质粒上而 Fu 抗性基因则在染色体上;大约半数的痢疾菌株中还检出分子量大小不一功能未明的非诱动性质粒;从两株痢菌及相应的接合传递体中检出分子量小于 ColE_1的  相似文献   

2.
在有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Y.e.)中有40~48M道尔顿的质粒,这一质粒对耶尔森氏菌的毒力表达是必须的.本文对南宁市从病人和猪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株64株的自凝性和血凝性进行了检测.这些病株均带有质粒.64株菌株中,有57株自凝试验阳性.其他7株阴性菌株中,有2株在26℃、37℃培养物表现混浊,无凝集现象.有5株菌株在26℃、37℃均表现有自凝现象.同时,在64株Y.e.菌株中,26℃培养对豚鼠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3.
从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22株空肠弯曲菌,进行药物敏性测定和质粒检测。结果显示:22株菌对红霉素、氯霉素、卡那霉i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敏感,而其中有17株耐氨苄青霉素,3株耐四环素,没有耐三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22株菌仅6株检出质粒,被检出质粒DNA的分子量是1.6、2.2.6、2.7、4.8、12.3、?和38Md。3株耐四环素菌株,均检出一个38Md的质粒。  相似文献   

4.
1987~1988年从苏州地区分离的259株伤寒沙门氏菌,209株(80.7%)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9~11种之多。质粒电泳显示均一的质粒图谱,耐药菌株都有1条分子量约为98.6Mdal的大质粒带。耐药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菌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4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用碱裂解法对耐药菌株进行质粒的抽提,将得到的质粒转化至受体菌JM109进行质粒耐药性的鉴定。结果40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等9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性分别达到了87.5%和97.5%。从两株耐药大肠埃希菌中提取出质粒,对其中一株进行转化鉴定,确定为耐药质粒,大小约为3.0kb。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耐药性质粒的存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1982年从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分子量测定的参考菌株E.coli V517的质粒制备法;鉴别质粒谱带构型及被染色体DNA带所“掩蔽”质粒的二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131株临床菌的质粒谱和质粒分子量;并对有关质粒谱型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在福建南平市一轻型痢疾样患者中检出1株新型大肠埃希菌(90-312)。该菌株有大肠菌与志贺菌之间的生化特性(葡萄糖产气,无动力,靛基质、醋酸钠、萄萄糖铵阳性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等),噬菌体试验裂解Sh、E4,豚鼠角膜结膜炎试验阳性,琼脂糖蛋白电泳出现120~140Md质粒带,并与福氏志贺菌2a抗血清交叉凝集。但菌株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为与国际标准株大肠菌O_1~O_(170)抗血清不凝集的肠侵袭性大肠杆菌(9C-101)。作者等暂定名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中国福建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在霍乱弧菌分离、培养过程中对霍乱弧菌的生长是否存在拮抗作用。方法挑取典型的霍乱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共同增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培养的结果,并分别用MH琼脂和碱性琼脂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0株霍乱弧菌和1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应等量混合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37℃培养6h后划线接种碱性琼脂平板,只检出1例霍乱弧菌(O139),碱性蛋白水37℃培养18h后划线接种碱性琼脂平板则未检出霍乱弧菌;将10株霍乱弧菌接种于不同稀释度灭菌前和灭菌后铜绿假单胞菌菌液中,37℃培养6h后划线接种碱性琼脂平板,只有当灭菌前菌液稀释度(1∶12、灭菌后菌液稀释度(1∶4时才能检出霍乱弧菌;强力霉毒和四环素在M-H琼脂和碱性琼脂上对霍乱弧菌抑菌圈的直径分别为16.5mm、11.5mm和7.0mm、6.5mm。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霍乱弧菌的生长存在拮抗作用;在碱性环境中,强力霉素和四环素对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如在中性环境中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 l,与其他菌≥5×108个菌才出现交叉凝集,而且部份液体混浊。EV株37℃培养感染小白鼠72h脏器悬液稀释度1∶2560时能检查出F1抗原。检出率60%~80%。结论鼠疫反向血凝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好的,鼠疫菌F1在37℃培养才能产生检出、28℃培养不能产生检出。  相似文献   

