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制订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确诊的高血压患者69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指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压监测)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前后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情况。结果:69例患者干预后高血压疾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主要不良生活行为改变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行为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志文 《求医问药》2014,(21):211-212
目的:分析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抽取46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其血压为120~139/80~90 mm Hg),对其进行18个月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并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前后,本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控措施的知晓率、采取控制血压行为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青年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方式,显著降低其血压及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卫生行为和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卫生行为和血压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查体、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控等6项卫生行为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且干预后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dSBP)和舒张压(dDBP)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20.915,12.02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卫生行为、降低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试验组80例,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维持原方案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行为、心理、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提高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西玉 《吉林医学》2012,(30):6706-670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不良生活习惯干预、药物干预及随访、随诊,观察患者依从性、防治知识认知率、高血压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并与实施前相比较。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防治知识认知率、高血压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病况的改善,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江晓君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62-146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综合管理后高血压患者依从性、血压水平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福田区某医院新发的30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医院-社区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依从性、血压水平、知识知晓率、各种健康行为改变率.结果:通过医院-社区综合干预,患者依从性提高,血压显著下降,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8.5%,BMI下降,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如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限制食盐、戒酒等明显改善.结论:医院-社区实施高血压综合干预后,对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控制血压水平、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增进健康行为。方法:对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20例建立个人档案,利用上门家访、门诊首诊测血压、电话追踪等方式进行反复的问卷式咨询,同时开展各项健康教育,进行1年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施社区干预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按时服药率、定期监测血压率明显升高;血压有效控制率显著提高,增进健康行为形成。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其规范用药及血压值、达标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筛选中山市古镇镇辖下12个社区2014年7月~2015年12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37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378例社区分组管理模式的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在社区建卡6个月后,观察组在家庭医生签约并开始服务后6个月后,分别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用药情况、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检测患者血压值,并对其血压控制水平和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遵医嘱服药率和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遵医嘱服药率和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规范用药水平,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防治干预6个月,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饮食、运动、药物联合治疗及心理等干预效果。结果:综合防治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100%)明显高于干预前(65.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血压情况较综合防治干预前更趋近于正常血压水平,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对健康认识水平,其降压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高校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为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社区内200例本校职工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1年后,和基线相比较,血压控制率和健康行为呈上升趋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高校社区开展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是社区控制高血压的有效可行模式,是一个有效促进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2.
路懋英 《当代医学》2011,17(25):117-119
目的评价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的近期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医院健康教育组和社区健康教育组:每组30例,空白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另两组在空白组前提下分别组予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患者神经功能评价判定、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度及生活质量等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医院及社区健康教育组患者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及家属认识脑梗死及高血压相关知识、采纳及施行健康生活方式上,社区组明显优于医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具有更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9年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投入之下,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年),2009年共调查10 242人,回收有效问卷9 553份,确诊高血压患者1 025例,其中35~84岁高血压患者1 007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组317例和血压未控制组690例。采用趋势分析和等比分析预测2013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计算血压控制组与血压未控制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人数,分析健康管理长期效果。结果 2013年高血压知晓增量人数、治疗增量人数和控制增量人数分别为39 132 883、32 610 735、28 697 447例。血压控制组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加权风险为6.34%,血压未控制组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加权风险为16.34%,血压控制将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10个百分点。血压控制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为1 819 275例,血压未控制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为4 689 995例。血压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2 870 720例。结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了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患者管理需要不断强化多因素综合干预;研究改进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评价方法,为长期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8 996例,使用建档管理、血压分层管理、个体化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高血压综合防治手段进行管理3年.管理后患者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以及血压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分别由68.30%、55.40%以及38.60%升高至98.90%、86.70%以及77.80%;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等高血压相关指标明显改善;超重肥胖、吸烟、饮酒者减少,规律运动者明显增多,均P<0.05.提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我县成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为有效地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6月到我县各街道及乡镇随机抽样调查18岁以上常住居民7200人,予监测血压及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3.5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66.40%、41.17%与18.93%;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认知度低。结论嘉善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略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控制率及对疾病认知度低,需采取多渠道、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于健康管理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模式,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高血压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管理1年的181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模式的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管理人群控制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目标样本181例,实际完成全程健康管理者181例,男女比例为1∶1.105,平均年龄(70.3±3.3)岁。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管理人群的控制率、服药依从率及患者对健康管理团队的满意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不仅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控制率、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充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方面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儿童期高血压流行率逐年增加,儿童期高血压会给人体带来长期的健康风险。儿童期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目前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高血压监测管理模式尚不明确。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学龄前儿童社区血压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201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研究制定》中血压测量方法及诊断标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8年1-7月对辖区内幼儿园共382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压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对不同血压水平儿童进行分类管理。结果 基于筛查结果共判定高血压儿童42名(11.0%)、正常高值血压儿童38名(9.9%)、正常血压儿童302名(79.1%)。分类管理:对42名高血压儿童进行两次复测,4名失访。将3名三次测量后均为高血压者输送至上游医院心内科门诊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将筛查及复测后回落至正常高值血压的儿童(47名,12.3%)依照生活行为问卷进行生活行为干预;将328名(85.9%)血压正常儿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规管理。该社区学龄前儿童的高血压知晓率和管理率为90.5%(38/42)。该社区男童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98±9) mm Hg和(55±8)mm Hg,女童分别为(95±9)mm Hg和(55±7)mm Hg,男童收缩压高于女童(P=0.00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血压管理模式可针对不同血压水平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分类管理,尤其能提前发现高血压儿童并输送至临床,对高血压儿童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某社区人群主要行为因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主要行为因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提出健康教育重点.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32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非高血压者,采取统一问卷调查收集其主要行为方式,比较和多因素分析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对16个可能影响高血压的行为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高血压患成负相关,BMI与高血压正相关.结论 应从限盐减重、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平衡心理等生活行为方式入手,加强低文化程度、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5个社区的46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知晓率在60%以上,高血压并发症知晓率为47.5%,成人正常血压值范围知晓率为67.0%,降压药副作用知晓率为9.2%,每日食盐量知晓率为24.9%,体质指数知晓率为0.4%,治疗率为83.3%。结论:石河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并发症、降压药副作用、每日食盐量、体质指数等知识的知晓率低,控制每日食盐量等健康生活行为需逐步建立,应进一步深化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