10.
从一支保存多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RN 1304(rec~-)的冷冻干燥菌种管中分离得黄色(Y)菌株及其白色(W)变株,它们都具有Tc~r表型及一条质粒带。通过SDS处理。消除了它们的Tc~r表型及质粒带,获得质粒消除株RN1304(Y-1)(Tc~s)及RN1304(W-1)(Tc~s)将其作为受体菌,二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剂耐药株(82022及85030)作为供体菌,通过葡萄球菌噬菌体80进行Tc~r质粒的转导,证明二株质粒消除菌能在葡萄球菌的质粒转移中作为有效的受体菌,它们的转导频率为10~(-7)_10~(-8)。通过转导,同时鉴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82022及85030都具有Tc~r质粒。质粒大小与原始RN1304株及已知金黄色葡萄球菌(22)的Tc~r质粒相近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用溶菌酶合并使用少量溶葡萄菌素作为破壁酶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然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一株自南京地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剂耐药株(22)及用大黄素处理后所得的不同耐药性消除菌株的质粒DNA。结果证明,在金黄色葡萄球菌(22)中含有4条质粒带。分子量较小的二条质粒带可能与四环素耐药性及青霉素耐药性有关。它们的分子量约为2.6及2.0 Mda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杭州市淋病奈瑟菌质粒携带及质粒谱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裂解法对207株淋病奈瑟菌进行质粒抽提及质粒谱分型研究,并对菌株的青霉素耐药现象和耐药性质粒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207株淋病奈瑟菌中194株(93.72%)检见质粒带,其中含一条质粒带的112株(54.11%),含两条质粒带的12株(5.80%),含三条质粒带的70株(33.82%),尚有13株(6.28%)未检测到质粒。以E.coli V517细菌质粒作分子量标准,测得这些分子量分别为2.6Md、4.5Md和24.5Md。质粒谱型以2.6+4.5+24.5Md(33.82%)多见。结论:杭州地区质粒酶切图谱的分析研究,为该地区淋病奈瑟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淋病监控提供依据。有助于淋病的治疗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及质粒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和整合子(qacE△1-sull)、转座子(tnpU)存在状况,并对菌株质粒谱进行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acE△1-sull及tnpU,提取质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qacE△1-sull基因阳性率为31.8%,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率为30.3%。携带遗传标记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有1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整合子阳性率63.2%,转座子阳性率36.8%。检出质粒的46株(70%)临床分离菌出现1~3条大质粒带,大小在1~20kb间,其中出现1条带的有33株、2条带8株、3条带5株,有12株菌提取到大小相同的质粒。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现象严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的携带率高,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近三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方法 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对可能产生Am-pC酶的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验予以证实.结果 14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率2004、2005和2006年分别为4.4%(2/45)、8.6%(3/35)和13.3%(8/60);其中2004、2005年所检出的均为DHA基因型,2006年分别从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CT-1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的流行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250株质粒介导的耐药淋球菌株的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7年来广州地区质粒介导耐药淋球菌株的流行趋势。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s),筛选出质粒介导四环素耐药淋球菌(TRNG),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结果846株淋球菌检出PPNG131株(15.5%)、TRNG184株(21.8%),7年来,PPNG、TRNG流行率经μ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PNG和TRNG流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持续监测质粒介导耐药淋球菌株的流行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质粒介导的持续高产AmpC酶在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携带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药敏试验(K-B法)作AmpC酶的初筛试验,头孢西丁三相试验间接法作AmpC酶的确证试验。结果:在检测的86株菌中,有9株菌K-B法初筛结果为阳性。在这9株菌中经头孢西丁三相试验确证有5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5.8%。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结论:头孢西丁K-B法筛选试验结合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可准确检出质粒介导的AmpC酶,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用自凝试验和血清抵抗试验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进行测定。结果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凝集,25℃不疑,为试验阳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不凝,为试验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  相似文献   

18.
用单向二步琼脂糖凝胶电泳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谱中的CCC型质粒带。先将质粒D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再将电泳后的凝胶板置于2.537×10~(-7)m紫外灯下10 cm处照射25 min后,在同方向下进行第二步电泳,分子量为1.69±0.05~22.24±0.73 Md的CCC型质粒均可出现肉眼可见的OC型带;非CCC型质粒无OC带出现,据此可判别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绝大多数菌株的CCC型质粒带和被染色体DNA带所掩蔽的质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菌痢患者的粪标本中分离到79株耐药株,进行接合性R质粒的实验检测.结果表明:三重耐药类型45株(56.96%),其中接合性R质粒检出24株(53.33%);二重耐药类型20株(25.32%),R质粒检出10株(50.00%);而14株单一耐药株未检出接合性R质粒.多重耐药性乃由于一种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R质粒所致.这种可传递质粒可通过接合转递给敏感株.由于带可传递质粒耐药菌日趋增加,给本病防治带来困难.此外本实验提示庆大霉素耐药株仅占2.56%,临床治疗菌痢患者可采用庆大霉素口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的检测方法(简称LL法)。从1982年在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125株(95.4%)中检出质粒,可分为21质粒谱。经单向及双向二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别,按分子量共有16个CCC型质粒带(P_1~P_(16))。用改良的LL法制备E.coli V517菌株质粒DNA,建立了简便的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DNA分子量的参考系统。结果表明:要本实验条件下,P_1~P_(16)的分子量为1.42 Md~22.24±0.73 Md;以含有14.88、2.66±0.06 Md质粒谱的菌株较常见,占总数的25.2%;2.66±0.06 Md的质粒最常见,在73.3%的菌株中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